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刹型脚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51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脚轮技术领域,具体是边刹型脚轮,包括脚轮支架和安装在脚轮支架下部的轮子,轮子通过轴承与脚轮支架的轮轴进行转动连接,脚轮支架一侧设有刹车机构,刹车机构包括刹车踏板和刹车架,刹车架通过其上竖直设置的导向孔套接在轮轴上,刹车架的上端垂直连接有刹车片,刹车片位于轮子的上方;刹车踏板与刹车架通过凸轮传动的方式带动刹车架上下移动,操作简便省力,传动部件少,结构简单,而且刹车架与脚轮支架通过导向块和竖直导孔配合进行导向,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边刹型脚轮
本技术涉及脚轮
,具体是边刹型脚轮。
技术介绍
脚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五金配件,其被广泛的适用于承载设备(如家具、推车、机械加工设备、医疗器械)的底部,用于方便承载设备的移动。为了便于及时的刹车,通常需要脚轮能够具备锁死的滚动;目前,现有的脚轮常采用脚踏或按压制动踏板来实现轮子的锁死,但是现有的刹车结构复杂,传动部件多,不便于身体羸弱的使用者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传动部件少且便于使用者操作的边刹型脚轮。本技术任务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边刹型脚轮,包括脚轮支架和安装在脚轮支架下部的轮子,所述轮子通过轴承与脚轮支架的轮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脚轮支架一侧设有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包括刹车踏板和刹车架,刹车架通过其上竖直设置的导向孔套接在轮轴上,刹车架的上端垂直连接有刹车片,所述刹车片位于轮子的上方;所述刹车架设有导向块,所述脚轮支架上设有配合所述导向块的竖直导孔;所述刹车架的侧板有上下设置的上挡块和下挡块,所述刹车踏板安装在所述刹车架的外侧,所述刹车踏板与轮轴铰接,所述刹车踏板上设有偏心凸轮,所述偏心凸轮的上凸轮曲面与所述上挡块配合,所述偏心凸轮的下凸轮曲面与所述下挡块配合,当顺时针转动所述刹车踏板时,所述刹车踏板的下凸轮曲面转动并抵顶所述下挡块带动刹车架在导向孔的导向下向下移动,直至刹车片的下表面与轮子外侧抵接并制动脚轮;当逆时针转动所述刹车踏板时,所述刹车踏板的上凸轮曲面转动并抵顶所述上挡块带动刹车架在导向孔的导向下向上移动,直至刹车片的下表面与轮子外侧脱离,解除对脚轮的制动。优选,所述刹车踏板的两端分别朝向外弯折有解锁踏板和制动踏板。优选,所述刹车片的下表面设有若干用于与轮子圆周外侧抵接的凹凸结构。优选,所述脚轮支架的顶板活动安装有能够水平转动的转盘组件,所述转盘组件包括上波盘、下波盘、若干第一滚珠、若干第二滚珠和紧固件,所述顶板上设有环形连接部,连接部位于上波盘和下波盘之间,上波盘的下表面和连接部的上表面分别相对设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连接部的下表面和下波盘的上表面分别相对设有第三环槽和第四环槽,第一环槽、第二环槽、第三环槽和第四环槽的截面均为凹弧形结构,所述第一滚珠设于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之间,第二滚珠设于第三环槽和第四环槽之间,所述脚轮支架与转盘组件通过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紧固件依次垂直穿过上波盘和下波盘中心的穿孔并将上波盘和下波盘紧固在一起。优选,所述上波盘和所述下波盘的所述穿孔边缘在所述紧固件的作用下紧贴在一起,穿孔内侧壁与紧固件的外侧壁紧贴,且紧固件的上端头周向侧壁与所述上波盘抵接,紧固件的下端头周向侧壁与所述下波盘抵接。优选,所述顶板的四周设置若干腰型槽,且若干所述腰型槽沿圆周方向分布设置。优选,所述轴承的外侧包覆有聚氨酯静音环。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边刹型脚轮具有以下优点:1、刹车踏板与刹车架通过凸轮传动的方式带动刹车架上下移动,操作简便省力,传动部件少,结构简单,而且刹车架与脚轮支架通过导向块和竖直导孔配合进行导向,稳定性好;2、在刹车片下表面设置凹凸结构,能够增加刹车片与轮子的摩擦力,提高制动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边刹型脚轮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边刹型脚轮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边刹型脚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边刹型脚轮的剖视图。其中:脚轮支架1,顶板11,环形连接部111,轮轴12,腰型槽13,聚氨酯静音环14,竖直导孔15,轮子2,转盘组件3,上波盘31,下波盘32,紧固件35,刹车机构4,刹车踏板41,解锁踏板411,制动踏板412,刹车架42,导向孔43,刹车片44,凹凸结构441,上挡块45,下挡块46,上凸轮曲面47,下凸轮曲面48,导向块4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说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通过居中的元件进行间接连接。另外,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上端”、“下端”、“横向”、“竖直”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边刹型脚轮,包括脚轮支架1和安装在脚轮支架1下部的轮子2,所述轮子2通过轴承与脚轮支架1的轮轴12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脚轮支架1一侧设有刹车机构4,所述刹车机构4包括刹车踏板41和刹车架42,所述刹车架42上有竖直设置的导向孔43,即刹车架42具有上下移动的空间,导向孔43套接在轮轴12上,当刹车架42上下移动时带动导向孔43相对轮轴12上下移动。刹车架42的上端垂直连接有刹车片44,所述刹车片44位于轮子2的上方;所述刹车架42的侧板有上下设置的上挡块45和下挡块46,所述刹车踏板41安装在所述刹车架42的外侧,所述刹车踏板41与轮轴12铰接,所述刹车踏板41上设有偏心凸轮,所述偏心凸轮的上凸轮曲面47与所述上挡块45配合,所述偏心凸轮的下凸轮曲面48与所述下挡块46配合。所述刹车架42设有导向块49,所述脚轮支架1上设有配合所述导向块49的竖直导孔15,导向块49插入到竖直导孔15内并引导刹车架42上下移动,防止刹车架42左右晃动,竖直导孔15和导向块49配合起到引导刹车架42移动的作用。当顺时针转动所述刹车踏板41时,所述刹车踏板41的下凸轮曲面48转动并抵顶所述下挡块46带动刹车架42在导向孔43的导向下向下移动,直至刹车片44的下表面与轮子2的外侧抵接并制动脚轮;当逆时针转动所述刹车踏板41时,所述刹车踏板41的上凸轮曲面47转动并抵顶所述上挡块45带动刹车架42在导向孔43的导向下向上移动,直至刹车片44的下表面与轮子2外侧脱离,解除对脚轮的制动。本实施例中,将刹车机构4设置在脚轮支架1的一侧,便于操作人员操作,脚轮制动便捷。导向块49插入到竖直导孔15内,当刹车架42上下移动时,导向块49在竖直导孔15内上下移动,引导刹车架42上下移动。刹车踏板41与刹车架42通过凸轮传动的方式带动刹车架42上下移动,操作简便省力,传动部件少,结构简单。所述刹车踏板41的两端分别朝向外弯折有解锁踏板411和制动踏板412,上凸轮曲面47位于解锁踏板411和制动踏板412之间,当需要制动脚轮时,按压制动踏板412朝向顺时针转动,即可实现脚轮的制动。当需要解锁脚轮时,按压解锁踏板411使得解锁踏板411朝向逆时针转动,即可解锁脚轮的制动。所述刹车片44的下表面设有若干用于与轮子2圆周外侧抵接的凹凸结构441,采用凹凸结构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边刹型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轮支架和安装在脚轮支架下部的轮子,所述轮子通过轴承与脚轮支架的轮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脚轮支架一侧设有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包括刹车踏板和刹车架,刹车架通过其上竖直设置的导向孔套接在轮轴上,刹车架的上端垂直连接有刹车片,所述刹车片位于轮子的上方;所述刹车架设有导向块,所述脚轮支架上设有配合所述导向块的竖直导孔;所述刹车架的侧板有上下设置的上挡块和下挡块,所述刹车踏板安装在所述刹车架的外侧,所述刹车踏板与轮轴铰接,所述刹车踏板上设有偏心凸轮,所述偏心凸轮的上凸轮曲面与所述上挡块配合,所述偏心凸轮的下凸轮曲面与所述下挡块配合,当顺时针转动所述刹车踏板时,所述刹车踏板的下凸轮曲面转动并抵顶所述下挡块带动刹车架在导向孔的导向下向下移动,直至刹车片的下表面与轮子外侧抵接并制动脚轮;当逆时针转动所述刹车踏板时,所述刹车踏板的上凸轮曲面转动并抵顶所述上挡块带动刹车架在导向孔的导向下向上移动,直至刹车片的下表面与轮子外侧脱离,解除对脚轮的制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边刹型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轮支架和安装在脚轮支架下部的轮子,所述轮子通过轴承与脚轮支架的轮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脚轮支架一侧设有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包括刹车踏板和刹车架,刹车架通过其上竖直设置的导向孔套接在轮轴上,刹车架的上端垂直连接有刹车片,所述刹车片位于轮子的上方;所述刹车架设有导向块,所述脚轮支架上设有配合所述导向块的竖直导孔;所述刹车架的侧板有上下设置的上挡块和下挡块,所述刹车踏板安装在所述刹车架的外侧,所述刹车踏板与轮轴铰接,所述刹车踏板上设有偏心凸轮,所述偏心凸轮的上凸轮曲面与所述上挡块配合,所述偏心凸轮的下凸轮曲面与所述下挡块配合,当顺时针转动所述刹车踏板时,所述刹车踏板的下凸轮曲面转动并抵顶所述下挡块带动刹车架在导向孔的导向下向下移动,直至刹车片的下表面与轮子外侧抵接并制动脚轮;当逆时针转动所述刹车踏板时,所述刹车踏板的上凸轮曲面转动并抵顶所述上挡块带动刹车架在导向孔的导向下向上移动,直至刹车片的下表面与轮子外侧脱离,解除对脚轮的制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刹型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踏板的两端分别朝向外弯折有解锁踏板和制动踏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刹型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片的下表面设有若干用于与轮子圆周外侧抵接的凹凸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利伟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从化新兴金属脚轮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