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含磷氮硅的二氧化钛杂化纳米粒子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7294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磷氮硅的二氧化钛杂化纳米粒子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香草醛、三乙胺和三氯氧磷在第一溶剂中反应得到产物VP3;(2)二氯二苯基硅烷、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磷氮硅的二氧化钛杂化纳米粒子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阻燃材料
,具体涉及阻燃剂。
技术介绍
作为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的一种材料,聚合物材料有着较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易改性、易加工以及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等优点,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器件、涂料与建筑等领域。但是聚合物材料在强度上容易发生应力松弛和蠕变现象,且在高温性能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耐火性差且十分易燃。聚合物材料十分需要在不降低其力学性能的同时提高其防火阻燃性能。然而,在现有的聚合物的二氧化钛阻燃体系中,仍然存在着分散性差、阻燃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含磷氮硅的二氧化钛杂化纳米粒子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含磷氮硅的二氧化钛杂化纳米粒子阻燃剂可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改性中,制备具有高阻燃性能、高机械性能的多元素协同阻燃材料。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含磷氮硅的二氧化钛杂化纳米粒子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香草醛、三乙胺和三氯氧磷在第一溶剂中反应得到产物VP3;VP3结构式如式Ⅰ所示:2)二氯二苯基硅烷、K2CO3和对硝基苯酚在第二溶剂中,回流冷凝加热至30~45℃,反应24~48h,将反应液固液分离,得到固体部分,为产物DPNSi;将DPNSi溶于第三溶剂后,加入钯碳,分散均匀,通入氮气,将反应体系回流冷凝加热到70~80℃,滴入水合肼的乙醇溶液,反应24~48h;冷却至室温后,除去钯碳,加水搅拌1~6h,固液分离,获得固体部分,为产物DPASi;所述DPNSi结构式如式Ⅱ所示:所述DPASi结构式如式Ⅲ所示:3)在已分散有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乙酸乙酯溶液中溶入VP3,再向其中加入含有DPASi的乙酸乙酯溶液,室温反应0.5~1h,得到含磷氮硅的二氧化钛杂化纳米粒子阻燃剂VPASi。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直径为50~100n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香草醛、三乙胺和三氯氧磷在第一溶剂中,搅拌1~3h后升温至40~60℃反应3~9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倒入石油醚,得到沉淀,为所述产物VP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香草醛、三氯氧磷和三乙胺的配方比例为2.6~2.8g:0.9~1.0g:2~5mL。进一步地,所述香草醛、第一溶剂、三氯氧磷和三乙胺的配方比例为2.6~2.8g:50~100mL:0.9~1.0g:2~5mL。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二氯二苯基硅烷、对硝基苯酚和碳酸钾的配方比例为2~2.2g:2.18~2.32g:2.18~2.32g。进一步地,所述二氯二苯基硅烷、对硝基苯酚、碳酸钾和第二溶剂的配方比例为2~2.2g:2.18~2.32g:2.18~2.32g:50~100mL。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DPNSi、水合肼的乙醇溶液和钯碳的配方比例为1~1.1g:10~20mL:400~600mg。进一步地,所述DPNSi、水合肼的乙醇溶液、钯碳和第三溶剂的配方比例为1~1.1g:10~20mL:400~600mg:80~100mL。进一步地,所述水合肼的乙醇溶液中,水合肼浓度为75~85wt%。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VP3、DPASi和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配方比例为1~1.8g:1~2.5g:0.4~0.6g。进一步地,所述VP3、DPASi、乙酸乙酯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配方比例为1~1.8g:1~2.5g:20~70mL:0.4~0.6g。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溶剂包括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或乙腈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溶剂包括甲醇、乙醚、或丙酮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溶剂包括甲醇、乙醇、或二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含磷氮硅的二氧化钛杂化纳米粒子阻燃剂。所述含磷氮硅的二氧化钛杂化纳米粒子阻燃剂是由含磷氮硅席夫碱聚合物包覆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所述含磷氮硅席夫碱聚合物为VP3与DPASi聚合而成。本专利技术的含磷氮硅的二氧化钛杂化纳米粒子阻燃剂中,香草醛赋予了其与基体的较好的相容性,且可以给予有机聚合物更好的耐水、耐化学腐蚀、耐高低温性能,或是提高力学性能以及阻燃性能等。而三氯氧磷作为一种常用的含磷有机单体,是作为阻燃剂的原料之一。柔性的二氯二苯基硅烷可以增加材料的韧性,再加上醛胺反应合成的活性亚胺键同时可以增加材料的冲击强度。而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作为一种金属氧化物阻燃剂,提高聚合物材料力学性能的同时,还可协同其他阻燃元素,起到抗滴落、抑烟、促进成炭作用,达到阻燃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三是:含磷氮硅的二氧化钛杂化纳米粒子阻燃剂在制备阻燃材料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将所述含磷氮硅的二氧化钛杂化纳米粒子应用于环氧树脂、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等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改性。具体地,将VPASi以不同比例与高分子材料进行共混,制备得到所述阻燃改性的高分子材料。所述的高分子包括环氧树脂、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等。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设备、试剂、工艺、参数等,除有特别说明外,均为常规设备、试剂、工艺、参数等,不再作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列举的所有范围包括该范围内的所有点值。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室温”即常规环境温度,可以为1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合成的阻燃剂原料价格较低,易合成制备,原料香草醛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绿色环保。2、本专利技术中作为壳层的席夫碱聚合物中,在燃烧时有机膦氮系可充分起到捕捉自由基,抑制燃烧,促进成炭以及稀释气体的作用。同时,作为核心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无毒且化学稳定性好,良好的分散性能使基体的机械性能增加,在聚合物燃烧过程中起到碳层骨架作用,并同磷组分生成的磷酸及聚磷酸生成多孔焦磷酸钛TiP2PO7,协同苯基硅氧烷形成高质量碳层,提高了聚合物的高温碳化稳定性,并使得添加了该阻燃剂的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不添加TiO2的含磷氮硅的产物的TEM图片,放大倍数为5000倍,标尺为1μm。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中VP3、DPNSi、DPASi合成路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实施例1①VP3的制备:将2.6g香草醛置于50mL分析纯的第一溶剂三氯甲烷中,再加入2mL三乙胺并缓慢滴加0.90g三氯氧磷,搅拌2h后升温至50℃反应9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倒入200mL石油醚,析出白色沉淀后搅拌半小时,用乙醇洗涤多次后过滤得白色固体;所得的固体在70℃的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至恒重得白色粉末,为所得含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磷氮硅的二氧化钛杂化纳米粒子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香草醛、三乙胺和三氯氧磷在第一溶剂中反应得到式Ⅰ所示产物VP3;/n2)二氯二苯基硅烷、K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磷氮硅的二氧化钛杂化纳米粒子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香草醛、三乙胺和三氯氧磷在第一溶剂中反应得到式Ⅰ所示产物VP3;
2)二氯二苯基硅烷、K2CO3和对硝基苯酚在第二溶剂中,回流冷凝加热至30~45℃,反应24~48h,反应液固液分离,得到固体部分,为式Ⅱ所示产物DPNSi;将DPNSi溶于第三溶剂后,加入钯碳,分散均匀,通入氮气,将反应体系回流冷凝加热到70~80℃,滴入水合肼的乙醇溶液,反应24~48h;冷却至室温后,除去钯碳,加水搅拌,固液分离,获得固体部分,为式Ⅲ所示产物DPASi;



3)在已分散有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乙酸乙酯溶液中溶入所述VP3,再向其中加入含有所述DPASi的乙酸乙酯溶液,室温反应0.5~1h,得到所述含磷氮硅的二氧化钛杂化纳米粒子阻燃剂VPAS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直径为50~1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香草醛、三乙胺和三氯氧磷在第一溶剂中,搅拌1~3h后升温至40~60℃反应3~9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倒入石油醚,得到沉淀,为所述产物VP3。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李宗纪荣彬卢伟彭超华曾珊妮李伟航许一婷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