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内进流格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13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4
新型内进流格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内进流格栅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稳定性好且使用寿命长的新型内进流格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孔板结构包括若干首尾相接的单体组件,所述单体组件包括固定轴、过流板、轴槽和一对侧向固定板;所述过流板上均布有若干过流孔,所述过流板的下部朝向内进流格栅的外侧凸出,形成兜料槽;通过轴槽容置下一个单体组件中的固定轴;一对所述侧向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在过流板的两侧。本次发明专利技术改进,深得用户单位的欢迎,特别是膜工艺污水处理的细格栅填补了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内进流格栅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内进流格栅的改进。
技术介绍
内进流格栅是一种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厂清捞水中垃圾的机械,其主要组成部分如图1-5所示,主要包括:中压反冲装置1、机架2、高压反冲装置3、传动链系4、驱动机构5、孔板结构6、过载保护系统7、进水挡板8、挡渣密封9、清捞垃圾齿板10、孔板与孔板间密封11。设备在运行中通过清捞齿板在驱动机构和传动链系的带动下把水中垃圾自下向上提升,到设备上部转弯处,垃圾通过重力及反冲落入接斗后排出。此类传统设备在运行几个月后会出现孔板与孔板间的密封破裂,使垃圾通过格栅,其影响后面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稳定性好且使用寿命长,了大大提高设备过水流量,并显著增强孔板的钢度的新型内进流格栅。为膜处理工艺厂家提供了新型的设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孔板结构包括若干首尾相接的单体组件,所述单体组件包括固定轴、过流板、轴槽和一对侧向固定板;所述过流板上均布有若干过流孔,所述过流板的下部朝向内进流格栅的外侧凸出,形成兜料槽;所述固定轴沿过流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过流板的顶边固定相连,所述轴槽沿过流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过流板的底边固定相连,所述轴槽呈朝向内进流格栅的内侧凸出的弧形,通过轴槽容置下一个单体组件中的固定轴;一对所述侧向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在过流板的两侧,所述侧向固定板的顶部与固定轴固定相连、且底部与轴槽固定相连;所述传动链系包括若干连接侧板,所述连接侧板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与固定轴适配,相邻所述两个固定轴的同一侧端头分别穿入连接侧板上的两个容置孔中;所述连接侧板的中部开设有卡槽,所述侧向固定板容置于卡槽中。所述过流板自其中心一分为二,且二者之间固定连接有中心固定板,所述中心固定板的顶部与固定轴固定相连、且底部与轴槽固定相连。所述过流板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其形状适配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过流板的表面相贴合,所述加强筋的顶部与固定轴固定相连、且底部与轴槽固定相连。所述轴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的密封垫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现有技术中的清捞垃圾齿板10、孔板与孔板间密封11在制造过程中,需剪、折、冲机械设备,更麻烦的是安装耗时;特别耗用工时。本案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清捞垃圾齿板10、孔板与孔板间密封11,调整为由兜料槽暂存杂物,并将轴槽、固定轴压紧以实现密封。二、本案大幅提升了过流板的钢度,且原设备机长只能控制1500mm以下,本案的长度大2000mm到2500mm。三、水能力比较大,可成倍上翻,改进后去消清捞垃圾齿板、孔板与孔板间密封,在运行中减少了维修,提高生产效益。本次专利技术改进,深得用户单位的欢迎,特别是膜工艺污水处理的细格栅填补了空白。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
技术介绍
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4是
技术介绍
的孔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6是本案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左视图,图8是本案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9是本案中三个单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左视图,图11是本案中孔板结构和传动链系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中压反冲装置,2是机架,3是高压反冲装置,4是传动链系,5是驱动机构,6是孔板结构,7是过载保护系统,8是进水挡板,9是挡渣密封;61是固定轴,62是过流板,620是兜料槽,63是轴槽,64是侧向固定板,41是连接侧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6-11所示,包括中压反冲装置1、机架2、高压反冲装置3、传动链系4、驱动机构5、孔板结构6、过载保护系统7、进水挡板8、挡渣密封9,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结构6包括若干首尾相接的单体组件,所述单体组件包括固定轴61、过流板62、轴槽63和一对侧向固定板64;所述过流板62上均布有若干过流孔,所述过流板62的下部朝向内进流格栅的外侧凸出,形成兜料槽620;所述固定轴61沿过流板6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过流板62的顶边固定相连,所述轴槽63沿过流板6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过流板62的底边固定相连,所述轴槽63呈朝向内进流格栅的内侧凸出的弧形,通过轴槽63容置下一个单体组件中的固定轴;一对所述侧向固定板64分别固定连接在过流板62的两侧,所述侧向固定板64的顶部与固定轴61固定相连、且底部与轴槽63固定相连;这样,将相邻的单体组件首尾相接之后,将使得水流可且仅可经由过流板向内进流格栅之外流出,从而通过过流板对水中的杂物进行截留,使得杂物被暂存在兜料槽中,直至经过中压反冲装置以及高压反冲装置后,通过重力及反冲落入接斗中再行排出;所述传动链系4包括若干连接侧板41,所述连接侧板41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与固定轴61适配,相邻所述两个固定轴61的同一侧端头分别穿入连接侧板41上的两个容置孔中;所述连接侧板41的中部开设有卡槽,所述侧向固定板64容置于卡槽中。一方面,使得两个固定轴之间的间距保持恒定,进而保证单体组件中的固定轴能稳定的容置在上一个单体组件中的轴槽之内;另一方面,通过卡槽的设计,使得固定轴与轴槽可自由的进行相对旋转运动的同时,避免固定轴与轴槽在使用过程中相互脱开,并使得二者之间可通过保持贴合来实现一定程度的密封效果。所述过流板自其中心一分为二,且二者之间固定连接有中心固定板,所述中心固定板的顶部与固定轴固定相连、且底部与轴槽固定相连。从而通过中心固定板显著提升单体组件自身的结构强度,避免因过流板长度过长、过流孔分布过密而造成的过流板强度差、易破损等问题。所述过流板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其形状适配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过流板的表面相贴合,所述加强筋的顶部与固定轴固定相连、且底部与轴槽固定相连。从而通过加强筋有效提升单片过流板的结构强度。所述轴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的密封垫板。从而在连接侧板中卡槽的压迫下,进一步提升固定轴和轴槽之间的密封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新型内进流格栅,包括中压反冲装置、机架、高压反冲装置、传动链系、驱动机构、孔板结构、过载保护系统、进水挡板、挡渣密封,其特征在于,孔板结构包括若干首尾相接的单体组件,所述单体组件包括固定轴、过流板、轴槽和一对侧向固定板;/n所述过流板上均布有若干过流孔,所述过流板的下部朝向内进流格栅的外侧凸出,形成兜料槽;所述固定轴沿过流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过流板的顶边固定相连,所述轴槽沿过流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过流板的底边固定相连,所述轴槽呈朝向内进流格栅的内侧凸出的弧形,通过轴槽容置下一个单体组件中的固定轴;一对所述侧向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在过流板的两侧,所述侧向固定板的顶部与固定轴固定相连、且底部与轴槽固定相连;/n传动链系包括若干连接侧板,所述连接侧板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与固定轴适配,相邻所述两个固定轴的同一侧端头分别穿入连接侧板上的两个容置孔中;所述连接侧板的中部开设有卡槽,所述侧向固定板容置于卡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内进流格栅,包括中压反冲装置、机架、高压反冲装置、传动链系、驱动机构、孔板结构、过载保护系统、进水挡板、挡渣密封,其特征在于,孔板结构包括若干首尾相接的单体组件,所述单体组件包括固定轴、过流板、轴槽和一对侧向固定板;
所述过流板上均布有若干过流孔,所述过流板的下部朝向内进流格栅的外侧凸出,形成兜料槽;所述固定轴沿过流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过流板的顶边固定相连,所述轴槽沿过流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过流板的底边固定相连,所述轴槽呈朝向内进流格栅的内侧凸出的弧形,通过轴槽容置下一个单体组件中的固定轴;一对所述侧向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在过流板的两侧,所述侧向固定板的顶部与固定轴固定相连、且底部与轴槽固定相连;
传动链系包括若干连接侧板,所述连接侧板的上、下两侧分别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德张文贤陈律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