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测路面发生沉降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363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8
本公开涉及利用北斗卫星定位相关数据对公路等状态进行监测的技术领域,主要公开了一种监测路面发生沉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车辆的惯性姿态数据,所述惯性姿态数据源于安装于车辆上的惯性传感器;根据所述惯性姿态数据,第一次判断路面发生沉降的变化数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若是,则执行S1;若否,则进入S2;S2:获取所述车辆的高精度定位数据,所述高精度定位数据来源于安装于所述车辆上的GNSS接收机;根据所述高精度定位数据,第二次判断路面发生沉降的变化数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若是,则执行S1;若否,则生成路面发生沉降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监测路面发生沉降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本公开涉及利用北斗卫星定位相关数据对公路等状态进行监测的
,特别涉及其中的监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介绍
在修建高等级公路的同时,由于路面宽、平纵面标准高,荷载作用,地基等原因,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公路变形,尤其是以沉降变形为主,而路面平稳是保证汽车安全行使的基本保证,一旦公路出现严重的沉降变形轻则中断交通,重则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传统的公路沉降利用简易测绘工具、人工徒步检测方法耗时费力,效率低、危险、人为因素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前述的技术问题,本公开在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监测路面发生沉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车辆的惯性姿态数据,所述惯性姿态数据源于安装于车辆上的惯性传感器;根据所述惯性姿态数据,第一次判断路面发生沉降的变化数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若是,则执行S1;若否,则进入S2;S2:获取所述车辆的高精度定位数据,所述高精度定位数据来源于安装于所述车辆上的GNSS接收机;根据所述高精度定位数据,第二次判断路面发生沉降的变化数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监测路面发生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获取车辆的惯性姿态数据,所述惯性姿态数据源于安装于车辆上的惯性传感器;根据所述惯性姿态数据,第一次判断路面发生沉降的变化数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若是,则执行S1;若否,则进入S2;/nS2:获取所述车辆的高精度定位数据,所述高精度定位数据来源于安装于所述车辆上的GNSS接收机;根据所述高精度定位数据,第二次判断路面发生沉降的变化数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若是,则执行S1;若否,则生成路面发生沉降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测路面发生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车辆的惯性姿态数据,所述惯性姿态数据源于安装于车辆上的惯性传感器;根据所述惯性姿态数据,第一次判断路面发生沉降的变化数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若是,则执行S1;若否,则进入S2;
S2:获取所述车辆的高精度定位数据,所述高精度定位数据来源于安装于所述车辆上的GNSS接收机;根据所述高精度定位数据,第二次判断路面发生沉降的变化数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若是,则执行S1;若否,则生成路面发生沉降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
读取、校准车辆的惯性姿态数据,并解算所述惯性姿态数据,获得姿态角和震动率;
根据姿态角和震动率的变化,获得路面沉降的不平整度的大概范围;
根据路面沉降的不平整度的大概范围,第一次判断所述路面发生沉降的变化数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
S21:获取并保存历史参考历元的观测值;
S22:获取当前历元的观测值,以历史参考历元的观测值为基准站,以当前历元的观测值为流动站,获得基准站与流动站组成的短基线向量数据;
S23:根据所述短基线向量数据的变化,第二次判断所述路面发生沉降的变化数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3包括:
所述短基线向量的高程方向的分量突然变大时,初步判断路面发生沉降;
计算相邻两个历元的高程差值变化量;
当所述高程差值变化量大于第一范围时,生成路面沉降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24:获取下一个历元的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龙杜洪伟胡新乔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星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