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松螺母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螺纹连接构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松螺母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螺母的防松一般是通过弹簧垫圈来实现,弹簧垫圈一般是由钢质材料制成的环形结构,并打断后弯折错位,并根据螺母的旋向形成能够阻碍螺母反向转动的棘爪结构,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螺母旋紧后,弹簧垫圈的棘爪结构会被压平,压平后的棘爪仅仅能够提供弹性压紧力,而无法实现棘爪的反向止动功能,故而防松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松螺母组件,能够具有较好的防松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防松螺母组件,包括:垫圈及螺母,垫圈上设置有若干棘爪,棘爪可弹性变形,螺母上设置有能够容纳垫圈部分装入的凹槽,且凹槽的深度大于棘爪被压平或被完全压紧时垫圈的厚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松螺母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螺母被旋紧时,由于凹槽具有足够的深度,使得棘爪不会被完全压平或压死,使其能够较好的保持棘爪的止回功能,并且能够产生一定的弹性力,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松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垫圈(100),所述垫圈(100)上设置有若干棘爪,所述棘爪可弹性变形;/n螺母(200),所述螺母(200)上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垫圈(100)部分装入的凹槽(210),且所述凹槽(210)的深度大于所述棘爪被压平或被完全压紧时所述垫圈(100)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松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垫圈(100),所述垫圈(100)上设置有若干棘爪,所述棘爪可弹性变形;
螺母(200),所述螺母(200)上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垫圈(100)部分装入的凹槽(210),且所述凹槽(210)的深度大于所述棘爪被压平或被完全压紧时所述垫圈(100)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棘爪包括上棘爪(110),所述上棘爪(110)的根部连接至所述垫圈(100)且沿所述螺母(200)的旋紧方向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松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棘爪(110)环形分布在所述垫圈(100)的内圈与外圈之间、内圈边缘、外圈边缘中的任意一个位置或多个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棘爪包括下棘爪(120),所述下棘爪(120)的根部连接至所述垫圈(100)且沿所述螺母(200)的旋松方向向下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松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棘爪(120)环形分布在所述垫圈(100)的内圈与外圈之间、内圈边缘、外圈边缘中的任意一个位置或多个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棘爪自所述垫圈(...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