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水蓄能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339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5
一种抽水蓄能发电系统,该系统是在不改变原水电站布局的情况下,由原水电站改建而成,改建成的抽水蓄能发电系统的工程及设备一部分来源于原水电站的原有工程及设备,另一部分来源于原水电站经改造或改建后的工程及设备;该系统在功能上既可利用上库的水能发电,又能利用电网的电能将下库的水抽到上库中进行储能,将原水电站的仅可发电的单功能系统改造为既可发电又可储能的双功能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独特,可有效解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选址困难的问题,大大节约了建设成本,是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上的创新,也为常规水电站的抽水蓄能电站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节能环保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水蓄能发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电、储能和清洁能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抽水蓄能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为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电力系统的调频和调峰能力,增强电力系统的柔性,充分利用和消纳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需要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发电系统。但由于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选址困难、水量因不断蒸发渗漏需要补充,且抽水蓄能电站的土建成本约占整个电站的建设成本70%左右,若能利用常规水电站的工程及设备、水能等资源来建设新型抽水蓄能电站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未见公开报导。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抽水蓄能发电系统是在不改变原有的常规水电机组布局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常规水电站机组原有的水库、大坝、厂房、进水管、转轮室、尾水管等原有工程和设备的基础上改建得到的抽水蓄能发电系统,实现原常规水电站的单向发电转变为抽水蓄能系统的抽水蓄能双向运行,既可以有效解决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利用率问题,还可以有效解决抽水蓄能发电系统建设中的上述问题,至今未见公开报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种抽水蓄能发电系统,可有效解新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选址困难和水量补充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解决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利用率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抽水蓄能发电系统,包括上库、大坝、厂房、进水管、水泵水轮机、发电电动机、主轴、转轮室、尾水管、下库、可逆式机组辅助器设备、可逆式机组调速系统、可逆式电气及控制系统、上库新坝、下库坝,该系统是在不改变原水电站布局的情况下,由原水电站改建而成,改建成的抽水蓄能发电系统的工程及设备一部分来源于原水电站的原有工程及设备,另一部分来源于原水电站经改造或改建后的工程及设备;该系统在功能上既可利用上库的水能发电,又能利用电网的电能将下库的水抽到上库中进行储能,将原水电站的仅可发电的单功能系统改造为既可发电又可储能的双功能系统;所述的上库与进水管的水流进口相连通,进水管的水流出口与水泵水轮机的水流进口相连通,水泵水轮机转轮水流出口与尾水管的水流进口相连通,尾水管的水流出口与下库相连通,构成工程和设备的水流通道,水流通过由上库、进水管、水泵水轮机、尾水管、下库形成的水流通道中既能正向流动,又能反向流动,构成机械能和水能之间的双向转化结构,水泵水轮机通过主轴与发电电动机相连接,构成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的抽水蓄能发电系统的机械旋转部分,实现机械能和电能之间的双向转化;可逆式机组辅助器设备与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相连接,构成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双向运行所需要的辅助功能系统;可逆式机组调速系统与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相连接,构成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双向运行所需要的调速和控制系统;可逆式电气及控制系统的一端与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相连接,实现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双向运行所需要的励磁、调节和控制,可逆式电气及控制系统的另一端与电网相连接,构成抽水蓄能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电能传输通道。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独特,可有效解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选址困难的问题,大大节约了建设成本,是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上的创新,也为常规水电站的抽水蓄能电站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节能环保效益显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抽水蓄能发电系统示意图;其中:1-上库,2-大坝,3-厂房,4-进水管,5-水泵水轮机,6-发电电动机,7-主轴,8-转轮室,9-尾水管,10-下库,11-可逆式机组辅助器设备,12-可逆式机组调速系统,13-可逆式电气及控制系统,14-上库新坝,15-下库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情况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结合附图给出,一种抽水蓄能发电系统,包括上库1、大坝2、厂房3、进水管4、水泵水轮机5、发电电动机6、主轴7、转轮室8、尾水管9、下库10、可逆式机组辅助器设备11、可逆式机组调速系统12、可逆式电气及控制系统13、上库新坝14、下库坝15,该系统是在不改变原水电站布局的情况下,由原水电站改建而成,改建成的抽水蓄能发电系统的工程及设备一部分来源于原水电站的原有工程及设备,另一部分来源于原水电站经改造或改建后的工程及设备;该系统在功能上既可利用上库1的水能发电,又能利用电网的电能将下库10的水抽到上库1中进行储能,实现水电站的单向发电功能转变为抽水蓄能发电的储能和发电双向功能;所述的上库1与进水管4的水流进口相连通,进水管4的水流出口与水泵水轮机5的水流进口相连通,水泵水轮机转轮5水流出口与尾水管9的水流进口相连通,尾水管9的水流出口与下库10相连通,构成工程和设备的水流通道,水流通过由上库1、进水管4、水泵水轮机5、尾水管9、下库10形成的水流通道中既能正向流动,又能反向流动,构成机械能和水能之间的双向转化结构,水泵水轮机5通过主轴7与发电电动机6相连接,构成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的抽水蓄能发电系统的机械旋转部分,实现机械能和电能之间的双向转化;可逆式机组辅助器设备11与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相连接,构成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双向运行所需要的辅助功能系统;可逆式机组调速系统12与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相连接,构成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双向运行所需要的调速和控制系统;可逆式电气及控制系统13的一端与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相连接,实现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双向运行所需要的励磁、调节和控制,可逆式电气及控制系统13的另一端与电网相连接,构成抽水蓄能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电能传输通道。为保证更好的实施效果,所述的水泵水轮机5为混流可逆式水轮机、轴流可逆式水轮机、斜流可逆式水轮机或贯流可逆式水轮机的一种。所述的大坝2、厂房3、进水管4、转轮室8、尾水管9,为抽水蓄能发电系统直接利用原水电站的工程和设备,即直接利用原设备。所述的上库1、水泵水轮机5、发电电动机6、主轴7、下库10、可逆式机组辅助器设备11、可逆式机组调速系统12、可逆式电气及控制系统13,为抽水蓄能发电系统将原水电站的相对应的工程和设备进行改造或改建后得到的工程和设备。所述的上库1是由原水电站的水库大坝2在上游加建上库新坝14构成;所述的水泵水轮机5由原发电水轮机改建而成,水泵水轮机5的轴面尺寸和原发电水轮机转轮的轴面尺寸相同,水泵水轮机5的其它部件采用原水电站的水轮机部件,水泵水轮机5的布置位置和型式与原水电站的水轮机组相同;所述的发电电动机6由原水电站的水轮发电机改建而成,发电电动机6的轴面尺寸与原水轮发电机的轴面尺寸相同,发电电动机6的布置位置和型式与原水轮发电机组的相同。所述的主轴7由原水电站的水力发电机组的主轴重新设计制造而成,主轴7的长度与原水电站的主轴长度相同,主轴7的布置位置和型式与原水轮发电机组的相同。所述的下库10是由原水电站的尾水渠在下游加建下库坝15围成。所述的可逆式机组辅助器设备11由原水电站的机组辅助器设备改造而成,可逆式机组辅助器设备11的布置位置和型式与原水电站的相同。所述的可逆式机组调速系统12由原水电站的水轮发电机调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水蓄能发电系统,包括上库(1)、大坝(2)、厂房(3)、 进水管(4)、水泵水轮机(5)、发电电动机(6)、主轴(7)、转轮室(8)、尾水管(9)、下库(10)、可逆式机组辅助设备(11)、可逆式机组调速器系统(12)、可逆式电气及控制系统(13)、上库新坝(14)、下库坝(15),其特征在于,该抽水蓄能发电系统是在不改变原水电站布局的情况下,由原水电站改建而成,该系统既可利用上库(1)的水能发电,又可利用电网的电能将下库(10)的水抽到上库(1)中进行储能,将原水电站的仅可发电的单功能系统改造为既可发电又可储能的双功能系统;/n所述的上库(1)与进水管(4)的水流进口相连通,进水管(4)的水流出口与水泵水轮机(5)的水流进口相连通,水泵水轮机转轮(5)水流出口与尾水管(9)的水流进口相连通,尾水管(9)的水流出口与下库(10)相连通,构成工程和设备的水流通道,水流通过由上库(1)、进水管(4)、水泵水轮机(5)、尾水管(9)、下库(10)组成的水流通道中既能正向流动,又能反向流动,构成机械能和水能之间的双向转化结构;水泵水轮机(5)通过主轴(7)与发电电动机(6)相连接,构成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的抽水蓄能发电系统的机械旋转部分,实现机械能和电能之间的双向转化;可逆式机组辅助设备(11)与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相连接,构成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双向运行所需要的辅助功能系统;可逆式机组调速器系统(12)与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相连接,构成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双向运行所需要的调速和控制系统;可逆式电气及控制系统(13)的一端与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相连接,实现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双向运行所需要的励磁、调节和控制,可逆式电气及控制系统(13)的另一端与电网相连接,构成抽水蓄能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电能传输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水蓄能发电系统,包括上库(1)、大坝(2)、厂房(3)、进水管(4)、水泵水轮机(5)、发电电动机(6)、主轴(7)、转轮室(8)、尾水管(9)、下库(10)、可逆式机组辅助设备(11)、可逆式机组调速器系统(12)、可逆式电气及控制系统(13)、上库新坝(14)、下库坝(15),其特征在于,该抽水蓄能发电系统是在不改变原水电站布局的情况下,由原水电站改建而成,该系统既可利用上库(1)的水能发电,又可利用电网的电能将下库(10)的水抽到上库(1)中进行储能,将原水电站的仅可发电的单功能系统改造为既可发电又可储能的双功能系统;
所述的上库(1)与进水管(4)的水流进口相连通,进水管(4)的水流出口与水泵水轮机(5)的水流进口相连通,水泵水轮机转轮(5)水流出口与尾水管(9)的水流进口相连通,尾水管(9)的水流出口与下库(10)相连通,构成工程和设备的水流通道,水流通过由上库(1)、进水管(4)、水泵水轮机(5)、尾水管(9)、下库(10)组成的水流通道中既能正向流动,又能反向流动,构成机械能和水能之间的双向转化结构;水泵水轮机(5)通过主轴(7)与发电电动机(6)相连接,构成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的抽水蓄能发电系统的机械旋转部分,实现机械能和电能之间的双向转化;可逆式机组辅助设备(11)与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相连接,构成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双向运行所需要的辅助功能系统;可逆式机组调速器系统(12)与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相连接,构成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双向运行所需要的调速和控制系统;可逆式电气及控制系统(13)的一端与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相连接,实现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双向运行所需要的励磁、调节和控制,可逆式电气及控制系统(13)的另一端与电网相连接,构成抽水蓄能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电能传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蓄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泵水轮机(5)为混流可逆式水轮机、轴流可逆式水轮机、斜流可逆式水轮机或贯流可逆式水轮机的一种。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频李乾龙刘安然王辉张自超陈德新李士辉李济源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