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定位的砂夹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3292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砂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定位的砂夹持系统,其包括切割机,所述切割机包括顶座以及底座,所述顶座与底座之间固定有固定臂,所述顶座内安装有上轮,所述底座内安装有下轮,所述上轮以及下轮之间套装有锯条,所述锯条呈封闭的圆环状,所述上轮与下轮之间设置有工作台,所述锯条贯穿于工作台,所述上轮的周沿和/或下轮的周沿设置有用于防止锯条脱出的限位边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锯条在上轮中不易偏移,具有调整切割机的锯条定位的效果,使得带有切割机的砂加工的过程中切割的准确度得以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定位的砂夹持系统
本技术涉及砂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定位的砂夹持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模具行业飞速发展,砂以其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逐渐成为模具制作的首选材料:砂模具具有优良的导热以及导电性能;耐化学耐腐蚀并且与多数金属不易反应;高温下(在多数铜基胎体烧结温度800℃以上)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具有良好的润滑和抗磨性;易于加工,机械加工性能好,可以制作成形状复杂、精度高的模具。在对砂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切割机对砂进行分割。现有公告号为CN205870753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切割机的上轮,上轮通过固定板固定,上带轮与下带轮之间套有锯条,锯条呈封闭的圆环状,上轮的周沿两侧无限位边沿,并且上轮的宽度略大于锯条的宽度。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上轮的周沿两侧较窄、较平,无限位边沿,因此锯条在运转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偏离上轮的现象,导致锯条的位置间产生偏移,对砂等锯料的切割产生偏差,降低了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定位的砂夹持系统,锯条在上轮中不易偏移,具有调整切割机的锯条定位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定位的砂夹持系统,包括切割机,所述切割机包括顶座以及底座,所述顶座与底座之间固定有固定臂,所述顶座内安装有上轮,所述底座内安装有下轮,所述上轮以及下轮之间套装有锯条,所述锯条呈封闭的圆环状,所述上轮与下轮之间设置有工作台,所述锯条贯穿于工作台,所述上轮的周沿和/或下轮的周沿设置有用于防止锯条脱出的限位边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上轮或下轮之间设置有限位边沿,上轮以及下轮之间套设的锯条在转动时,限位边沿能起到限制锯条不易从上轮或下轮松脱的作用,因此锯条不易偏移,对锯料的切割准确,因此能起到提高加工精度的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边沿倾斜设置且呈喇叭状,所述锯条位于喇叭状的小口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限位边沿在锯条的两侧呈喇叭状倾斜,当锯条发生偏移时,在限位边沿的引导下,锯条容易重新滑向上轮或向下轮的周沿,因此锯条在转动的过程发生偏移时能在限位边沿的引导下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座在上轮水平方向的周沿下方设置有导向臂,所述导向臂中设置有便于限定锯条位置的通槽,所述锯条位于通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臂具有导向的作用,由于通槽较窄,锯条在导向臂的通槽中不易发生扭转或偏移,并且当锯条发生扭转或偏移时,在通槽的限制下,经过导向臂的锯条能重新恢复正常的形态,不易继续扭转。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座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滑动设置有能沿着容纳槽升降的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设置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的一端与升降槽相对的两内侧壁铰接,所述上轮的圆心位置贯穿有中心轴;所述铰接板与中心轴卡接,所述顶座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中心轴偏移位置的轮轴调节旋钮,所述轮轴调节旋钮的一端与铰接板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相升降槽的上部在容纳槽中限定位置,因此升降槽能在容纳槽中上下滑动而不易脱离容纳槽;铰接板的一端与升降槽的内壁铰接,并且上轮安装在铰接板上,因此当旋转轮轴调节旋钮使得轮轴调节旋钮的末端对铰接板施加一个远离顶座侧壁的推力,使得铰接板远离铰接的一端远离顶座设置与升降槽的内侧壁时,上轮随之远离顶座设置有升降槽的内侧壁,这样当上轮与下轮中心的位置发生偏移时,通过调节轮轴旋转钮能实现上轮与下轮的中心的位置调节,使得锯条的位置不易发生偏移。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槽位于容纳槽内的两侧壁贯穿有横杆;所述横杆卡接在容纳槽内;所述顶座的侧面安装有偏心轴,所述偏心轴位于铰接板的上方;所述偏心轴包括轴心杆、周沿离轴心杆较近的短径部、周沿离轴心杆较远的长径部以及把手;所述短径部以及长径部固定于轴心杆、且位于轴心杆的相对两侧,所述轴心杆贯穿于顶座的一侧面,所述把手的一端固定于位于顶座外侧的轴心杆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升降槽与顶座的容纳槽活动连接,并且横杆的两端卡接在容纳槽中,在重力作用下,横杆与偏心轴相抵接;当转动顶座外侧的把手使得偏心轴的长径部与横杆抵接时,升降槽的方高度位置上升,由于铰接板的一端与升降槽刚性连接,并且上轮上与铰接板之间为刚性连接,因此升降槽上升,上轮也随之上升;上轮上升能使得上轮与下轮之间的间距增大,因此锯条能张紧,锯条在转动的过程中不易因为松弛而发生位置的偏移;当偏心轴的短径部与横杆相抵紧时,升降槽的高度位置下降,上轮的高度也随之下降,便于更换锯条。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座在升降槽的下侧设置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中穿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长度方向螺纹连接有张紧调节杆;所述升降槽远离偏心轴的一端设置有活动孔,所述张紧调节杆贯穿于活动孔;所述张紧调节杆在升降槽内的一端固定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与升降槽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槽在铰接板的下方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背离铰接板的一侧以及承托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转张紧调节杆使得张紧调节杆的长度方向在升降槽的内部缩短后,由于张紧调节杆的一端与螺纹座螺纹连接,当调节张紧螺纹在升降槽内的长度增长时,由于承托板与张紧调节杆的一端相固定,承托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减少,弹性件被压缩,因此弹性件有伸长恢复为原来长度的趋势,从而推动固定板上升,使得升降槽上升,由于上轮安装在升降槽中,因此实现了上轮的上升,上轮与下轮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使得锯条之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圆形弹簧,所述张紧调节杆位于升降槽的一端开设有套接孔,所述固定板远离铰接板的一侧固定有套杆,所述套杆贯穿于圆形弹簧且伸入套接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杆穿过圆形弹簧并伸入套接孔中,圆形弹簧的形变空间大,套杆能起到限定圆形弹簧位置的作用,使得圆形弹簧不易在水平方向变形。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张紧调节杆远离套接孔的一端固定有手拧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部的设置便于张紧调节杆的旋转,起到省力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上轮、下轮的周沿设置有限位边沿,因此锯条不易从上轮或下轮脱离,对锯料的切割准确,能提高加工的准确度;顶座内部设置有偏心轴,旋转偏心轴能快速调节上轮与下轮之间的距离,便于张紧锯条或便于使得锯条易于快速拆卸;顶座的一侧设置有轮轴调节旋钮,能调节上轮与下轮之间的位置,实现上轮与下轮之间位置偏移的校正。顶座内还设置有张紧调节装置,能利用弹性件调节升降槽的高度,实现上轮与下轮之间间距的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于定位的砂夹持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升降槽背离上轮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定位的砂夹持系统,包括切割机(1),所述切割机(1)包括顶座(11)以及底座(12),所述顶座(11)与底座(12)之间固定有固定臂(13),所述顶座(11)内安装有上轮(21),所述底座(12)内安装有下轮(22),所述上轮(21)以及下轮(22)之间套装有锯条(15),所述锯条(15)呈封闭的圆环状,所述上轮(21)与下轮(22)之间设置有工作台(23),所述锯条(15)贯穿于工作台(2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轮(21)的周沿和/或下轮(22)的周沿设置有用于防止锯条(15)脱出的限位边沿(2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定位的砂夹持系统,包括切割机(1),所述切割机(1)包括顶座(11)以及底座(12),所述顶座(11)与底座(12)之间固定有固定臂(13),所述顶座(11)内安装有上轮(21),所述底座(12)内安装有下轮(22),所述上轮(21)以及下轮(22)之间套装有锯条(15),所述锯条(15)呈封闭的圆环状,所述上轮(21)与下轮(22)之间设置有工作台(23),所述锯条(15)贯穿于工作台(2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轮(21)的周沿和/或下轮(22)的周沿设置有用于防止锯条(15)脱出的限位边沿(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的砂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边沿(211)倾斜设置且呈喇叭状,所述锯条(15)位于喇叭状的小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的砂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11)在上轮(21)水平方向的周沿下方设置有导向臂(14),所述导向臂(14)中设置有便于限定锯条(15)位置的通槽(141),所述锯条(15)位于通槽(14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的砂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1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112),所述容纳槽(112)内滑动设置有能沿着容纳槽(112)升降的升降槽(3),所述升降槽(3)内设置有铰接板(32),所述铰接板(32)的一端与升降槽(3)相对的两内侧壁铰接,所述上轮(21)的圆心位置贯穿有中心轴(212);所述铰接板(32)与中心轴(212)卡接,所述顶座(1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中心轴(212)偏移位置的轮轴调节旋钮(4),所述轮轴调节旋钮(4)的一端与铰接板(32)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的砂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英光王子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研磨料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