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快速装拆的内底液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注器内底,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快速装拆的内底液流装置,应用在喷注器的内底液流试验中。
技术介绍
在液煤喷注器的研制过程中,内底为其关键性零件,内底的性能直接影响喷注器的工作性能。内底为筒体结构,具有大、软、外形结构复杂等特点,内底安装至喷注器之前,需进行液流试验,获取内底的性能参数,并验证内底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能否用于配装喷注器。内底液流试验需观察小流量时产品切向孔射流的均匀性以及大流量下的入口压降。由于内底具有大、软、外形结构复杂等特点,现有试验装置容易损坏内底,导致内底报废,从而增加了生产制造成本。同时,现有的试验装置结构复杂,安装和拆卸也较为复杂,导致产品的装配时间在单台内底试验周期中占较大比重,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产品试验周期长,试验效率低,滞后了内底试验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内底液流试验存在拆装产品费时费力,导致试验时间长、试验效率低以及容易造成内底损伤的问题,提供一种实现快速装拆的内底液流装置,该装置能有效降低操作强度,提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快速装拆的内底液流装置,所述内底(3)为筒体结构,筒体顶板(3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32),筒体外壁沿周向设置有环形进水槽(33),筒体底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与环形进水槽(33)相连通的切向孔(34);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壳体(2)、托板(1)、定位件(4)、环形垫板(5)、测压嘴(6)、连接螺栓(7)、拆卸螺栓(8)和N个进水嘴(9),N≥1;/n所述进水壳体(2)包括上盖板(21)、下底板(22)、内套管(23)和外套管(24),所述外套管(24)同轴套装在内套管(23)外部,使得内套管(23)和外套管(24)之间形成环形进水腔(25),所述内套管(23)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快速装拆的内底液流装置,所述内底(3)为筒体结构,筒体顶板(3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32),筒体外壁沿周向设置有环形进水槽(33),筒体底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与环形进水槽(33)相连通的切向孔(34);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壳体(2)、托板(1)、定位件(4)、环形垫板(5)、测压嘴(6)、连接螺栓(7)、拆卸螺栓(8)和N个进水嘴(9),N≥1;
所述进水壳体(2)包括上盖板(21)、下底板(22)、内套管(23)和外套管(24),所述外套管(24)同轴套装在内套管(23)外部,使得内套管(23)和外套管(24)之间形成环形进水腔(25),所述内套管(23)的筒壁上沿周向设置有与环形进水腔(25)连通的多个进液口(26);所述上盖板(21)设置在外套管(24)顶端,用于将环形进水腔(25)和内套管(23)的上端封闭,所述下底板(22)为环形板,设置在外套管(24)底端,用于将环形进水腔(25)的下端封闭;
所述进水嘴(9)设置在上盖板(21)的顶端,且与环形进水腔(25)连通;所述测压嘴(6)设置在外套管(24)的筒壁上,且与环形进水腔(25)连通;
所述内底(3)设置在内套管(23)的腔体内,且环形进水槽(33)与进液口(26)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环形垫板(5)、筒体顶板(31)、托板(1)依次设置在上盖板(21)的下方,且通过连接螺栓(7)与上盖板(21)连接;
所述定位件(4)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多边形柱体(41)、环形圆台(42)和下多边形柱体(43);所述上多边形柱体(41)与设置在上盖板(21)端面的多边形孔(210)配合连接,所述环形圆台(42)与筒体顶板(31)上的通孔(32)配合连接,所述下多边形柱体(43)与设置在托板(1)上的多边形孔配合连接;
所述上盖板(21)上设置有拆卸螺纹孔(27),所述拆卸螺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