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蓝根复合布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20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3
本申请涉及布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板蓝根复合面料,包括功能面料层,功能面料层由通过改性板蓝根和锦纶纤维混纺得到的活性纤维经编而成,其中改性板蓝根纤维通过将板蓝根纤维浸泡于含有多元羧酸、壳聚糖、催化酸、其他助剂的水溶液中,再热处理得到。上述板蓝根复合面料通过壳聚糖减少了板蓝根中活性抗菌物质在洗涤过程中的流失,提高了该板蓝根复合面料的长效抗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蓝根复合布料
本申请涉及布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板蓝根复合面料。
技术介绍
板蓝根是一种传统中草药,由于板蓝根内存在多种活性物质(如吲哚类生物碱、小分子有机酸、类黄酮物质等),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活性。板蓝根纤维是一种添加了板蓝根活性成分的纤维,其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通过板蓝根纤维进行纺丝,可以将板蓝根本身的抗菌活性融入到面料中,进而获得具有一定抗菌活性的面料。但是,由于板蓝根中的活性成分一般不能很好地吸附于面料上,在长期穿着或洗涤的过程中,会导致板蓝根中的活性成分流失,进而导致面料的抗菌能力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面料的长效抗菌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板蓝根复合面料。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板蓝根复合面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板蓝根复合布料,包括功能面料层,所述功能面料层由活性纤维经编而成,所述活性纤维通过改性板蓝根纤维和锦纶纤维混纺编制而成,其中,改性板蓝根纤维占比为15~70%;所述活性纤维的纤度为55~1200d,所述板蓝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按如下质量份数物料配制改性剂:多元羧酸:0.8~2.9%;壳聚糖:3~10%;催化酸:0.1~1%;其他助剂:0~6.9%;水:余量;S2、将板蓝根纤维在20~60℃下浸泡于上述改性剂中,浸泡时间为0.5~4h;S3、将步骤S2中浸泡完毕的板蓝根纤维在烘箱下以不高于70℃的温度进行热处理并烘干,热处理时间为1~15h,得到改性板蓝根纤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选用了板蓝根纤维与锦纶纤维共同经编得到,并在经编前对板蓝根纤维先进行改性处理。在改性过程中,先将板蓝根纤维浸没于改性剂中,在上述过程中,在氢键相互作用下,壳聚糖会吸附于板蓝根纤维的表面,进而形成保护膜,多元羧酸在催化酸的作用下,可以在板蓝根纤维表面形成接枝交联的体系,使板蓝根纤维与壳聚糖之间的吸附更加紧密,进而限制壳聚糖在清洗过程中从板蓝根纤维的表面脱附。将板蓝根纤维在适当的温度下浸泡于上述改性剂中,可以使壳聚糖对板蓝根纤维形成较好的包覆结构,在上述包覆过程中,由于壳聚糖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对板蓝根纤维中的活性物质起到一定的吸附和固定作用,进而有助于减少板蓝根纤维中活性物质的流失,使板蓝根纤维在经过多次洗涤后依然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优选的,所述多元羧酸为顺丁烯二酸酐。采用顺丁烯二酸酐作为接枝偶联剂,顺丁烯二酸酐上的双键具有较好的刚性,使纤维和纤维之间不易发生过密的团聚,进而导致其抗菌效果相对减弱。同时,顺丁烯二酸酐在反应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吸附壳聚糖,进而起到更好的长效灭菌效果。优选的,所述催化酸为硫酸、盐酸中的至少一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选用硫酸、盐酸、磷酸中的一种,在反应结束后便于进行后处理,且催化效率较高,对容器的腐蚀较小,具有更好的经济效应。优选的,所述其他助剂包括占改性剂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聚乙二醇:0.5~2.2%;抗静电剂:0.2~0.7%;表面活性剂: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额外添加了聚乙二醇进行改性。聚乙二醇具有较好的保湿性和分散性,一方面可以与表面活性剂共同作用,有助于壳聚糖均匀分散,提高壳聚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附着于板蓝根纤维的表面,提高板蓝根纤维表面与壳聚糖之间的粘结强度,同时,聚乙二醇生物相容性较好,在少量添加的情况下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板蓝根活性物质与纤维之间的相容性,具有更好的长效灭菌效果。另外,上述技术方案中增加了抗静电剂,有助于减少经编过程中板蓝根纤维和锦纶纤维之间的静电作用,进而使经编过程更加顺利。优选的,所述其他助剂还包括占改性剂总质量0.1~0.6%的硬脂酸盐。硬脂酸盐在体系中,一方面可以释放出硬脂酸根作为表面活性剂,提高体系的相容性,同时硬脂酸根也可以偶联于板蓝根纤维的表面,提高板蓝根纤维表面壳聚糖分布的均匀程度。另外,金属离子可以与壳聚糖可以发生配位作用,使壳聚糖表面带有一定的正电荷,从而进一步提高该板蓝根复合布料的抗菌效果。优选的,所述其他助剂还包括占改性剂总质量0.8~2.0%的羧基改性二氧化硅微球。羧基改性的二氧化硅微球,一方面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可以提高壳聚糖体系的耐磨性,且其表面经羧基改性后,能够与壳聚糖发生较好的交联效果,增强壳聚糖在板蓝根纤维表面的吸附作用,使得壳聚糖本身不易从板蓝根纤维表面脱离。优选的,在步骤S3中,在气压小于0.1kPa的状态下进行热处理,在热处理过程中,以0.1~0.5℃/min的速度进行升温,初始温度为20~25℃,终点温度为60~8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低压作用下采用逐渐升温的方式进行热处理,一方面可以除去纤维浸泡后其中吸附的水,进而使壳聚糖更加牢固地吸附于板蓝根纤维的表面,同时在上述过程中,真空状态可以使水分子更快地逸散,不易残留于纤维内部。逐渐升高温度可以使壳聚糖和板蓝根纤维之间逐渐发生复杂的交联结构,相较于直接进行高温加热,可以获得更好的耐磨强度。另外,在上述过程中,整体温度较低,有助于减少加热对于板蓝根中的有效物质的破坏,从而进一步提高板蓝根纤维的抗菌性能。优选的,还包括一层或两层前底面料层,所述功能面料层贴合于前底面料层,该复合面料通过将粘结涂料涂覆于功能面料层后,将前底面料层覆盖于功能面料层上,再热处理得到。通过前底面料层和功能面料层进行复合,并通过粘结剂进行粘合。前底面料层一方面可以对布料的整体触感和性质进行一定程度的修饰,使布料具有更好的触感。优选的,所述粘结涂料具体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组分:水性丙烯酸树脂:6~20%聚乙烯醇:1~5%硅丙乳液:0.5~2%;乳化剂:2~10%;染料:0~2%;余量为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水性丙烯酸树脂体系作为胶黏剂,水性丙烯酸树脂与壳聚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壳聚糖和前底面料层之间的粘结强度,进而提高功能面料层和前底面料层之间的粘结力。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乳化剂和聚乙烯醇,乳化剂可以提高水性丙烯酸树脂在体系内分布的均匀性,同时也可以附着于壳聚糖表面,使壳聚糖形成更加稳定的结构。另外,聚乙烯醇在后续反应过程中可以降低体系固化所需要的温度,形成更加牢固的粘结体系。硅丙乳液的加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固化后功能面料层和前底面料层之间的粘结强度。优选的,在将前底面料层覆盖于功能面料层(1)上后,在真空下加热至60~80℃进行消泡处理,消泡时间为2~5min,完毕后再进行热压,热压温度为100~1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真空消泡处理,随后进行烘干,再在120℃下进行热压,降低了整个热处理过程的温度。由于粘结涂料包括聚乙烯醇、乳化剂和硅丙乳液,因此在较低的温度下也可以获得较好的缠绕交联结构,使得功能面料层可以更加牢固地与前底面料层结合的同时,功能面料层中的板蓝根活性物质不易因高温而破坏,进而使面料保持更好的抗菌效果。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蓝根复合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面料层(1),所述功能面料层(1)由活性纤维经编而成,所述活性纤维通过改性板蓝根纤维和锦纶纤维混纺编制而成,其中,改性板蓝根纤维占比为15~70%;所述活性纤维的纤度为55~1200d,所述板蓝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S1、按如下质量份数物料配制改性剂:/n多元羧酸:0.8~2.9%;/n壳聚糖:3~10%;/n催化酸:0.1~1%;/n其他助剂:0~6.9%;/n水:余量;/nS2、将板蓝根纤维在20~60℃下浸泡于上述改性剂中,浸泡时间为0.5~4h;/nS3、将步骤S2中浸泡完毕的板蓝根纤维在烘箱下以不高于70℃的温度进行热处理并烘干,热处理时间为1~15h,得到改性板蓝根纤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蓝根复合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面料层(1),所述功能面料层(1)由活性纤维经编而成,所述活性纤维通过改性板蓝根纤维和锦纶纤维混纺编制而成,其中,改性板蓝根纤维占比为15~70%;所述活性纤维的纤度为55~1200d,所述板蓝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按如下质量份数物料配制改性剂:
多元羧酸:0.8~2.9%;
壳聚糖:3~10%;
催化酸:0.1~1%;
其他助剂:0~6.9%;
水:余量;
S2、将板蓝根纤维在20~60℃下浸泡于上述改性剂中,浸泡时间为0.5~4h;
S3、将步骤S2中浸泡完毕的板蓝根纤维在烘箱下以不高于70℃的温度进行热处理并烘干,热处理时间为1~15h,得到改性板蓝根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蓝根复合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羧酸为顺丁烯二酸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蓝根复合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酸为硫酸、盐酸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求2所述的一种板蓝根复合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助剂包括占改性剂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
聚乙二醇:0.5~2.2%;
抗静电剂:0.2~0.7%;
表面活性剂: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蓝根复合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助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书磊丁祥国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百荟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