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远银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13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水处理设备,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外框内部呈平行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块内板,且外框顶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顶板,提高灌溉效果,将自然产生的雨水回收再利用,提高过滤的效果,托板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预埋柱,且开口底部套接有输水管,输水管包括过滤层、内斜板和支管,且过滤层嵌接在输水管内部头端,内斜板嵌接在输水管内部中间,且支管的数量为两个,支管分别固定连接在输水管末端上下两侧,体现节能的效果,减少水资源的流失,解决了水处理设备能耗较大,并且不便于利用自然的水资源进行处理,而是采用废水进行处理,水资源利用不完全,并且在灌溉用水中,水源不便于输入到较深的位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去除水中一些对生产、生活不需要的有害物质的过程,现有水处理设备能耗较大,并且不便于利用自然的水资源进行处理,而是采用废水进行处理,水资源利用不完全,并且在灌溉用水中,水源不便于输入到较深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水处理设备能耗较大,并且不便于利用自然的水资源进行处理,而是采用废水进行处理,水资源利用不完全,并且在灌溉用水中,水源不便于输入到较深的位置,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节能水处理设备。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节能水处理设备,包括外框和托板:所述外框内部呈平行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块内板,且外框顶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顶板;所述托板嵌接于外框底部,且托板顶端中间开有开口,所述托板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预埋柱,且开口底部套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包括过滤层、内斜板和支管,且过滤层嵌接在输水管内部头端,所述内斜板嵌接在输水管内部中间,且支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管分别固定连接在输水管末端上下两侧,且支管和输水管内部末端均嵌接有内筒,所述内筒外壁嵌接有外网,且内筒内部嵌接有内网。优选的,所述外框为一个带有底板的框体结构,且内板之间均呈倾斜状态排布。优选的,所述外框、内板和顶板内侧均嵌接有嵌网。优选的,所述开口位于嵌网正下方,且输水管内部与开口之间相通。优选的,所述过滤层位于开口正下方,且内斜板的数量为两个呈并列排布。优选的,所述支管末端以及输水管末端均开有排水口,且内筒均位于排水口内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托板的预埋柱加强外框埋入土壤的稳固性,让大量的雨水进入到外框内部,并且通过嵌网起到过滤的作用,土壤内部的雨水也可从外框的四侧进入到外框的内部,同样通过内板对雨水进行过滤,外框内部的雨水被嵌网进行初步的过滤后,可顺势往下流至开口,雨水进入到输水管当中,通过过滤层再次将雨水过滤,内斜板表面均匀开有若干个水孔,所以通过内斜板同样可起到过滤的效果,雨水流向支管和输水管的末端,通过支管和输水管便于将雨水输向不同位置,土壤中较深的位置也可浸入水流,提高灌溉效果,将自然产生的雨水回收再利用,雨水流出时,会通过内筒,外网和内网一同对雨水进行过滤,提高过滤的效果,体现节能的效果,减少水资源的流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框结构拆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托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输水管结构内部示意图。图中标记:外框1、内板101、嵌网102、顶板103、托板2、预埋柱201、开口202、输水管3、过滤层301、内斜板4、支管5、内筒6、外网601、内网60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一种节能水处理设备,包括外框1和托板2:所述外框1内部呈平行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块内板101,且外框1顶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顶板103;所述托板2嵌接于外框1底部,且托板2顶端中间开有开口202,所述托板2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预埋柱201,且开口202底部套接有输水管3,所述输水管3包括过滤层301、内斜板4和支管5,且过滤层嵌接在输水管3内部头端,所述内斜板4嵌接在输水管3内部中间,且支管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管5分别固定连接在输水管3末端上下两侧,且支管5和输水管3内部末端均嵌接有内筒6,所述内筒6外壁嵌接有外网601,且内筒6内部嵌接有内网602,施工人员首先将外框1整体埋入土壤当中,通过托板2的预埋柱201加强外框1埋入土壤的稳固性,所述支管5末端以及输水管3末端均开有排水口,且内筒6均位于排水口内侧,并且将市政管道接入到排水口当中,支管5作为输水管3的分支进行使用,搭建完毕后,进入到水处理工作当中,当出现下雨天气时,外界的雨水浸入顶板103,所述外框1、内板101和顶板103内侧均嵌接有嵌网102,雨水通过嵌网102可进入到外框1的内部,因为顶板103的形状为折线形,顶板103与外界雨水相接触的面积较大,可让大量的雨水进入到外框1内部,并且通过嵌网102起到过滤的作用,所述外框1为一个带有底板的框体结构,且内板101之间均呈倾斜状态排布,加上内板101之间均呈斜面,所以雨水可直接落在内板101侧面上,由多块内板101可加强过滤的效果,并且外框1周边的土壤如已经渗入雨水,那么土壤内部的雨水也可从外框1的四侧进入到外框1的内部,同样通过内板101对雨水进行过滤,所述开口202位于嵌网102正下方,且输水管3内部与开口202之间相通,外框1内部的雨水进行初步的过滤后,可顺势往下流至开口202,雨水进入到输水管3当中,通过过滤层301再次将雨水过滤,所述过滤层301位于开口202正下方,且内斜板4的数量为两个呈并列排布,内斜板4表面均匀开有若干个水孔,所以通过内斜板4同样可起到过滤的效果,雨水流向支管5和输水管3的末端,通过支管5和输水管3便于将雨水输向不同位置,土壤中较深的位置也可浸入水流,提高灌溉效果,将自然产生的雨水回收再利用,雨水流出时,会通过内筒6,外网601和内网602一同对雨水进行过滤,提高过滤的效果,体现节能的效果,减少水资源的流失。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和托板:/n所述外框内部呈平行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块内板,且外框顶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顶板;/n所述托板嵌接于外框底部,且托板顶端中间开有开口,所述托板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预埋柱,且开口底部套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包括过滤层、内斜板和支管,且过滤层嵌接在输水管内部头端,所述内斜板嵌接在输水管内部中间,且支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管分别固定连接在输水管末端上下两侧,且支管和输水管内部末端均嵌接有内筒,所述内筒外壁嵌接有外网,且内筒内部嵌接有内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和托板:
所述外框内部呈平行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块内板,且外框顶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顶板;
所述托板嵌接于外框底部,且托板顶端中间开有开口,所述托板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预埋柱,且开口底部套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包括过滤层、内斜板和支管,且过滤层嵌接在输水管内部头端,所述内斜板嵌接在输水管内部中间,且支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管分别固定连接在输水管末端上下两侧,且支管和输水管内部末端均嵌接有内筒,所述内筒外壁嵌接有外网,且内筒内部嵌接有内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郑远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