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PC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328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4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PC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两块相互垂直的墙板,且两块墙板的一端对接,所述墙板对接后的阴角处设置有内固定件,墙板对接后的阳角处设置有外固定件;内固定件包括两块相互垂直且呈L形的内连接条,内连接条与墙板内表面固定连接;外固定件包括相互垂直且呈L形的外连接条,外连接条与墙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外连接条与两块墙板正对的端部之间形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空腔,墙板内预埋有多个加强柱,且加强柱的端部伸入浇筑空腔内。本申请具有提高墙板连接处的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PC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PC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然后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构件能够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并且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优点。目前,在装配式建筑中,墙板与墙板之间的连接多为相互之间的插接配合,这种装配方式往往需要提前在墙板上开出对应的槽孔结构以及卡柱结构,现场装配过程中需要利用卡柱结构和槽孔结构的对接配合实现墙板的装配。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墙板装配过程中,在墙板上开设槽孔再进行卡接,使得插接配合处强度较低,存在有墙板连接处强度交底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墙板连接处的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PC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PC建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PC建筑结构,包括两块相互垂直的墙板,且两块墙板的一端对接,所述墙板对接后的阴角处设置有内固定件,墙板对接后的阳角处设置有外固定件;内固定件包括两块相互垂直且呈L形的内连接条,内连接条与墙板内表面固定连接;外固定件包括相互垂直且呈L形的外连接条,外连接条与墙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外连接条与两块墙板正对的端部之间形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空腔,墙板内预埋有多个加强柱,且加强柱的端部伸入浇筑空腔内。<br>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板在施工时,内固定件能够对两块墙板进行初步固定,外固定件使得两块墙板进一步形成了可靠的固定,且内固定件和外固定件能够对墙板进行双向夹紧,夹紧后再在外固定件和两块墙板的端部之间注入混凝土,利用混凝土对两块墙板进行拼接,加强柱可以作为混凝土内部的骨架结构,从而使得两块墙板拼接固定后更加稳固、嵌固端更高。并且两块墙板在拼接时,两块墙板在端部实现对齐垂直即可,两块墙板之间不需要形成插接配合,施工难度较低,在内固定件将两块墙板对齐后即可以实现后续的快速、准确施工,使得墙板的安装更加高效。可选的,所述墙板的外表面在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嵌槽,嵌槽贯穿至墙板朝向浇筑空腔的一端,外连接条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嵌槽内且外连接条与嵌槽表面粘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连接条在安装时两端插入嵌槽内,并通过粘接将外连接条与墙板形成固定,因此外连接条与墙板之间的整体性更强,且外连接条的两端抵住嵌槽端部后,墙板安装过程中也不会出现偏移,从而间接提高了墙板施工过程中的可靠性。可选的,两块所述墙板对应的加强柱在竖直方向上相互交错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墙板对应的加强柱在竖直方向上交错设置,因此在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得到保障,使得混凝土在竖直方向上强度保持较为一致,因此墙板在施工后的牢固程度和稳定程度能够大大提高。可选的,所述外连接条包括固定连接且呈L形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第一板体的安装孔,第二板体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第二板体的条形孔,且条形孔贯穿第二板体背离第一板体的一侧,多个安装孔以及多个条形孔在竖直方向上交错设置且供对应的加强柱穿出,加强柱穿出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一端的周向面设置有外螺纹且拧紧有安装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外连接条时,令安装孔以及条形孔对准对应的加强柱,然后顺着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将加强柱滑入条形孔内,此时对应的加强柱会逐步插入至安装孔,再将安装螺母拧至加强柱对应的外螺纹上,从而对外连接条进行加强固定,安装螺母压在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表面,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外连接条对于墙板的压紧以及连接稳定性。可选的,所述第一板体在背离浇筑空腔的一侧表面开设有与安装孔连通的外沉孔,第二板体在背离浇筑空腔的一侧表面也开设有与条形孔连通的外沉孔,安装螺母位于外沉孔内,且安装螺母的表面与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背离浇筑腔室一侧的表面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螺母拧紧在加强柱对应的外螺纹段之后,安装螺母位于外沉孔内部,从而使得安装螺母与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表面平齐,从而使得外连接件得到有效固定的同时,也使得安装螺母不易松动,进一步提高了外连接件与墙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可选的,所述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的顶部均开设有竖直延伸的注胶孔,注胶孔内注入有建筑胶水,且第一板体上的注胶孔与多个安装孔均连通,第二板体上的注胶孔与条形孔均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将墙板进行定位固定后,往注胶孔内注入建筑胶水,建筑胶水会通过注胶孔流入安装孔以及条形孔内,从而对加强杆位于安装孔以及条形孔内的部分进行粘接,安装螺母不易松动,且安装螺母与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之间的整体性更强,从而进一步阻止安装螺母轻易松动,进而提高墙板安装后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内连接条包括固定连接且呈L形的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第三板体、第四板体均与墙板通过内螺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均与墙板通过内螺栓固定,使得墙板得到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的有效夹紧固定。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PC建筑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PC建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墙板吊运至指定施工现场,并且令两块墙板呈端部对齐且呈L形放置,两块墙板相互靠近的端部边缘位置相互抵接;S2、将内连接件搬运至两块墙板形成的阴角位置处,利用内螺栓将内连接件固定在两块墙板表面,以对两块墙板进行初步固定;S3、将外连接件搬运至两块墙板形成的阳角位置处,令加强柱穿过对应的安装孔以及条形孔,直至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卡入嵌槽且与墙板粘接固定,拧紧安装螺母,以对两块墙板进行二次固定;S4、往注胶孔内注入建筑胶水,常温环境下养护1-2天;S5、自浇筑空腔顶部向下注入混凝土,直至填满整个浇筑空腔;S6、混凝土养护3-5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首先令两块墙板呈L形正对,然后利用内连接件将两块墙板进行初步定位,以提高后续操作的便利性,接着安装外连接件,使得加强柱分别穿出安装孔和条形孔,并拧紧安装螺母,通过内连接件和外连接件的配合夹紧墙板,大幅度提高墙板的施工稳定性,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先往注胶孔内注入胶水,能够令加强杆与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的整体性更强,能够形成更加稳定可靠的连接,再往浇筑空腔内注入混凝土后,养护1-2天,使得两块墙板之间形成稳固可靠的连接,墙板的连接处的强度得到有效保障。可选的,在步骤S2中,也可以先将内连接件通过内螺栓固定于其中一块墙板的一侧边缘位置,然后再吊运第二块墙板,将第二块墙板与内连接件通过新的内螺栓进行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先进行墙板的端部对齐成L形还是先进行墙板与内连接件的固定。具体为:当施工空间大、操作较为便利时,可以先进行两块墙板的拼接对齐,然后再进行内连接件的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PC建筑结构,包括两块相互垂直的墙板(1),且两块墙板(1)的一端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对接后的阴角处设置有内固定件,墙板(1)对接后的阳角处设置有外固定件;/n内固定件包括两块相互垂直且呈L形的内连接条(5),内连接条(5)与墙板(1)内表面固定连接;/n外固定件包括相互垂直且呈L形的外连接条(2),外连接条(2)与墙板(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外连接条(2)与两块墙板(1)正对的端部之间形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空腔(4),墙板(1)内预埋有多个加强柱(12),且加强柱(12)的端部伸入浇筑空腔(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PC建筑结构,包括两块相互垂直的墙板(1),且两块墙板(1)的一端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对接后的阴角处设置有内固定件,墙板(1)对接后的阳角处设置有外固定件;
内固定件包括两块相互垂直且呈L形的内连接条(5),内连接条(5)与墙板(1)内表面固定连接;
外固定件包括相互垂直且呈L形的外连接条(2),外连接条(2)与墙板(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外连接条(2)与两块墙板(1)正对的端部之间形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空腔(4),墙板(1)内预埋有多个加强柱(12),且加强柱(12)的端部伸入浇筑空腔(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PC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的外表面在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嵌槽(11),嵌槽(11)贯穿至墙板(1)朝向浇筑空腔(4)的一端,外连接条(2)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嵌槽(11)内且外连接条(2)与嵌槽(11)表面粘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PC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墙板(1)对应的加强柱(12)在竖直方向上相互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PC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条(2)包括固定连接且呈L形的第一板体(21)和第二板体(22),第一板体(21)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第一板体(21)的安装孔(211),第二板体(22)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第二板体(22)的条形孔(221),且条形孔(221)贯穿第二板体(22)背离第一板体(21)的一侧,多个安装孔(211)以及多个条形孔(221)在竖直方向上交错设置且供对应的加强柱(12)穿出,加强柱(12)穿出第一板体(21)以及第二板体(22)一端的周向面设置有外螺纹(121)且拧紧有安装螺母(1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PC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21)在背离浇筑空腔(4)的一侧表面开设有与安装孔(211)连通的外沉孔(3),第二板体(22)在背离浇筑空腔(4)的一侧表面也开设有与条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顺喜金红华唐国华丁拥军吴凌枫崔暘王潇珑刘学应郑素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