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器用整形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948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收器用整形工装,属于吸收器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槽且卡槽为两个,所述底座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内六角圆柱头,所述底座顶部分别安装有气缸A、气缸B和气缸C,所述气缸A表面一侧安装有手转阀,其卡槽用来对吸收器进行位置固定,气缸C工作时其动力输出端带动顶卡槽做直线往复运动,顶卡槽顶出推动吸收器进行整形工作,通过灵活的角度调节机构,方便对吸收器进行整形处理,气缸A工作时可以推动压环移动,气缸B工作时推动压板移动,压环和压板既可以对吸收器表面进行整形处理,同时也可以对吸收器起到位置固定作用,大大提高了吸收器整形操作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收器用整形工装
本技术涉及吸收器
,尤其涉及一种吸收器用整形工装。
技术介绍
吸收器,工业设备,它是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制约制冷机组的整体结构和性能,吸收器是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最大的部件,换热面积占机组总换热面积的40%左右,其性能直接制约制冷机组的整体结构和性能,是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吸热器在焊接完成后会产生一定幅度的变形,需要对变形其进行矫正。现有矫正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吸收器在焊接完成进行整形处理时,无法很好的对吸收器进行固定,没有专门的吸收器整形工装对吸收器进行整形处理,导致吸收器的整形操作复杂,耗时较长,效率低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吸收器用整形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吸收器用整形工装,旨在可以快速便捷的对吸收器进行固定和整形处理,提高了吸收器的加工效率。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收器用整形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槽且卡槽为两个,所述底座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内六角圆柱头,所述底座顶部分别安装有气缸A、气缸B和气缸C,所述气缸A表面一侧安装有手转阀,所述底座顶部靠近气缸C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A,所述支撑板A顶部安装有顶板A和顶板B,所述顶板A和顶板B连接处插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表面配合连接有螺母,所述顶板B顶部插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定向连接板,所述气缸C动力输出端配合连接有延伸至顶板B底部的顶卡槽,所述顶板B与支撑板A表面之间安装有支撑杆,所述顶板B通过连接套与支撑杆相连接,所述底座顶部靠近气缸B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B,所述支撑板B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C,所述气缸B动力输出端配合连接有延伸至顶板C底部的压板,所述底座顶部靠近气缸A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C,所述支撑板C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D,所述气缸A动力输出端配合连接有延伸至顶板D底部的压环。可选的,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A、支架B和支架C,所述气缸A安装在支架A顶部,所述气缸B安装在支架B顶部,所述气缸C安装在支架C顶部。可选的,所述支撑板A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撑板。可选的,所述支撑板B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后支撑板A,所述支撑板B表面与顶板C和底座连接处均固定连接有三角支撑板A。可选的,所述支撑板C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后支撑板B,所述支撑板C表面与顶板D和底座连接处均固定连接有三角支撑板B。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底座顶部固定的卡槽用来对吸收器进行位置固定,气缸C工作时其动力输出端带动顶卡槽做直线往复运动,顶卡槽在气缸C的作用下可以顶出推动吸收器进行整形工作,在螺纹杆的表面拧松螺母,使得顶板A和顶板B之间的连接处稍微松开,可以方便转动顶板B以调整顶板B与顶板A角度,通过导向杆和定向连接板可以方便推动顶板B,顶板B移动过程中连接套顺着支撑杆位移,保持气缸C的稳定,通过灵活的角度调节机构,方便对吸收器进行整形处理,气缸A工作时可以推动压环移动,气缸B工作时可以推动压板移动,压环和压板既可以对吸收器表面进行整形处理,同时也可以下压对吸收器起到位置的固定作用,方便进行整形处理,大大提高了吸收器整形操作的便利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吸收器用整形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吸收器用整形工装的支撑板A与顶板B连接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吸收器用整形工装的支撑板B与顶板C连接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吸收器用整形工装的支撑板C与顶板D连接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01、卡槽;102、内六角圆柱头;103、支架A;104、支架B;105、支架C;106、手转阀;2、气缸A;201、气缸B;202、气缸C;3、支撑板A;301、辅助支撑板;302、顶板A;303、顶板B;4、螺纹杆;401、螺母;5、导向杆;501、定向连接板;502、顶卡槽;503、支撑杆;504、连接套;6、支撑板B;601、后支撑板A;602、顶板C;603、三角支撑板A;7、压板;8、支撑板C;801、后支撑板B;802、顶板D;803、三角支撑板B;9、压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4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吸收器用整形工装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收器用整形工装,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槽101且卡槽101为两个,所述底座1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内六角圆柱头102,所述底座1顶部分别安装有气缸A2、气缸B201和气缸C202,所述气缸A2表面一侧安装有手转阀106,所述底座1顶部靠近气缸C202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A3,所述支撑板A3顶部安装有顶板A302和顶板B303,所述顶板A302和顶板B303连接处插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表面配合连接有螺母401,所述顶板B303顶部插接有导向杆5,所述导向杆5底部固定连接有定向连接板501,所述气缸C202动力输出端配合连接有延伸至顶板B303底部的顶卡槽502,所述顶板B303与支撑板A3表面之间安装有支撑杆503,所述顶板B303通过连接套504与支撑杆503相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靠近气缸B201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B6,所述支撑板B6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C602,所述气缸B201动力输出端配合连接有延伸至顶板C602底部的压板7,所述底座1顶部靠近气缸A2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C8,所述支撑板C8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D802,所述气缸A2动力输出端配合连接有延伸至顶板D802底部的压环9。示例的,卡槽101用来对吸收器进行位置固定,气缸C2工作时其动力输出端带动顶卡槽502做直线往复运动,顶卡槽502顶出推动吸收器进行整形工作,通过导向杆5和定向连接板501可以方便推动顶板B303,通过灵活的角度调节机构,方便对吸收器进行整形处理,气缸A2工作时可以推动压环9移动,气缸B201工作时可以推动压板7移动,压环9和压板7既可以对吸收器表面进行整形处理,同时也可以下压对吸收器起到位置的固定作用,方便进行整形处理,大大提高了吸收器整形操作的便利性。参考图1所示,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A103、支架B104和支架C105,所述气缸A2安装在支架A103顶部,所述气缸B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器用整形工装,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槽(101)且卡槽(101)为两个,所述底座(1)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内六角圆柱头(102),所述底座(1)顶部分别安装有气缸A(2)、气缸B(201)和气缸C(202),所述气缸A(2)表面一侧安装有手转阀(106),所述底座(1)顶部靠近气缸C(202)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A(3),所述支撑板A(3)顶部安装有顶板A(302)和顶板B(303),所述顶板A(302)和顶板B(303)连接处插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表面配合连接有螺母(401),所述顶板B(303)顶部插接有导向杆(5),所述导向杆(5)底部固定连接有定向连接板(501),所述气缸C(202)动力输出端配合连接有延伸至顶板B(303)底部的顶卡槽(502),所述顶板B(303)与支撑板A(3)表面之间安装有支撑杆(503),所述顶板B(303)通过连接套(504)与支撑杆(503)相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靠近气缸B(201)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B(6),所述支撑板B(6)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C(602),所述气缸B(201)动力输出端配合连接有延伸至顶板C(602)底部的压板(7),所述底座(1)顶部靠近气缸A(2)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C(8),所述支撑板C(8)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D(802),所述气缸A(2)动力输出端配合连接有延伸至顶板D(802)底部的压环(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器用整形工装,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槽(101)且卡槽(101)为两个,所述底座(1)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内六角圆柱头(102),所述底座(1)顶部分别安装有气缸A(2)、气缸B(201)和气缸C(202),所述气缸A(2)表面一侧安装有手转阀(106),所述底座(1)顶部靠近气缸C(202)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A(3),所述支撑板A(3)顶部安装有顶板A(302)和顶板B(303),所述顶板A(302)和顶板B(303)连接处插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表面配合连接有螺母(401),所述顶板B(303)顶部插接有导向杆(5),所述导向杆(5)底部固定连接有定向连接板(501),所述气缸C(202)动力输出端配合连接有延伸至顶板B(303)底部的顶卡槽(502),所述顶板B(303)与支撑板A(3)表面之间安装有支撑杆(503),所述顶板B(303)通过连接套(504)与支撑杆(503)相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靠近气缸B(201)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B(6),所述支撑板B(6)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C(602),所述气缸B(201)动力输出端配合连接有延伸至顶板C(602)底部的压板(7),所述底座(1)顶部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欢
申请(专利权)人:赛特福德常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