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416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5
本申请涉及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包括挖设在地面上生态坑,生态坑内壁均固定铺设有防水层,生态坑包括第一生态池和第二生态池,第一生态池与第二生态池之间固定有第一滤水墙,第一滤水墙内插设有第一填料层,第二生态池内底壁上固定铺设有第二滤水墙,第二滤水墙上铺设有第二填料层,第二填料层上铺设有种植土层,种植土层上种植有沉水植物,所述第一填料层外包裹有第一金属笼网,第一金属笼网与第一滤水墙之间为滑移连接并将其截断,第二填料层由软网包裹生物填料制作而成,第二填料层外包裹有第二金属笼网,第二金属笼网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更换口,更换口上放置有封闭盖,本申请具有使得填料的更换更加方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本申请涉及水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湿地处理系统以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地相类似的地面,通过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者协同作用以达到对污水的净化,此种湿地系统是存一定长宽比及底面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混合组成填料床,废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并住床体表面种植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对废水进行处理。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568773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包括一级生态池和二级生态池,所述一级生态池内设置有能源转换组件和曝气装置,所述一级生态池和二级生态池之间设置有反应墙,反应墙和二级生态池之间固定有挡板,污水通过挡板潜流垂直流动,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清水池,所述二级生态池中的水通过抽水系统进入清水池。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填料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更换,但上述相关技术的填料更换十分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填料更换十分不便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包括挖设在地面上生态坑,生态坑内壁均固定铺设有防水层,生态坑包括第一生态池和第二生态池,第一生态池与第二生态池之间固定有第一滤水墙,第一滤水墙内插设有第一填料层,第二生态池内底壁上固定铺设有第二滤水墙,第二滤水墙上铺设有第二填料层,第二填料层上铺设有种植土层,种植土层上种植有沉水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外包裹有第一金属笼网,第一金属笼网与第一滤水墙之间为滑移连接并将其截断,第二填料层由软网包裹生物填料制作而成,第二填料层外包裹有第二金属笼网,第二金属笼网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更换口,更换口上放置有封闭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填料更换时,可直接将第一金属笼网从滤水墙内取出即可更换第一填料层,将更换口上方的部分种植土层挖走,再将封闭盖打开使得更换口暴露于外界,即可将第二填料层从第二金属笼网内拽出进行更换,使得填料的更换十分方便。优选的,所述种植土层上设有潜水泵,潜水泵连通有回水管,回水管远离潜水泵的一端伸入第一生态池内,回水管为软管,回水管与第一滤水墙位于第一生态池内的侧壁之间设有固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潜水泵,使得第二生态池内的水回流到第一生态池内,能够再次经过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的过滤,使得水处理更加高效,将回水管收起后不会妨碍第一填料层的取出。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笼网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提拉环,回水管从提拉环内穿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拉环的设置能够对回水管进行初步的限位,有效防止回水管内通水后出现较大位移的现象。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箍和若干固定钉,卡箍与第一滤水墙抵接,回水管的端头位于卡箍与第一滤水墙之间,固定钉将卡箍的两端贯穿后钉紧在第一滤水墙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通过固定钉将卡箍初步固定到滤水墙上,再将回水管插入卡箍内,再将固定钉进一步的插入滤水墙内,实现对回水管端头的固定,有效防止了回水管端头脱离第一生态池。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笼网的外底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防水层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供定位块插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第一填料层的更换时,将第一金属笼网放置到滤水墙内后,定位块与定位槽的设置能够读第一金属笼网进行限位,进而使得第一填料层在放置后更加的稳定。优选的,所述第二生态池背离第一生态池的一侧设有清水池,防水层还隔断在清水池与第二生态池之间,第二金属笼网内滑移连接有推板,推板位于更换口下方,推板靠近清水池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防水层、连接板与第二金属笼网均为滑移连接,连接板的顶端向上延伸至生态坑的顶部,连接板用于带动推板移动至第二金属笼网内远离更换口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更换第二填料层时,先将第二填料层的一端通过更换口放入第二金属笼网内,推动连接板,使得推板带动第二填料层的一端逐渐移动至第二金属笼网内远离更换口的一端,能够使得第二填料层更加方便的完全进入第二金属笼网。优选的,所述封闭盖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一端的下表面与第二金属笼网上表面抵接,封闭盖和顶板上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透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的设置能够使得封闭盖将更换口封闭后的稳定性更高,透水孔的设置保证了从第二填料层下方渗上来的水能够通过封闭盖和顶板进入种植土层内,保证了水处理的效率稳定。优选的,所述第二金属笼网上表面放置有盖板,盖板上表面与顶板上表面齐平,盖板一端与顶板一端抵接,透水孔还开设在盖板上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的设置能够保持种植土层下表面的平整,同时有效防止大量泥土进入第二金属笼网内。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进行填料更换时,可直接将第一金属笼网从滤水墙内取出即可更换第一填料层,将更换口上方的部分种植土层挖走,再将封闭盖打开使得更换口暴露于外界,即可将第二填料层从第二金属笼网内拽出进行更换,使得填料的更换十分方便;2.先通过固定钉将卡箍初步固定到滤水墙上,再将回水管插入卡箍内,再将固定钉进一步的插入滤水墙内,实现对回水管端头的固定,有效防止了回水管端头脱离第一生态池;3.在更换第二填料层时,先将第二填料层的一端通过更换口放入第二金属笼网内,推动连接板,使得推板带动第二填料层的一端逐渐移动至第二金属笼网内远离更换口的一端,能够使得第二填料层更加方便的完全进入第二金属笼网。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为显示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为显示定位槽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为显示推板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防水层;2、第一生态池;3、第二生态池;31、种植土层;4、清水池;5、第一滤水墙;51、第二滤水墙;6、第一填料层;61、第一金属笼网;62、定位块;63、定位槽;64、提拉环;7、第二填料层;71、第二金属笼网;711、推板;712、连接板;72、更换口;73、封闭盖;74、顶板;75、盖板;76、透水孔;8、潜水泵;81、回水管;82、排水管;9、固定组件;91、卡箍;92、固定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参考图1,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包括挖设在地面上的生态坑,生态坑内壁固定铺设有防水层1,本实施例中防水层1为玻璃钢材质,生态坑包括第一生态池2、第二生态池3和清水池4,第二生态池3位于第一生态池2和清水池4之间,第一生态池2与第二生态池3之间固定有将其隔断且为竖直设置的第一滤水墙5,第一生态池2内底壁和第二生态池3内底壁均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包括挖设在地面上生态坑,生态坑内壁均固定铺设有防水层(1),生态坑包括第一生态池(2)和第二生态池(3),第一生态池(2)与第二生态池(3)之间固定有第一滤水墙(5),第一滤水墙(5)内插设有第一填料层(6),第二生态池(3)内底壁上固定铺设有第二滤水墙(51),第二滤水墙(51)上铺设有第二填料层(7),第二填料层(7)上铺设有种植土层(31),种植土层(31)上种植有沉水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6)外包裹有第一金属笼网(61),第一金属笼网(61)与第一滤水墙(5)之间为滑移连接并将其截断,第二填料层(7)由软网包裹生物填料制作而成,第二填料层(7)外包裹有第二金属笼网(71),第二金属笼网(71)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更换口(72),更换口(72)上放置有封闭盖(7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包括挖设在地面上生态坑,生态坑内壁均固定铺设有防水层(1),生态坑包括第一生态池(2)和第二生态池(3),第一生态池(2)与第二生态池(3)之间固定有第一滤水墙(5),第一滤水墙(5)内插设有第一填料层(6),第二生态池(3)内底壁上固定铺设有第二滤水墙(51),第二滤水墙(51)上铺设有第二填料层(7),第二填料层(7)上铺设有种植土层(31),种植土层(31)上种植有沉水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6)外包裹有第一金属笼网(61),第一金属笼网(61)与第一滤水墙(5)之间为滑移连接并将其截断,第二填料层(7)由软网包裹生物填料制作而成,第二填料层(7)外包裹有第二金属笼网(71),第二金属笼网(71)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更换口(72),更换口(72)上放置有封闭盖(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层(31)上设有潜水泵(8),潜水泵(8)连通有回水管(81),回水管(81)远离潜水泵(8)的一端伸入第一生态池(2)内,回水管(81)为软管,回水管(81)与第一滤水墙(5)位于第一生态池(2)内的侧壁之间设有固定组件(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笼网(6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提拉环(64),回水管(81)从提拉环(64)内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9)包括卡箍(91)和若干固定钉(92),卡箍(91)与第一滤水墙(5)抵接,回水管(81)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翔赖卓
申请(专利权)人:佳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