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链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88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链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轮、从动轮的外侧均均布设有多组的驱动凸起,多组驱动凸起之间设有间隙,驱动凸起上设有纵向的驱动沟槽,两组驱动轮平行的固定在驱动轴的两侧,两组从动轮位于两组驱动轮的正下方,两组从动轮平行的固定在从动轴的两侧,驱动链的数量为两组,驱动链呈收尾连接的圆环形结构,驱动链上部绕在驱动轮的外侧,驱动链的下部绕在从动轮的外侧,驱动链由依次连接的纵向链和横向链组成,纵向链与设置在驱动凸起上的驱动沟槽相适配,横向链与设置在多组驱动凸起之间的间隙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传动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链传动机构
本技术属于矿山斗提机
,具体涉及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链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斗提机是一种竖向提升物料的连续输送机械,广泛应用于矿山物料的输送,如沙、石、矿粉等,大多由驱动机构、机壳、支撑架等部分组成,驱动机构有皮带传动、链传动、钢丝绳驱动等多种型式。现有技术中的斗提机的驱动机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传动用的皮带、链、钢丝绳等没有相对应的限位机构,导致实际使用过程中,驱动机构运行时往往会发生跑偏、脱链,导致现有矿山用斗式提升机运行稳定性不佳,维修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链传动机构。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链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轮、驱动链、料斗、从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从动轮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驱动轮、从动轮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驱动轮、从动轮的外侧均均布设有多组的驱动凸起,多组所述驱动凸起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驱动凸起上设有纵向的驱动沟槽,两组所述驱动轮平行的固定在驱动轴的两侧,两组所述从动轮位于两组所述驱动轮的正下方,两组所述从动轮平行的固定在从动轴的两侧,所述驱动链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驱动链呈收尾连接的圆环形结构,所述驱动链上部绕在驱动轮的外侧,所述驱动链的下部绕在从动轮的外侧,所述驱动链由依次连接的纵向链和横向链组成,所述纵向链与设置在驱动凸起上的驱动沟槽相适配,所述横向链与设置在多组所述驱动凸起之间的间隙相适配,两组所述驱动轮上的驱动凸起沿水平方向对齐,两组所述从动轮上的驱动凸起沿水平方向对齐。优选地,所述驱动轴的两端穿过上轴承座,所述驱动轴的端部固定有链轮。优选地,所述从动轴的两端穿过下轴承座。优选地,所述驱动链的外侧设有料斗,所述料斗固定在水平设置的连杆的中部,所述连杆的两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横向链的外侧。优选地,所述驱动凸起上的驱动沟槽上部的两侧对称的设有斜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作为矿山斗提机驱动部分,需再设置机壳和支撑架,机壳下部的一侧设入料口,机壳上部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上轴承座、下轴承座和驱动用减速电机固定在支撑架上,减速电机驱动链轮转动,驱动轮转动,转动的过程中驱动链上的纵向链始终插入到驱动凸起上的驱动沟槽内,起到限位作用,而横向链始终插入到多组所述驱动凸起之间的间隙中,转动的过程中横向链的下端和位于其下部的驱动凸起顶紧,实现驱动链的循环转动,从而带动料斗循环转动,带动料斗穿过入料口时,物料从入料口进入到料斗中,当料斗越过驱动轮顶部后,料斗的出口方向开始向下倾斜,从而将物料卸入出料口,完成物料的输送。本技术采用驱动链实现传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同时,驱动链起到限位和传动作用,能够有效避免传动过程中跑偏、打滑,具有传动稳定性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链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驱动轮,2、驱动轴,3、上轴承座,4、驱动链,5、固定板,6、连杆,7、料斗,8、下轴承座,9、从动轴,10、从动轮,11、链轮,12、驱动凸起。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图3,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链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轮1、驱动链4、料斗7、从动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1、从动轮10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驱动轮1、从动轮10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驱动轮1、从动轮10的外侧均均布设有多组的驱动凸起12,多组所述驱动凸起1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驱动凸起12上设有纵向的驱动沟槽,两组所述驱动轮1平行的固定在驱动轴2的两侧,两组所述从动轮10位于两组所述驱动轮1的正下方,两组所述从动轮10平行的固定在从动轴9的两侧,所述驱动链4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驱动链4呈收尾连接的圆环形结构,所述驱动链4上部绕在驱动轮1的外侧,所述驱动链4的下部绕在从动轮10的外侧,所述驱动链4由依次连接的纵向链和横向链组成,所述纵向链与设置在驱动凸起12上的驱动沟槽相适配,所述横向链与设置在多组所述驱动凸起12之间的间隙相适配,两组所述驱动轮1上的驱动凸起12沿水平方向对齐,两组所述从动轮10上的驱动凸起12沿水平方向对齐。所述驱动轴2的两端穿过上轴承座3,所述驱动轴2的端部固定有链轮11。所述从动轴9的两端穿过下轴承座8。所述驱动链4的外侧设有料斗7,所述料斗7固定在水平设置的连杆6的中部,所述连杆6的两端固定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固定在横向链的外侧。所述驱动凸起12上的驱动沟槽上部的两侧对称的设有斜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使用时,作为矿山斗提机驱动部分,需再设置机壳和支撑架,机壳下部的一侧设入料口,机壳上部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上轴承座3、下轴承座8和驱动用减速电机固定在支撑架上,减速电机驱动链轮11转动,驱动轮1转动,转动的过程中驱动链4上的纵向链始终插入到驱动凸起12上的驱动沟槽内,起到限位作用,而横向链始终插入到多组所述驱动凸起12之间的间隙中,转动的过程中横向链的下端和位于其下部的驱动凸起12顶紧,实现驱动链4的循环转动,从而带动料斗7循环转动,带动料斗7穿过入料口时,物料从入料口进入到料斗7中,当料斗7越过驱动轮1顶部后,料斗7的出口方向开始向下倾斜,从而将物料卸入出料口,完成物料的输送。本技术采用驱动链4实现传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同时,驱动链4起到限位和传动作用,能够有效避免传动过程中跑偏、打滑,具有传动稳定性好的优点。本技术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链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轮(1)、驱动链(4)、料斗(7)、从动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1)、从动轮(10)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驱动轮(1)、从动轮(10)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驱动轮(1)、从动轮(10)的外侧均均布设有多组的驱动凸起(12),多组所述驱动凸起(1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驱动凸起(12)上设有纵向的驱动沟槽,两组所述驱动轮(1)平行的固定在驱动轴(2)的两侧,两组所述从动轮(10)位于两组所述驱动轮(1)的正下方,两组所述从动轮(10)平行的固定在从动轴(9)的两侧,所述驱动链(4)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驱动链(4)呈收尾连接的圆环形结构,所述驱动链(4)上部绕在驱动轮(1)的外侧,所述驱动链(4)的下部绕在从动轮(10)的外侧,所述驱动链(4)由依次连接的纵向链和横向链组成,所述纵向链与设置在驱动凸起(12)上的驱动沟槽相适配,所述横向链与设置在多组所述驱动凸起(12)之间的间隙相适配,两组所述驱动轮(1)上的驱动凸起(12)沿水平方向对齐,两组所述从动轮(10)上的驱动凸起(12)沿水平方向对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链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轮(1)、驱动链(4)、料斗(7)、从动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1)、从动轮(10)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驱动轮(1)、从动轮(10)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驱动轮(1)、从动轮(10)的外侧均均布设有多组的驱动凸起(12),多组所述驱动凸起(1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驱动凸起(12)上设有纵向的驱动沟槽,两组所述驱动轮(1)平行的固定在驱动轴(2)的两侧,两组所述从动轮(10)位于两组所述驱动轮(1)的正下方,两组所述从动轮(10)平行的固定在从动轴(9)的两侧,所述驱动链(4)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驱动链(4)呈收尾连接的圆环形结构,所述驱动链(4)上部绕在驱动轮(1)的外侧,所述驱动链(4)的下部绕在从动轮(10)的外侧,所述驱动链(4)由依次连接的纵向链和横向链组成,所述纵向链与设置在驱动凸起(12)上的驱动沟槽相适配,所述横向链与设置在多组所述驱动凸起(1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剑肖嘉诚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洛信矿山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