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俊中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用可漂浮的河道垃圾打捞装置及其打捞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325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清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可漂浮的河道垃圾打捞装置及其打捞方法。其包括漂浮打捞装置、收集装置和设置在漂浮打捞装置底部的底部打捞装置,漂浮打捞装置包括打捞箱,打捞箱内部开设有中空腔体,打捞口和吸力口均与中空腔体连通,且打捞口与中空腔体形成“L”形空腔,“L”形空腔底部设有漂浮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转向管变向后排水管内的水向后排出,从而实现对吸入水的利用,无需采用其他动力驱动,降低装置的打捞成本,另外通过过滤层空腔内的活性炭对分离后的水进行吸附,从而对待排出的水进行净化,降低排出的水对河水的污染,提高打捞装置的环保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可漂浮的河道垃圾打捞装置及其打捞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清理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可漂浮的河道垃圾打捞装置及其打捞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的要求的提高,水利工程中的河道垃圾需要定时清理,但仅靠人工清理速度太慢,因此出现了很多的河道垃圾的打捞装置,一般的打捞装置都是通过电机与桨叶配合实现动力的驱动,打捞吸入的水直接通过水面上方排入到河内,但这种方式不能对吸入的水进行利用导致成本提高,而且排入河道的水污染性较高,无法满足环保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利工程用可漂浮的河道垃圾打捞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可漂浮的河道垃圾打捞装置,包括漂浮打捞装置、收集装置和设置在漂浮打捞装置底部的底部打捞装置,所述漂浮打捞装置包括打捞箱,所述打捞箱内部开设有中空腔体,所述打捞箱前端开设有打捞口,所述打捞箱后侧的顶部开设有吸力口,所述打捞口和所述吸力口均与中空腔体连通,且所述打捞口与中空腔体形成“L”形空腔,所述“L”形空腔底部设有漂浮体,漂浮体可选用泡沫浮板、气囊等,优选采用气囊,通过气囊的充放气可实现体积上的改变,从而便于收纳,另外气体的质量更轻,浮力效果更佳,所述收集装置至少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内部设有收集空腔,所述收集箱的底部沿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收集空腔连通,所述排水管底部设有转向管,所述转向管与排水管通过法兰盘连接固定,所述转向管为“直角”管道,且所述转向管的排水处朝向后侧,所述收集箱的右侧设有气泵;本实施例的气泵优选采用旋涡气泵,其工作原理问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那样,当叶轮开始转动时,泵体内就有产生压力,风机内的特殊设计不会使空气倒流,空气通过泵体左侧的通道侧槽,当它进入泵体内以后经过叶轮旋转,气体会被压缩,由于离心力的原理,数个叶片风向标促使气体向前积压运动,泵体内会形成一系列螺旋状的空气流动,吸气端与收集箱的收集空腔连通,从而使其产生一个吸力。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盒,所述过滤盒的顶部和顶部均为镂空状态,所述过滤盒的内部由上到下等间距设有多个滤网,且相邻两个所述滤网之间形成滤层空腔,所述滤层空腔内填充有活性炭;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开设于收集箱后侧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连接槽与收集空腔连通,且所述连接槽的内壁轮廓与过滤盒的外壁轮廓相吻合,所述过滤盒通过连接槽与收集空腔活动连接;所述底部打捞装置包括打捞板,所述打捞板的前侧沿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打捞槽,所述漂浮体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预留槽,所述打捞板穿过预留槽与打捞箱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打捞箱的前侧设有扩面罩,所述扩面罩的前侧面积大于其后侧面积,所述扩面罩的内部沿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纵向切割片,所述纵向切割片的刀锋朝向前侧,且相邻两个所述纵向切割片间的距离为2-3cm,大于3cm后,很多的漂浮垃圾无法经过纵向切割片,小于2cm会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打捞箱移动时的阻力,因此2-3cm提高切割面积的同时降低产生的阻力,所述扩面罩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通过螺栓与打捞箱连接固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打捞箱内部设有横向切割盒,所述横向切割盒的前侧和后侧均为镂空状态,所述横向切割盒的内部沿宽度方向上等间距设有多个横向切割片,所述横向切割片的刀锋朝向前侧,且相邻两个所述横向切割片间的距离为1-2cm。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打捞箱的后侧位于吸力口底部的位置设有扰流底座,所述扰流底座的顶面为“弧形”面,且所述扰流底座顶面沿“弧线”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凸柱,所述凸柱的外表面为“圆弧”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集箱的内壁周围设有多个扰流辊,所述扰流辊的长度为3-5cm,所述扰流辊的端部为半球形结构,三个所述滤网之间形成上下两个滤层空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盒与连接槽活动连接的方式为插接配合,所述过滤盒后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过滤盒与连接板之间的位置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外壁与连接槽内壁紧密贴合,所述连接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握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打捞槽内设有打捞框架,所述打捞框架与打捞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打捞框架内的左右侧壁沿长度方向等间距交错设有多个细毛体,所述细毛体为圆柱状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打捞槽的后侧设有刮集装置,所述刮集装置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前侧设有刮集板,所述刮集板内部设有多个滑块,所述滑块与打捞槽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后侧位于中间的位置设有移动握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打捞板底部设有收集板,所述收集板的前侧向上弯折,且所述收集板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挡板,所述侧挡板与收集板向上弯折的部分形成一个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位于打捞板的前侧,所述打捞板的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后侧设有滑槽,所述收集板顶部设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对应滑槽的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滑槽和所述卡槽内活动连接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的左右端设有滑杆,所述打捞板对应滑杆的位置设有滑杆套管,所述滑杆套管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滑杆固定连接,所述滑杆套管与滑杆滑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可漂浮的河道垃圾打捞方法,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利工程用可漂浮的河道垃圾打捞装置,包括如下方法步骤:S1、气泵的叶轮旋转形成气流,通过气流使打捞箱内的中空腔体产生一个吸力;S2、吸力作用将河道水面的漂浮垃圾通过打捞口吸入到中空腔体内,再经过吸力口进入到收集箱的收集空腔内;S3、进入到收集箱的水再经过排水管排出,通过转向管变向后水向后排出,此时排出的水与河内的水产生一个相互的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推动整个打捞装置向前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水利工程用可漂浮的河道垃圾打捞装置及其打捞方法,通过设置的转向管变向后排水管内的水向后排出,此时排出的水与河内的水产生一个相互的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推动整个打捞装置向前移动,从而实现对吸入水的利用,无需采用其他动力驱动,降低装置的打捞成本,另外通过过滤层空腔内的活性炭对分离后的水进行吸附,从而对待排出的水进行净化,降低排出的水对河水的污染,提高打捞装置的环保性;2、该水利工程用可漂浮的河道垃圾打捞装置及其打捞方法中,通过设置的打捞板产生阻力作用使垃圾贴附在打捞板的外壁上,从而实现对底部的漂浮垃圾的打捞,并且水通过打捞槽流出,降低打捞箱向前移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作用;3、该水利工程用可漂浮的河道垃圾打捞装置及其打捞方法中,通过设置的滑块与细毛体接触,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使垃圾与细毛体脱离,同时刮集板对打捞板前侧贴附的垃圾进行刮离,进而实现了垃圾与打捞板的分离,提高了打捞板清理的清理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图3为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可漂浮的河道垃圾打捞装置,包括漂浮打捞装置(100)、收集装置(200)和设置在漂浮打捞装置(100)底部的底部打捞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打捞装置(100)包括打捞箱(110),所述打捞箱(110)内部开设有中空腔体,所述打捞箱(110)前端开设有打捞口(111),所述打捞箱(110)后侧的顶部开设有吸力口(112),所述打捞口(111)和所述吸力口(112)均与中空腔体连通,且所述打捞口(111)与中空腔体形成“L”形空腔,所述“L”形空腔底部设有漂浮体(120),所述收集装置(200)至少包括:/n收集箱(210),所述收集箱(210)的内部设有收集空腔,所述收集箱(210)的底部沿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排水管(211),所述排水管(211)与收集空腔连通,所述排水管(211)底部设有转向管(2111),所述转向管(2111)与排水管(211)通过法兰盘连接固定,所述转向管(2111)为“直角”管道,且所述转向管(2111)的排水处朝向后侧,所述收集箱(210)的右侧设有气泵(212);/n过滤装置(220),所述过滤装置(220)包括过滤盒(221),所述过滤盒(221)的顶部和顶部均为镂空状态,所述过滤盒(221)的内部由上到下等间距设有多个滤网(2211),且相邻两个所述滤网(2211)之间形成滤层空腔,所述滤层空腔内填充有活性炭;/n连接槽(213),所述连接槽(213)开设于收集箱(210)后侧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连接槽(213)与收集空腔连通,且所述连接槽(213)的内壁轮廓与过滤盒(221)的外壁轮廓相吻合,所述过滤盒(221)通过连接槽(213)与收集空腔活动连接;/n所述底部打捞装置(300)包括打捞板(310),所述打捞板(310)的前侧沿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打捞槽(311),所述漂浮体(120)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预留槽(121),所述打捞板(310)穿过预留槽(121)与打捞箱(110)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可漂浮的河道垃圾打捞装置,包括漂浮打捞装置(100)、收集装置(200)和设置在漂浮打捞装置(100)底部的底部打捞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打捞装置(100)包括打捞箱(110),所述打捞箱(110)内部开设有中空腔体,所述打捞箱(110)前端开设有打捞口(111),所述打捞箱(110)后侧的顶部开设有吸力口(112),所述打捞口(111)和所述吸力口(112)均与中空腔体连通,且所述打捞口(111)与中空腔体形成“L”形空腔,所述“L”形空腔底部设有漂浮体(120),所述收集装置(200)至少包括:
收集箱(210),所述收集箱(210)的内部设有收集空腔,所述收集箱(210)的底部沿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排水管(211),所述排水管(211)与收集空腔连通,所述排水管(211)底部设有转向管(2111),所述转向管(2111)与排水管(211)通过法兰盘连接固定,所述转向管(2111)为“直角”管道,且所述转向管(2111)的排水处朝向后侧,所述收集箱(210)的右侧设有气泵(212);
过滤装置(220),所述过滤装置(220)包括过滤盒(221),所述过滤盒(221)的顶部和顶部均为镂空状态,所述过滤盒(221)的内部由上到下等间距设有多个滤网(2211),且相邻两个所述滤网(2211)之间形成滤层空腔,所述滤层空腔内填充有活性炭;
连接槽(213),所述连接槽(213)开设于收集箱(210)后侧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连接槽(213)与收集空腔连通,且所述连接槽(213)的内壁轮廓与过滤盒(221)的外壁轮廓相吻合,所述过滤盒(221)通过连接槽(213)与收集空腔活动连接;
所述底部打捞装置(300)包括打捞板(310),所述打捞板(310)的前侧沿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打捞槽(311),所述漂浮体(120)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预留槽(121),所述打捞板(310)穿过预留槽(121)与打捞箱(11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可漂浮的河道垃圾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箱(110)的前侧设有扩面罩(130),所述扩面罩(130)的前侧面积大于其后侧面积,所述扩面罩(130)的内部沿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纵向切割片(131),所述纵向切割片(131)的刀锋朝向前侧,且相邻两个所述纵向切割片(131)间的距离为2-3cm,所述扩面罩(130)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132),所述安装框架(132)通过螺栓与打捞箱(110)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用可漂浮的河道垃圾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箱(110)内部设有横向切割盒(113),所述横向切割盒(113)的前侧和后侧均为镂空状态,所述横向切割盒(113)的内部沿宽度方向上等间距设有多个横向切割片(1131),所述横向切割片(1131)的刀锋朝向前侧,且相邻两个所述横向切割片(1131)间的距离为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可漂浮的河道垃圾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箱(110)的后侧位于吸力口(112)底部的位置设有扰流底座(114),所述扰流底座(114)的顶面为“弧形”面,且所述扰流底座(114)顶面沿“弧线”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凸柱,所述凸柱的外表面为“圆弧”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军晁素花程二东郑黎元李绚丽张俊中
申请(专利权)人:张俊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