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政清专利>正文

车门碰撞减震垫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33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4
车门碰撞减震垫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置的缓冲层、基板层,所述的缓冲层呈上侧面积小、下侧面积大的圆台形,且圆台上侧面与周向侧面为圆弧过渡。将本垫片基板层的下侧面固定限位柱的端面上,当限位柱与车体撞击时,缓冲层与车体先接触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避免长期使用因为撞击导致车身漆面收到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碰撞减震垫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门碰撞减震垫片。
技术介绍
汽车车门、尾门、机盖等开合的位置上一般设有限位柱,例如车门的限位柱就设置于车门内侧上,车门关闭时,位于车门内侧的限位柱与车门内框撞击,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使得锁舌与锁槽精准匹配,但是现有的限位柱都是由硬质材料制成的,由于每次开关门限位柱都会撞击车门内框,经过长期使用会使得车门内框产生磨损以及难以修复的凹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车门碰撞减震垫片,通过将其安装在限位柱上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避免长期使用因为撞击导致车身漆面收到损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车门碰撞减震垫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置的缓冲层、基板层,所述的缓冲层呈上侧面积小、下侧面积大的圆台形,且圆台上侧面与周向侧面为圆弧过渡。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门碰撞减震垫片均简称为本垫片。本垫片的使用方法和优点:将本垫片在限位柱对应撞击车身的位置上定位,然后将基板层的下侧面固定在车身的对应位置上,当限位柱与车体撞击时,限位柱端面先与缓冲层接触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避免长期使用因为撞击导致车身漆面收到损伤。为达到本垫片更好的使用效果,其优选方案如下: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层下侧面上附着有不干胶层,不干胶层的表面设有一次性底纸。使用时撕下底纸即可通过不干胶层将本垫片贴设于车身上,使用方便。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层下侧面上设有磁铁片。通过磁铁片将本垫片吸附于车身上,方便安装与拆卸,而且可以重复使用。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层为pu胶材料。pu胶、硅胶材料减震吸能效果好,避免车体受损。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基板层为刚性板材。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基板层为柔性材料。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层为环氧树脂AB滴胶。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基板层与缓冲层之间夹设有信息层。信息层可以传递信息,比如印制商标、标注轻关车门、或者印制汽车对应的品牌logo等,由于环氧树脂AB滴胶是固化后是透明的,既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又不影响信息层的信息显示。附图说明图1是本垫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垫片实施例二、三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垫片实施例四、五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垫片实施例六、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垫片实施例八、九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垫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6,车门碰撞减震垫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置的缓冲层2、基板层1,所述的缓冲层2呈上侧面积小、下侧面积大的圆台形,且圆台上侧面与周向侧面为圆弧过渡,所述的缓冲层2为pu胶,基板层1为刚性的金属板材。本垫片的使用方法和优点:将本垫片在限位柱对应撞击车身的位置上定位,即图6中A所指位置,然后将基板层1的下侧面固定在车身的对应位置上,当限位柱6与车体撞击时,限位柱6端面先与缓冲层2接触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避免长期使用因为撞击导致车身漆面收到损伤。实施例二:参见图2、图6,车门碰撞减震垫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置的缓冲层2、基板层1,所述的缓冲层2呈上侧面积小、下侧面积大的圆台形,且圆台上侧面与周向侧面为圆弧过渡,所述的缓冲层2下侧面上附着有不干胶层3,不干胶层3的表面设有一次性底纸31,所述的缓冲层2为环氧树脂AB滴胶,基板层1为刚性的金属板材。使用时撕下底纸31即可通过不干胶层3将本垫片贴设于车身上,使用方便。实施例三:参见图2、图6,车门碰撞减震垫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置的缓冲层2、基板层1,所述的缓冲层2呈上侧面积小、下侧面积大的圆台形,且圆台上侧面与周向侧面为圆弧过渡,所述的缓冲层2下侧面上附着有不干胶层3,不干胶层3的表面设有一次性底纸31,所述的缓冲层2为环氧树脂AB滴胶,基板层1为柔性的锡纸材料。实施例四:参见图3、图6,车门碰撞减震垫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置的缓冲层2、基板层1,所述的缓冲层2呈上侧面积小、下侧面积大的圆台形,且圆台上侧面与周向侧面为圆弧过渡,所述的缓冲层2下侧面上设有磁铁片4,所述的缓冲层2为pu胶,基板层1为柔性的锡纸材料。通过磁铁片4将本垫片吸附于车身上,方便安装与拆卸,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实施例五:参见图3、图6,车门碰撞减震垫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置的缓冲层2、基板层1,所述的缓冲层2呈上侧面积小、下侧面积大的圆台形,且圆台上侧面与周向侧面为圆弧过渡,所述的缓冲层2下侧面上设有磁铁片4,所述的缓冲层2为环氧树脂AB滴胶,基板层1为刚性的金属板材。实施例六:参见图4、图6,车门碰撞减震垫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置的缓冲层2、基板层1,所述的缓冲层2呈上侧面积小、下侧面积大的圆台形,且圆台上侧面与周向侧面为圆弧过渡,所述的基板层1与缓冲层2之间夹设有信息层5,所述的缓冲层2为环氧树脂AB滴胶。所述的缓冲层2下侧面上附着有不干胶层3,不干胶层3的表面设有一次性底纸31,基板层1为刚性的金属板材。信息层5可以传递信息,比如印制商标、标注轻关车门、或者印制汽车对应的品牌logo等,由于环氧树脂AB滴胶是固化后是透明的,既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又不影响信息层5的信息显示。实施例七:参见图4、图6,车门碰撞减震垫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置的缓冲层2、基板层1,所述的缓冲层2呈上侧面积小、下侧面积大的圆台形,且圆台上侧面与周向侧面为圆弧过渡,所述的基板层1与缓冲层2之间夹设有信息层5,所述的缓冲层2为环氧树脂AB滴胶。所述的缓冲层2下侧面上附着有不干胶层3,不干胶层3的表面设有一次性底纸31,基板层1为柔性的锡纸材料。实施例八:参见图5、图6,车门碰撞减震垫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置的缓冲层2、基板层1,所述的缓冲层2呈上侧面积小、下侧面积大的圆台形,且圆台上侧面与周向侧面为圆弧过渡,所述的基板层1与缓冲层2之间夹设有信息层5,所述的缓冲层2为环氧树脂AB滴胶。所述的缓冲层2下侧面上设有磁铁片4,基板层1为柔性的锡纸材料。实施例九:参见图5、图6,车门碰撞减震垫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置的缓冲层2、基板层1,所述的缓冲层2呈上侧面积小、下侧面积大的圆台形,且圆台上侧面与周向侧面为圆弧过渡,所述的基板层1与缓冲层2之间夹设有信息层5,所述的缓冲层2为环氧树脂AB滴胶。所述的缓冲层2下侧面上设有磁铁片4,基板层1为刚性的金属板材。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六-实施例九中,信息层可以为实体的信息贴纸,也可以只是由涂料形成的一个涂料层,或者可以是涂料层中镂空一个图案,然后锡纸材料的基板层或者具有反光特性的其它材料的基板层,可以将透过的光反射出去,从而让人眼可以透过环氧树脂AB滴胶材料的缓冲层看到信息层的图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门碰撞减震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置的缓冲层、基板层,所述的缓冲层呈上侧面积小、下侧面积大的圆台形,且圆台上侧面与周向侧面为圆弧过渡。/n

【技术特征摘要】
1.车门碰撞减震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置的缓冲层、基板层,所述的缓冲层呈上侧面积小、下侧面积大的圆台形,且圆台上侧面与周向侧面为圆弧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碰撞减震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层下侧面上附着有不干胶层,不干胶层的表面设有一次性底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碰撞减震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层下侧面上设有磁铁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碰撞减震垫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政清
申请(专利权)人:刘政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