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29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包括:墙体框架,为钢框架结构;保温板,内接于墙体框架;若干根斜插丝,插设于保温板,两端位于保温板外侧;两片网片,朝向保温板一面与斜插丝伸出保温板外侧端连接;两片网片与若干根斜插丝配合形成支撑网架;两层结构防护层,保温板的两面分别设置有一层结构防护层。所述保温自承重墙体将钢结构的墙体框架与保温板结合,保温板在工厂预制完成,节约现场施工时间,不但钢结构的墙体框架占用空间小,承重性能突出,而且中间填充的保温板确保了整个建筑的保温隔热功能,并且钢结构和保温板均可预制,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要求,缩短了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预制装配式模块建筑
,具体地,涉及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
技术介绍
预制装配式模块建筑是一种组装化技术,建筑的墙体可以在工厂完成预制并在工地组装,但现有的装配式模块建筑一般采用预制混凝土墙板技术,混凝土墙板主要负责承重,保温效果差,并且在施工现场仍要进行部分混凝土浇筑养护,而建筑有保温要求还需要额外做保温结构,施工要求比较复杂,施工周期也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所述保温自承重墙体将钢结构的墙体框架与保温板结合,由钢结构的墙体框架作为承重结构,墙体内部设置保温板,保温板表面铺设结构防护层,保温板在工厂预制完成,节约现场施工时间,不但钢结构的墙体框架占用空间小,承重性能突出,而且中间填充的保温板确保了整个建筑的保温隔热功能,并且钢结构和保温板均可预制,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要求,缩短了施工周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所述自承重墙体包括:墙体框架,为钢框架结构;保温板,内接于所述墙体框架的内壁,保温板设置于墙体框架厚度方向中部;若干根斜插丝,所述斜插丝插设于保温板,斜插丝两端位于保温板外侧,若干根斜插丝沿保温板高度方向由上至下间隔排布,若干根斜插丝配合形成对保温板的支撑、加固;两片网片,平行间隔排布于保温板两面外侧,网片朝向保温板一面与斜插丝伸出保温板外侧端连接;两片网片与若干根所述斜插丝配合形成一支撑网架;两层结构防护层,所述保温板的两面分别设置有一层结构防护层;伸出至保温板外侧的斜插丝以及与斜插丝连接的网片位于结构防护层内。进一步地,所述网片为钢丝网片,网片与斜插丝配合形成的支撑网架为3D钢丝网架;相邻两所述斜插丝配合形成横置的V型结构或横置的梯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墙体框架包括竖直间隔设置的若干根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的上端面水平设置有一上钢梁,所述承重柱的底面水平设置有一下钢梁;所述承重柱、上钢梁以及下钢梁配合形成所述墙体框架。进一步地,所述下钢梁上设置有若干L型钢,若干所述L型钢沿下钢梁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L型钢截面形状为L型,L型钢形成对保温板在墙体框架内的固定。进一步地,每根所述承重柱的上端面设置有一上承重块;每根所述承重柱的下端面设置有一下承重块。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板为轻质保温板,轻质保温板内设夹芯材料,所述夹芯材料包括但不限于EPS、XPS和岩棉。进一步地,对应每层结构防护层的墙体框架内部内接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若干所述支撑柱沿墙体框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进一步地,对所述结构防护层内接有斜撑杆。进一步地,所述结构防护层为砂浆层、细石混凝土层或砂浆与细石混凝土混合层。进一步地,所述自承重墙体包括内墙墙体和外墙墙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模块化建筑钢结构预制保温自承重墙体,将钢结构的墙体框架与新型的轻质保温板结合,由钢结构的墙体框架作为承重结构,墙体框架内部设置轻质保温板,轻质保温板表面铺设结构防护层,保温板与结构防护层组成的层结构内设置由斜插丝与网片组成的支撑网架,若干斜插丝插设于保温板可保证保温板的整体强度和刚度,钢丝网片保证结构防护层不容易墙面脱落,不会出现开裂和渗水等情况,墙体的平整度也得到保证,可以在结构防护层上进行装饰层施工;保温板内斜插丝的穿插,确保保温板具有良好的保温功能同时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且保温板在工厂预制完成,节约现场施工时间,此方案不但钢结构的墙体框架占用空间小,承重性能突出,而且中间填充的轻质保温板确保了整个建筑的保温隔热功能,并且钢结构和轻质保温板均可预制,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要求,缩短了施工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作为外墙墙体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面图;图3为图2的节点图;图4为图1的B-B向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作为内墙墙体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C-C向剖面图;图7为图5的D-D向剖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作为外墙墙体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作为外墙墙体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参照图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所述自承重墙体包括:墙体框架1,为钢框架结构;保温板2,内接于所述墙体框架1的内壁,保温板2设置于墙体框架1厚度方向中部;若干根斜插丝3,所述斜插丝3插设于保温板2,斜插丝3两端位于保温板2外侧,若干根斜插丝3沿保温板2高度方向由上至下间隔排布,若干根斜插丝3配合形成对保温板2的支撑、加固;两片网片4,平行间隔排布于保温板2两面外侧,网片4朝向保温板2一面与斜插丝3伸出保温板2外侧端连接;两片网片4与若干根所述斜插丝3配合形成一支撑网架100;两层结构防护层5,所述保温板2的两面分别设置有一层结构防护层5;伸出至保温板2外侧的斜插丝3以及与斜插丝3连接的网片4位于结构防护层5内。进一步地,所述网片4为钢丝网片,网片4与斜插丝3配合形成的支撑网架100为3D钢丝网架;在本实施例1中,相邻两所述斜插丝3配合形成横置的梯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墙体框架1包括竖直间隔设置的若干根承重柱11,所述承重柱11的上端面水平设置有一上钢梁12,所述承重柱11的底面水平设置有一下钢梁13;所述承重柱11、上钢梁12以及下钢梁13配合形成所述墙体框架1。其中,上钢梁12和下钢梁13可以采用方管,也可以采用槽钢、工字钢等型钢。进一步地,所述下钢梁13上设置有若干L型钢14,若干所述L型钢14沿下钢梁13长度方向间隔排布;L型钢14形成对保温板2在墙体框架1内的固定。进一步地,每根所述承重柱11的上端面设置有一上承重块15;每根所述承重柱11的下端面设置有一下承重块16。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板2为轻质保温板,轻质保温板内设夹芯材料(未图示),所述夹芯材料包括但不限于EPS、XPS和岩棉。进一步地,对应每层结构防护层5的墙体框架1内部内接有若干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竖直设置,若干所述支撑柱6沿墙体框架1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进一步地,对所述结构防护层5内接有斜撑杆51。其中,对于短墙墙体,可以不设置斜撑杆51。进一步地,所述结构防护层5为砂浆层、细石混凝土层或砂浆与细石混凝土混合层。进一步地,所述自承重墙体包括内墙墙体和外墙墙体。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承重墙体包括:/n墙体框架,为钢框架结构;/n保温板,内接于所述墙体框架的内壁,保温板设置于墙体框架厚度方向中部;/n若干根斜插丝,所述斜插丝插设于保温板,斜插丝两端位于保温板外侧,若干根斜插丝沿保温板高度方向由上至下间隔排布,若干根斜插丝配合形成对保温板的支撑、加固;/n两片网片,平行间隔排布于保温板两面外侧,网片朝向保温板一面与斜插丝伸出保温板外侧端连接;/n两片网片与若干根所述斜插丝配合形成一支撑网架;/n两层结构防护层,所述保温板的两面分别设置有一层结构防护层;/n伸出至保温板外侧的斜插丝以及与斜插丝连接的网片位于结构防护层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承重墙体包括:
墙体框架,为钢框架结构;
保温板,内接于所述墙体框架的内壁,保温板设置于墙体框架厚度方向中部;
若干根斜插丝,所述斜插丝插设于保温板,斜插丝两端位于保温板外侧,若干根斜插丝沿保温板高度方向由上至下间隔排布,若干根斜插丝配合形成对保温板的支撑、加固;
两片网片,平行间隔排布于保温板两面外侧,网片朝向保温板一面与斜插丝伸出保温板外侧端连接;
两片网片与若干根所述斜插丝配合形成一支撑网架;
两层结构防护层,所述保温板的两面分别设置有一层结构防护层;
伸出至保温板外侧的斜插丝以及与斜插丝连接的网片位于结构防护层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片为钢丝网片,网片与斜插丝配合形成的支撑网架为3D钢丝网架;
相邻两所述斜插丝配合形成横置的V型结构或横置的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框架包括竖直间隔设置的若干根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的上端面水平设置有一上钢梁,所述承重柱的底面水平设置有一下钢梁;
所述承重柱、上钢梁以及下钢梁配合形成所述墙体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元刘晨李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聚绿色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