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混凝的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415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混凝的混合装置,包括机架、控制面板、电机、导轴和混合桶,所述机架底部的一侧固定有混合桶,且混合桶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导轴,导轴的底端与混合桶的底部相铰接,导轴的两外侧壁上皆安装有等间距的混合叶片,并且相邻混合叶片之间的导轴表面皆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机架顶端的一侧安装有蓄液斗,且蓄液斗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注液口,并且蓄液斗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注液通槽,注液通槽的底端延伸至混合桶的内部,注液通槽表面的一端设有限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混合装置使用时污水与混凝剂的溶解效果,提高了混合装置使用时的混合效果,而且确保了混合装置使用时已净化水源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混凝的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用于污水混凝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污水处理中常采用混凝法对污水进行处理,此种方式可降低污水的浊度和色度,还可以去除多种高分子有机物、某些重金属物和放射性物质,因而需使用到混合装置对混凝剂与污水进行混合处理。目前市面上的混合装置多种多样,但功能性较为单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已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现有的此类混合装置不便于缓慢滴入混凝剂,使其与污水充分溶解,时常困扰着人们;(2)现有的此类混合装置不便于对污水进行多向搅拌处理,导致其混合效果达不到预期,还需加以改善;(3)现有的此类混合装置不便于对混合完毕的污水进行筛选处理,难以对其中大颗粒杂质进行滤除,进而难以确保已净化水源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混凝的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混合装置不便于缓慢滴入混凝剂、不便于对污水进行多向搅拌处理以及不便于对混合完毕的污水进行筛选处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水混凝的混合装置,包括机架(1)、控制面板(2)、电机(6)、导轴(14)和混合桶(1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底部的一侧固定有混合桶(15),且混合桶(15)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导轴(14),导轴(14)的底端与混合桶(15)的底部相铰接,导轴(14)的两外侧壁上皆安装有等间距的混合叶片(13),并且相邻混合叶片(13)之间的导轴(14)表面皆固定有主动齿轮(11),所述机架(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蓄液斗(8),且蓄液斗(8)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注液口(7),并且蓄液斗(8)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注液通槽(9),注液通槽(9)的底端延伸至混合桶(15)的内部,注液通槽(9)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混凝的混合装置,包括机架(1)、控制面板(2)、电机(6)、导轴(14)和混合桶(1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底部的一侧固定有混合桶(15),且混合桶(15)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导轴(14),导轴(14)的底端与混合桶(15)的底部相铰接,导轴(14)的两外侧壁上皆安装有等间距的混合叶片(13),并且相邻混合叶片(13)之间的导轴(14)表面皆固定有主动齿轮(11),所述机架(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蓄液斗(8),且蓄液斗(8)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注液口(7),并且蓄液斗(8)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注液通槽(9),注液通槽(9)的底端延伸至混合桶(15)的内部,注液通槽(9)表面的一端设有限流结构(10),所述蓄液斗(8)一侧的机架(1)顶端安装有电机(6),且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5),转轴(5)的底端延伸至混合桶(15)的内部并与导轴(14)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混合桶(15)一侧的外壁上设有进液口(4),进液口(4)的一端延伸至混合桶(15)的内部,且进液口(4)下方的混合桶(15)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电机(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并且控制面板(2)下方的混合桶(15)外壁上安装有出液口(17),出液口(17)的一端延伸至混合桶(15)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混凝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结构(10)的内部依次设有密封环(1001)、限流槽(1002)、连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书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汉博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