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壳树脂加工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331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贝壳树脂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搅拌料出口和活动连接块,所述底座的下端四角安置有万向轮,且底座上端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固定脚、安置座和支撑主杆,所述固定脚的上端衔接有搅拌仓,且搅拌仓的上端固定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上端中心位置安置有伺服电机。该贝壳树脂加工用上料装置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与输送管呈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连接轴与输送管,可以保证输送管通过连接轴固定的牢固性与稳定性,通过连接轴使得输送管与安置座之间构成活动结构,配合设置有的支撑副杆与支撑主杆,使得输送管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节出料口高度,以达到最佳的实际使用效果,通过设置有的固定旋钮对调节后的支撑副杆加以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贝壳树脂加工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贝壳树脂加工
,具体为一种贝壳树脂加工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上的定义,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称为树脂,在贝壳树脂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上料装置。市场上的贝壳树脂加工上料装置在整体的结构上不够稳定,容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情况,同时没有设置搅拌的结构,对于原料输送的效果较差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这样一种贝壳树脂加工用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贝壳树脂加工用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贝壳树脂加工上料装置在整体的结构上不够稳定,容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情况,同时没有设置搅拌的结构,对于原料输送的效果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贝壳树脂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搅拌料出口和活动连接块,所述底座的下端四角安置有万向轮,且底座上端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固定脚、安置座和支撑主杆,所述固定脚的上端衔接有搅拌仓,且搅拌仓的上端固定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上端中心位置安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下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有搅拌叶,所述搅拌料出口开设于搅拌仓下端,且搅拌料出口的下端连接有调节阀,所述安置座的内侧穿设有紧固栓,且安置座的上端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中心位置固定有输送管,且输送管的上端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输送管的下端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管的内部设置有绞龙,且绞龙的一端固定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外侧连接有皮带,且皮带的另一端衔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一侧连接有电机,所述活动连接块设置于输送管下端中部,且活动连接块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副杆,所述支撑副杆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支撑主杆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旋钮。优选的,所述固定脚沿搅拌仓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搅拌仓通过固定脚与底座之间构成框架结构。优选的,所述转轴与伺服电机呈垂直状分布,且转轴与搅拌叶呈固定连接,并且搅拌叶通过转轴与伺服电机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优选的,所述紧固栓贯穿于安置座内部,且安置座通过紧固栓与底座之间构成活动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与输送管呈固定连接,且输送管通过连接轴与安置座之间构成活动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副杆外部直径尺寸与支撑主杆内部直径尺寸相吻合,且固定旋钮贯穿于支撑主杆内侧,并且支撑副杆通过固定旋钮与支撑主杆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贝壳树脂加工用上料装置设置有固定脚,固定脚沿搅拌仓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对称分布的固定脚,可以均匀承受来自搅拌仓的压力,不会出现在实际搅拌过程中搅拌仓倾斜晃动影响实际使用效果的情况,框架的结构在保证美观的同时大大提升该上料装置的使用稳定性,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转轴使得搅拌叶对加入搅拌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有效提升该上料装置的实际使用效果;紧固栓贯穿于安置座内部,通过紧固栓固定在底座上端的安置座,可以保证两者之间固定的牢固性与稳定性,避免出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松动影响输送管输送稳定性的情况,通过便于对安置座安装拆卸,便于对该上料装置进行拆解运输;连接轴与输送管呈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连接轴与输送管,可以保证输送管通过连接轴固定的牢固性与稳定性,通过连接轴使得输送管与安置座之间构成活动结构,配合设置有的支撑副杆与支撑主杆,使得输送管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节出料口高度,以达到最佳的实际使用效果,通过设置有的固定旋钮对调节后的支撑副杆加以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输送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万向轮;3、固定脚;4、搅拌仓;5、盖体;6、伺服电机;7、转轴;8、搅拌叶;9、搅拌料出口;10、调节阀;11、安置座;12、紧固栓;13、输送管;14、连接轴;15、进料口;16、出料口;17、绞龙;18、从动轮;19、皮带;20、主动轮;21、电机;22、活动连接块;23、支撑副杆;24、固定孔;25、支撑主杆;26、固定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贝壳树脂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万向轮2、固定脚3、搅拌仓4、盖体5、伺服电机6、转轴7、搅拌叶8、搅拌料出口9、调节阀10、安置座11、紧固栓12、输送管13、连接轴14、进料口15、出料口16、绞龙17、从动轮18、皮带19、主动轮20、电机21、活动连接块22、支撑副杆23、固定孔24、支撑主杆25和固定旋钮26,底座1的下端四角安置有万向轮2,且底座1上端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固定脚3、安置座11和支撑主杆25,固定脚3的上端衔接有搅拌仓4,且搅拌仓4的上端固定有盖体5,盖体5的上端中心位置安置有伺服电机6,且伺服电机6的下端连接有转轴7,转轴7的外侧固定有搅拌叶8,转轴7与伺服电机6呈垂直状分布,且转轴7与搅拌叶8呈固定连接,并且搅拌叶8通过转轴7与伺服电机6之间构成旋转结构,固定脚3沿搅拌仓4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搅拌仓4通过固定脚3与底座1之间构成框架结构,对称分布的固定脚3,可以均匀承受来自搅拌仓4的压力,不会出现在实际搅拌过程中搅拌仓4倾斜晃动影响实际使用效果的情况,框架的结构在保证美观的同时大大提升该上料装置的使用稳定性,通过伺服电机6带动转轴7使得搅拌叶8对加入搅拌仓4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有效提升该上料装置的实际使用效果;搅拌料出口9开设于搅拌仓4下端,且搅拌料出口9的下端连接有调节阀10,安置座11的内侧穿设有紧固栓12,且安置座11的上端连接有连接轴14,紧固栓12贯穿于安置座11内部,且安置座11通过紧固栓12与底座1之间构成活动结构,通过紧固栓12固定在底座1上端的安置座11,可以保证两者之间固定的牢固性与稳定性,避免出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松动影响输送管13输送稳定性的情况,通过便于对安置座11安装拆卸,便于对该上料装置进行拆解运输;连接轴14的中心位置固定有输送管13,且输送管13的上端一侧开设有进料口15,输送管13的下端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口16,输送管13的内部设置有绞龙17,且绞龙17的一端固定有从动轮18,从动轮18的外侧连接有皮带19,且皮带19的另一端衔接有主动轮20,主动轮20的一侧连接有电机21,活动连接块22设置于输送管13下端中部,且活动连接块22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副杆23,支撑副杆23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孔24,支撑主杆25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旋钮26,支撑副杆23外部直径尺寸与支撑主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贝壳树脂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搅拌料出口(9)和活动连接块(2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四角安置有万向轮(2),且底座(1)上端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固定脚(3)、安置座(11)和支撑主杆(25),所述固定脚(3)的上端衔接有搅拌仓(4),且搅拌仓(4)的上端固定有盖体(5),所述盖体(5)的上端中心位置安置有伺服电机(6),且伺服电机(6)的下端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外侧固定有搅拌叶(8),所述搅拌料出口(9)开设于搅拌仓(4)下端,且搅拌料出口(9)的下端连接有调节阀(10),所述安置座(11)的内侧穿设有紧固栓(12),且安置座(11)的上端连接有连接轴(14),所述连接轴(14)的中心位置固定有输送管(13),且输送管(13)的上端一侧开设有进料口(15),所述输送管(13)的下端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口(16),所述输送管(13)的内部设置有绞龙(17),且绞龙(17)的一端固定有从动轮(18),所述从动轮(18)的外侧连接有皮带(19),且皮带(19)的另一端衔接有主动轮(20),所述主动轮(20)的一侧连接有电机(21),所述活动连接块(22)设置于输送管(13)下端中部,且活动连接块(22)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副杆(23),所述支撑副杆(23)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孔(24),所述支撑主杆(25)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旋钮(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贝壳树脂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搅拌料出口(9)和活动连接块(2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四角安置有万向轮(2),且底座(1)上端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固定脚(3)、安置座(11)和支撑主杆(25),所述固定脚(3)的上端衔接有搅拌仓(4),且搅拌仓(4)的上端固定有盖体(5),所述盖体(5)的上端中心位置安置有伺服电机(6),且伺服电机(6)的下端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外侧固定有搅拌叶(8),所述搅拌料出口(9)开设于搅拌仓(4)下端,且搅拌料出口(9)的下端连接有调节阀(10),所述安置座(11)的内侧穿设有紧固栓(12),且安置座(11)的上端连接有连接轴(14),所述连接轴(14)的中心位置固定有输送管(13),且输送管(13)的上端一侧开设有进料口(15),所述输送管(13)的下端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口(16),所述输送管(13)的内部设置有绞龙(17),且绞龙(17)的一端固定有从动轮(18),所述从动轮(18)的外侧连接有皮带(19),且皮带(19)的另一端衔接有主动轮(20),所述主动轮(20)的一侧连接有电机(21),所述活动连接块(22)设置于输送管(13)下端中部,且活动连接块(22)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副杆(23),所述支撑副杆(23)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孔(24),所述支撑主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旭蒋飞鹏张爱忠曹昶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美贝类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