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海军专利>正文

一种柔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48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6
本申请涉及一种柔印设备,包括机体以及依次设置的放卷机构、印刷机构以及收卷机构,放卷机构与印刷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涂覆可降解塑层的涂料机构,涂料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体上的传料辊、涂覆辊以及支撑辊,传料辊与涂覆辊抵接,涂覆辊和支撑辊之间形成供纸带通过的间隙,涂料机构与印刷机构之间设置有干燥机构;在机体上设置涂料机构以及干燥机构,通过涂料机构在纸带表面涂覆可降解塑层来提高其防水性能,再通过干燥机构及时进行干燥,持续输送的纸带再经过印刷机构完成其表面的印刷,最终被良好收卷,这样通过在一台设备上即可完成纸带表面可降解塑层的涂覆以及印刷,有效简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设备所占厂区的空间也能得到有效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印设备
本申请涉及印刷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印设备。
技术介绍
柔版印刷机使用流动性较强的流体油墨,油墨由墨斗胶辊和网纹传料辊传到印版的图文部分并使其着墨,然后由压辊筒施以印刷压力,将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最后经干燥面完成印刷过程。一次性纸杯表面也是通过印刷生产形成,由于纸杯需要盛水故其需要具备良好的防水性,目前市面上大多是通过在纸杯上设置PE层来达到相应防水目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造成需要印刷以及增设PE层两个环节来实现,并且其需要在不同的两台设备上进行,存在生产效率低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柔印设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柔印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柔印设备,包括机体以及依次设置的放卷机构、印刷机构以及收卷机构,所述放卷机构与印刷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涂覆可降解塑层的涂料机构,所述涂料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体上的传料辊、涂覆辊以及支撑辊,所述传料辊与涂覆辊抵接,所述涂覆辊和支撑辊之间形成供纸带通过的间隙,所述涂料机构与印刷机构之间设置有干燥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体上设置涂料机构以及干燥机构,通过涂料机构在纸带表面涂覆可降解塑层来提高其防水性能,然后再通过干燥机构及时进行干燥,持续输送的纸带再经过印刷机构完成其表面的印刷,最终被良好收卷,这样通过在一台设备上即可完成纸带表面可降解塑层的涂覆以及印刷,有效简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设备所占厂区的空间也能得到有效减少。优选的,所述干燥机构包括箱体以及红外加热管,所述红外加热管设置在箱体内且位于纸带涂覆有可降解塑层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加热管具有热效率高、功率密度大、升温迅速、省电、寿命长等优点,并且将其设置在靠近纸带涂覆有可降解塑层的一侧,在达到良好干燥的同时干燥速度更快。优选的,所述机体对应干燥机构处设置有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牵引辊、第二牵引辊以及第三牵引辊,所述第一牵引辊在高度方向上位于第二牵引辊和第三牵引辊之间,所述第三牵引辊位于机体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牵引辊、第二牵引辊以及第三牵引辊按照这样的排布方式,纸带完成涂料后在传输的过程中依次绕过,这样可以达到延长输送路径的目的,且机体的整体长度变化不大,在此期间让纸带上的可降解塑层可以得到充分干燥,以此便于后续印刷工序的进行。优选的,所述牵引机构设置在箱体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加热管在箱体内持续产热使得其内部热量充分,纸带沿着牵引机构在纸箱内移动可以达到更加充分干燥的目的,干燥效果更佳。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设置有吹气嘴,所述红外加热管位于纸带和吹气嘴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吹气嘴吹风将红外加热管产出的热量及时往纸带上的可降解塑层方向吹,提高箱体内热流的流动以进一步加快可降解塑层在箱体内的干燥固化。优选的,所述支撑辊与第一牵引辊之间形成第一干燥段,所述第一牵引辊和第二牵引辊之间形成第二干燥段,所述箱体对应第一干燥段和第二干燥段之间的顶部设置有挡板,所述吹气嘴设置在相对的箱体内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设置的吹气嘴可以让位于箱体边部的热量往箱体中部流动,让位于箱体中部的降解塑层可以得到更好的干燥,而且形成多个干燥段。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下部设置有隔板形成上腔和下腔,所述第一干燥段和第二干燥段均位于上腔,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箱体对应下腔相对的内壁上设置有供纸带穿过的穿槽,所述箱体对应上腔的一侧开设有供纸带穿出的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腔内产生的热量朝下流动通过穿孔进入到下腔内,纸带首先经过上腔进行第一次干燥,然后从上腔穿出自然风干,再进入到下腔内进行第二次干燥,达到交替干燥的目的,干燥效果更好且良好解决持续性位于箱体内加热干燥导致加热过度的情况。优选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四牵引辊和第五牵引辊,所述第四牵引辊位于第五牵引辊上方,所述第四牵引辊高度高于涂覆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牵引辊将纸带往斜上方进行牵引,同样可以达到延长输送路径的目的且机体整体长度不会有太大变化,倾斜向上牵引的方式使得纸带在经过涂料后不会马上绕过支撑辊向下输送,减少纸带与支撑辊的接触面积,提高对应该处纸带表面涂料的质量,让纸带倾斜向上持续输送一段距离期间经过干燥固化后再绕第四牵引辊向下,使得涂料质量效果更好。优选的,所述干燥机构与印刷机构之间设置有翻面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一次性纸杯生产时不同的产品所要求涂覆的可降解塑层表面是不同的,可能是外表面也可能是内表面,通过设置翻面机构可以满足更多生产的需要,生产过程中在纸带所需的表面涂覆相应可降解塑层,具备更好的适用性。优选的,所述翻面机构包括架体以及设置在架体上供纸带依次绕过的第一辊体、第二辊体、第三辊体以及第四辊体,所述第一辊体位于架体底部,所述第二辊体位于架体中部且倾斜设置,所述第三辊体位于架体的侧边且竖向设置,所述第四辊体位于架体的中部且倾斜设置,所述第四辊体与第二辊体垂直,所述第五辊体位于架体背面一侧且水平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生产过程中,纸带首先绕过第一辊体再向下输送,绕过倾斜的第二辊体侧向输送,绕过侧边第三辊体后朝架体中部输送,再绕过倾斜的第四辊体后向下输送,最终绕过第五辊体完成整个纸带输送过程中的翻面,结构简单且实用。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增设涂料机构以及干燥机构,使得纸带可以一台设备上实现涂覆可降解塑层的同时,还能持续进行表面印刷,简化了生产流程,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并且减少了生产设备所占的厂区空间;2.采用红外加热管的方式来实现对于可降解塑层的高效干燥固化,期间通过吹气嘴来提高热量在箱体内的流动,干燥效果更佳;3.通过设置牵引机构来有效延长纸带的输送路径,而且期间对于整个机体的整体长度影响不大,使得可降解塑层在印刷前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干燥;4.进一步设置翻面机构,通过翻面机构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来对输送中纸带进行翻面,实用性以及适用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涂料机构的结构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印刷机构的结构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涂料机构的结构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涂料机构的结构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4的整体结构图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4中翻面机构的主视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5中翻面机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2、放卷机构;21、放卷辊;3、收卷机构;31、收卷辊;4、涂料机构;41、传料辊;42、涂覆辊;43、支撑辊;5、印刷机构;51、墨辊;52、印版辊;53、承印辊;6、干燥机构;61、箱体;62、红外加热管;63、吹气嘴;64、开口;65、上腔;66、下腔;67、隔板;68、穿孔;69、穿槽;71、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印设备,包括机体(1)以及依次设置的放卷机构(2)、印刷机构(5)以及收卷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机构(2)与印刷机构(5)之间设置有用于涂覆可降解塑层的涂料机构(4),所述涂料机构(4)包括转动连接在机体(1)上的传料辊(41)、涂覆辊(42)以及支撑辊(43),所述传料辊(41)与涂覆辊(42)抵接,所述涂覆辊(42)和支撑辊(43)之间形成供纸带通过的间隙,所述涂料机构(4)与印刷机构(5)之间设置有干燥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印设备,包括机体(1)以及依次设置的放卷机构(2)、印刷机构(5)以及收卷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机构(2)与印刷机构(5)之间设置有用于涂覆可降解塑层的涂料机构(4),所述涂料机构(4)包括转动连接在机体(1)上的传料辊(41)、涂覆辊(42)以及支撑辊(43),所述传料辊(41)与涂覆辊(42)抵接,所述涂覆辊(42)和支撑辊(43)之间形成供纸带通过的间隙,所述涂料机构(4)与印刷机构(5)之间设置有干燥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构(6)包括箱体(61)以及红外加热管(62),所述红外加热管(62)设置在箱体(61)内且位于纸带涂覆有可降解塑层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对应干燥机构(6)处设置有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牵引辊(71)、第二牵引辊(72)以及第三牵引辊(73),所述第一牵引辊(71)在高度方向上位于第二牵引辊(72)和第三牵引辊(73)之间,所述第三牵引辊(73)位于机体(1)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设置在箱体(61)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1)内壁设置有吹气嘴(63),所述红外加热管(62)位于纸带和吹气嘴(6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43)与第一牵引辊(71)之间形成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陈海军王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