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车自动上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270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货车自动上料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两个货车停位的限位轨道,两个限位轨道对称设置于地面上,所述限位轨道内侧横向设置有可分段升降支撑台,所述可分段升降支撑台和货车车厢之间的上方设置运送轨道;两个运送轨道上设置有多个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上设置有图像识别探头,所述运输车下设置有伺服电动夹爪机构,所述货车内设置有两个能进行向外展开的厢底板,厢底板通过驱动机构能在货车上进行展开或者收缩操作,所述货车驶入限位轨道内后,货车将厢底板进行展开,将打包好的所述单位货物放在所述运送轨道的运输车上,所述运输车将单位货物运输到指定位置后进行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自动将货物输送到货车上,降低了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货车自动上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特别是一种货车自动上料系统。
技术介绍
货车是一种主要为载运货物而设计和装备的商用车辆,它能否牵引一挂车均可。长大货物车用来装运体积庞大而又笨重的货物,如机床、发电机及汽轮机转子、货物箱子及成套设备等的一种特殊平车。现有的货车要进行装载货物的时候,都是通过人工叉车进行运载,采用叉车的方式一方面运输不方便,另一方面需要多个人进行操作,即一个人行驶叉车,另一个在货车内进行搬运操作,还要一个人进行指挥,这样无疑增加了劳动力,且大型货物在运输到货车内后,很难进行移动,这样会导致货车内一些空间无法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货车自动上料系统,该系统能实现自动上料,降低了劳动力,同时能将货物整齐地摆放在货车内,充分利用货车内的空间。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货车自动上料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两个货车停位的限位轨道,两个限位轨道对称设置于地面上,所述限位轨道内侧横向设置有可分段升降支撑台,所述可分段升降支撑台和货车车厢之间的上方设置运送轨道;两个运送轨道上设置有多个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上设置有图像识别探头,所述运输车下设置有伺服电动夹爪机构,所述伺服电动夹爪机构包括两个第一伸缩气缸,两个第一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上横向架设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设置有一伺服电动夹爪,所述货车的厢体的左右侧设置有能左右移动的推拉门,所述货车内设置有两个能进行向外展开的厢底板,厢底板通过驱动机构能在货车上进行展开或者收缩操作,所述厢底板的最外侧上设置有标尺,所述货车驶入限位轨道内后,货车将厢底板进行展开,所述可分段升降支撑台支撑所述厢底板;将打包好的所述单位货物放在所述运送轨道的运输车上,所述运输车根据自身的排位ID和所述图像识别探头识别的标尺位置后,所述运输车将单位货物运输到指定位置后进行放置,单位货物都放好后,厢底板进行收缩回车厢内。进一步的,将多个的升降机构从头到尾进行编号即升降机构1、升降机构2、直至升降机构n,每个升降机构的支撑板的长度相同,则中控上输入货车长度后,将货车长度/支撑板的长度,有余数时,则商+1即为此次要控制的升降机构数量,没有余数时,则商即为此次要控制的升降机构数量;得到升降机构数量后,货车进入限位轨道内后,将货车的尾部对准升降机构1,则根据升降机构数量即可确定最后一个升降机构的编号,从而控制需要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进行升降操作,多个的升降机构中其他不需要升降操作的升降机构则不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根据货车的长和短来控制可分段升降支撑台中哪些升降机构进行操作。进一步的,所述可分段升降支撑台包括多个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至少四个第二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上固定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的第一传动滚筒,多个的升降机构能同时升降或者分段升降操作。进一步的,所述单位货物底部设置有一支撑木框,所述支撑木框和单位货物通过绳索进行绑定在一起。进一步的,两个厢底板都对应有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所述电机转动轴连接有一蜗杆,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蜗轮,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多个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对称设置,且第二转轴上设置有多个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数量与第一齿轮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设置有一链条,所述链条的左端与厢底板的右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链条转动从而使得厢底板能进行展开或者收缩操作,所述货车厢底上还设置有多个的第二传动滚筒,第二传动滚筒位于所述厢底板的下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货车车厢的厢底设计成两侧展开式结构,即两个厢底板能进行展开或者收缩操作,在货车上方设置运送轨道;在运送轨道上设置运输车,所述运输车上设置有图像识别探头;当货车在所述限位轨道内停好后,货车将厢底板进行展开,所述可分段升降支撑台支撑所述厢底板;将打包好的所述单位货物放在所述运送轨道的运输车上,所述运输车根据自身的排位ID和所述图像识别探头识别的标尺位置后,所述运输车将单位货物运输到指定位置后进行放置,单位货物都放好后,厢底板进行收缩回车厢内,该操作流程是全自动操作的,降低了劳动力,同时能将货物整齐地摆放在货车内,充分利用货车内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B-B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货车进入限位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A-A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伺服电动夹爪机构操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货车载好货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货车自动上料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两个货车停位的限位轨道1,两个限位轨道1对称设置于地面上,所述限位轨道1内侧横向设置有可分段升降支撑台2,所述可分段升降支撑台2和货车3车厢之间的上方设置运送轨道4;参阅图1和图2,两个运送轨道4上设置有多个的运输车5,所述运输车5上设置有图像识别探头51,所述运输车5下设置有伺服电动夹爪机构6,参阅图5所示,所述伺服电动夹爪机构6包括两个第一伸缩气缸61,两个第一伸缩气缸61的伸缩杆上横向架设有一固定板62,所述固定板62下设置有一伺服电动夹爪63,通过第一伸缩气缸的升降操作,伺服电动夹爪能进行下降或者上升,这样能对货物进行操作,其中伺服电动夹爪可以为RM-GB伺服电动夹爪。参阅图3和图4所示,所述货车3的厢体的左右侧设置有能左右移动的推拉门31,所述货车3内设置有两个能进行向外展开的厢底板32,厢底板32通过驱动机构7能在货车3上进行展开或者收缩操作,这样货车装载货物只要进行左右两侧操作,不需要通过狭小的后背车门进行操作,所述厢底板32的最外侧上设置有标尺33,所述货车3驶入限位轨道1内后,货车将厢底板32进行展开,所述可分段升降支撑台2支撑所述厢底板32;将打包好的所述单位货物34放在所述运送轨道4的运输车5上,所述运输车5根据自身的排位ID和所述图像识别探头51识别的标尺33位置后,所述运输车5将单位货物34运输到指定位置后进行放置,单位货物34都放好后,厢底板32进行收缩回车厢内(如图6所示)。其中,所述可分段升降支撑台2包括多个的升降机构21,所述升降机构21包括至少四个第二伸缩气缸22,第二伸缩气缸22上固定有一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上设置有多个的第一传动滚筒24,多个的升降机构21能同时升降或者分段升降操作。这样厢底板在支撑板上的第一传动滚筒24进行展开或者收缩操作的时候,更加灵活,且不费力。将多个的升降机构从头到尾进行编号即升降机构1、升降机构2、直至升降机构n,每个升降机构的支撑板的长度相同,则中控上输入货车长度后,将货车长度/支撑板的长度,有余数时,则商+1即为此次要控制的升降机构数量,没有余数时,则商即为此次要控制的升降机构数量;得到升降机构数量后,货车进入限位轨道内后,将货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货车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两个货车停位的限位轨道,两个限位轨道对称设置于地面上,所述限位轨道内侧横向设置有可分段升降支撑台,所述可分段升降支撑台和货车车厢之间的上方设置运送轨道;两个运送轨道上设置有多个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上设置有图像识别探头,所述运输车下设置有伺服电动夹爪机构,所述伺服电动夹爪机构包括两个第一伸缩气缸,两个第一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上横向架设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设置有一伺服电动夹爪,所述货车的厢体的左右侧设置有能左右移动的推拉门,所述货车内设置有两个能进行向外展开的厢底板,厢底板通过驱动机构能在货车上进行展开或者收缩操作,所述厢底板的最外侧上设置有标尺,所述货车驶入限位轨道内后,货车将厢底板进行展开,所述可分段升降支撑台支撑所述厢底板;将打包好的所述单位货物放在所述运送轨道的运输车上,所述运输车根据自身的排位ID和所述图像识别探头识别的标尺位置后,所述运输车将单位货物运输到指定位置后进行放置,单位货物都放好后,厢底板进行收缩回车厢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车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两个货车停位的限位轨道,两个限位轨道对称设置于地面上,所述限位轨道内侧横向设置有可分段升降支撑台,所述可分段升降支撑台和货车车厢之间的上方设置运送轨道;两个运送轨道上设置有多个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上设置有图像识别探头,所述运输车下设置有伺服电动夹爪机构,所述伺服电动夹爪机构包括两个第一伸缩气缸,两个第一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上横向架设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设置有一伺服电动夹爪,所述货车的厢体的左右侧设置有能左右移动的推拉门,所述货车内设置有两个能进行向外展开的厢底板,厢底板通过驱动机构能在货车上进行展开或者收缩操作,所述厢底板的最外侧上设置有标尺,所述货车驶入限位轨道内后,货车将厢底板进行展开,所述可分段升降支撑台支撑所述厢底板;将打包好的所述单位货物放在所述运送轨道的运输车上,所述运输车根据自身的排位ID和所述图像识别探头识别的标尺位置后,所述运输车将单位货物运输到指定位置后进行放置,单位货物都放好后,厢底板进行收缩回车厢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货车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分段升降支撑台包括多个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至少四个第二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上固定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的第一传动滚筒,多个的升降机构能同时升降或者分段升降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货车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多个的升降机构从头到尾进行编号即升降机构1、升降机构2、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群陈志航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旭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