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提花机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2922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提花机的控制系统,包括多个电磁选针器,多个电磁选针器至少分为两个独立的电磁选针器组,且每个电磁选针器组由单独的供电电源供电;主控制器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用于存储花纹数据的存储机构,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每个电磁选针器组分别相连接,织造前主控制器读取存储机构中的织造花纹数据,并将该数据格式转换、存贮且进行分组,在提花工作时,嵌入式微处理器将每组织造花纹数据输出给相应的电磁选针器组,从而进行提花动作。通过主控制器直接驱动电磁选针器组工作,保证了电磁选针器可靠工作的同时,还解决了高数据传输速率与电缆长度的矛盾,且由于避免使用较长电缆进行数据传输,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性。

Control system of electronic jacquard mach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onic jacquard machin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electromagnetic needle selecting device, a plurality of electromagnetic needle selector is divided into at least two independent electromagnetic needle selector group, and each group of electromagnetic needle selecting device powered by separate power supply; the main controller comprises a microprocessor, storage mechanism for storage pattern the data, the data output of the embedded microprocessor and each electromagnetic needle selector respectively connected before weaving weaving pattern the main controller reads data storage mechanism, and the data format conversion, storage and grouping in jacquard work, the embedded microprocessor each tissue pattern data output to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omagnetic selection the needle group, and jacquard action. Direct drive electromagnetic needle selector group work through the main controller, the electromagnetic needle selector 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also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high data transmission rate and the length of the cable, and because of avoiding the use of longer cables for data transmission, greatly improves the anti-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关于大针数的电子提花机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电子提花机,大多有类似的电磁选针器结构,在电磁选针器上安装有串入并出寄存器,寄存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三极管作驱动,三极管串联在电源和电磁选针器的线圈之间。寄存器的输出端的高电平或者低电平可以控制三极管的导通或者截止,当三极管导通时,线圈得电,电磁选针器动作,当三极管截止时,线圈不得电,电磁选针器没有相应的动作。因此,外部的控制器可以通过向寄存器内的每一位写入不同的数据(0或1)来控制电磁选针器的动作。比如5120针的电子提花机,若每个寄存器为8位,则需要这样的寄存器640片。外部的控制器不能一一地向这些寄存器分别写入数据,因为这样的方案需要数量很大的地址线和选通线,超出了通常微处理器MCU的口线能力,如果用扩展口线的方法,则很不经济。目前的设计多是把所有的寄存器串联组成一个大的寄存器列,外部的控制器从一个数据端口把数据串行压入这个寄存器列,经过与寄存器位数对应的多次移位之后,全部数据就都压入这个寄存器列中,这时打开每个寄存器的输出许可端,这些寄存器的输出端就通过三极管驱动电路控制电磁选针器动作。这样的方案实际是把所有的寄存器连接成一个巨大的器件,MCU只对这一个器件操作,因此不需要复杂的寻址和选通电路。以某电子提花机的龙头为例电磁选针器在针箱内以16个为一列排列,每个电磁选针器是8位的,则一列为128针。5120针的电子提花机就有640个电磁选针器,这些电磁选针器排列成16×40的矩阵。为了把这些电磁选针器串联成一列,需要有连接电缆,以一列的16个电磁选针器为一根电缆,这根电缆的长度大约为1.2米,往返长度为2.4米,则40根这样的电缆串联之后的总长度约为100米。也就是说第一个寄存器与最后一个寄存器之间相隔了100米的电缆。虽然在每根电缆之后加了驱动电路,但对于高速的移位寄存器来说,这么长的电缆很容易引入干扰。如果要制作12400针的大型提花机,则这个距离还要加倍。这样的系统太大了,距离太长了,难以保证可靠地工作。因此大型提花机容易出现跳针、漏针现象。随着无梭织机的速度提高,电子提花机的速度也要求达到600RPM,车速提高意味着更新数据的时间缩短,而高数据速率对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不利。对于数据线,传输速率赿高就要求线缆长度越短,但是在提花机这样的系统中,提花机针数越多,单位时间要传输的数据就越多,传输速率要求提高,但是针数越多,电磁选针器就多,电缆就越长,这与前述要求电缆短是矛盾的,因此这样的电磁选针器驱动方案存在着系统方案设计上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可靠的驱动电磁选针器动作且不需较长的电缆从而提高抗干扰性的电子提花机的控制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子提花机的控制系统,包括多个电磁选针器,所述的电磁选针器用于执行电子提花机的提花动作;一角度检测器,所述的角度检测器用于向控制系统输出电子提花机或织机的同步信息;所述的多个电磁选针器至少分为两个独立的具有电连接接口的电磁选针器组,所述的每个电磁选针器组内的电磁选针器依次相电连接,且每个所述的电磁选针器组由单独的供电电源供电;该控制系统还包括一主控制器,所述的主控制器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用于存储花纹数据的存储机构,所述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的角度检测器的输出端相电连接,所述的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多个输出端中包括与所述的电磁选针器组数目相应的数据输出端口,所述的每个数据输出端口与对应的电磁选针器组的电连接接口相连接;所述的嵌入式微处理器读取存储机构中的织造花纹数据,并将该数据格式转换、存贮且进行分组,在进行提花工作时,所述的嵌入式微处理器根据角度检测器输出的同步信息,将每组织造花纹数据输出给相应的电磁选针器组。更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所述的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数据输出端口与每个电磁选针器组之间还电连接有隔离电路。对上述的技术方案还可以作如下的改进它还包括多个与所述的电磁选针器组的个数相应的分控制器,所述的分控制器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每个嵌入式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相应的电磁选针器组的电连接接口相连接,所述的主控制器的嵌入式微处理器与每个分控制器的嵌入式微处理器相电连接进行串行通信,主控制器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将各组的花纹数据信息串行输出给各分控制器,分控制器的嵌入式微处理器接收织造花纹数据,并将数据进行保存,当进行提花工作时,分控制器的嵌入式微处理器根据主控制器发出的同步信息将织造花纹数据输出给相应的电磁选针器组。所述主控制器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具有串行通信接口和同步信号输出端口,所述的每个分控制器的嵌入式微处理器也具有串行通信接口和同步信号输入端口,所述的主控制器的串行通信接口与所述的分控制器的串行通信接口相电连接用于串行输出数据;所述的主控制器的同步信号输出端口与所述的分控制器的同步信号输入端口相电连接用于输出同步控制信号。所述的串行通信接口为RS485、CAN、I2C中的一种。所述的分控制器上还设置有隔离电路,所述的主控制器的串行通信接口和同步信号输出端口分别通过隔离电路与分控制器的串行通信接口和同步信号输入端口相电连接。所述的隔离电路为光电耦合电路。所述的分控制器还设置有扩展存储器,所述的扩展存储器与所述的嵌入式微处理器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的存储机构包括分别与嵌入式微处理器进行信息交互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的储存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的主控制器的嵌入式微处理器进行数据读写操作的存储卡。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由于将多个电磁选针器至少分为两个独立的电磁选针器组,每个电磁选针器组由单独的供电电源供电,且通过一主控制器直接驱动电磁选针器组工作,保证了电磁选针器可靠工作的同时,还解决了高数据传输速率与电缆长度的矛盾,同时由于避免使用较长电缆进行数据传输,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电原理结构框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电原理结构框图;其中1、电磁选针器组;11、供电电源;2、主控制器;21、串行通信接口;22、同步信号输出端口;23、无线数据传输模块;24、非易失性存储器;25、存储卡;26、存储机构;27、断电检测电路;28、隔离电路;3、角度检测器;4、分控制器;41、串行通信接口;42、同步信号输出端口;45、嵌入式微处理器;46、扩展存储器;48、隔离电路。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附图1所示的电子提花机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将多个电磁选针器分成至少两个独立的电磁选针器组1,每个电磁选针器组1内的电磁选针器依次相电连接,每个电子选针器组1具有电连接接口,且每个电磁选针器1由独立的供电电源11供电。该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的电磁选针器组1从而进行提花工作的主控制器2,该主控制器2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25、用于存储织造花纹数据的存储机构26,所述的存储机构26包括无线数据传输模块23、非易失性存储器24,所述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23用于接收原始织造花纹数据,该数据输入到所述的嵌入式微处理器25,嵌入式微处理器25对织造花纹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后输出到非易失性存储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提花机的控制系统,包括:多个电磁选针器,所述的电磁选针器用于执行电子提花机的提花动作;一角度检测器(3),所述的角度检测器(3)用于向控制系统输出电子提花机或织机的同步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电磁选针器至少分为两个独立的具有电连接接口的电磁选针器组(1),所述的每个电磁选针器组(1)内的电磁选针器依次相电连接,且每个所述的电磁选针器组(1)由单独的供电电源(11)供电;该控制系统还包括一主控制器(2),所述的主控制器(2)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25)、用于存储花纹数据的存储机构(26),所述的嵌入式微处理器(25)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的角度检测器(3)的输出端相电连接,所述的嵌入式微处理器(25)的多个输出端中包括与所述的电磁选针器组(1)数目相应的数据输出端口,所述的每个数据输出端口与对应的电磁选针器组(1)的电连接接口相连接;所述的嵌入式微处理器(25)读取存储机构(26)中的织造花纹数据,并将该数据格式转换、存贮且进行分组,在进行提花工作时,所述的嵌入式微处理器(25)根据角度检测器(3)输出的同步信息,将每组织造花纹数据输出给相应的电磁选针器组(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锡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