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簸箕及与之配合的垃圾桶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洁工具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簸箕及与之配合的垃圾桶。
技术介绍
簸箕作为每户家庭的必备物件,大家都对其非常了解,大致分为簸箕斗和簸箕杆,通过扫帚将垃圾扫入簸箕斗内,最后通过簸箕斗内的垃圾倒入垃圾桶。然而,在将垃圾从簸箕斗内倒出时,非常容易将垃圾倒出垃圾桶外,特别是灰尘、毛发等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簸箕,能够提高在簸箕转移垃圾的过程中,减少将垃圾倒到外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簸箕,包括用于盛放垃圾的斗部,斗部呈一框状本体,其一端开口形成垃圾扫入口,框状本体的另一端与垃圾扫入口对应形成辅助出口,且框状本体活动连接有一可将该辅助出口封闭的尾板,尾板与框状本体之间设置有驱使该尾板将辅助出口封闭的驱动件。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尾板与框状本体枢接,所述驱动件驱使尾板翻转,且在尾板和框状本体之间设置有当尾板将辅助出口封闭时,限制尾板继续翻转的限位结构。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簸箕,包括用于盛放垃圾的斗部,斗部呈一框状本体(1),其一端开口形成垃圾扫入口,其特征在于,框状本体(1)的另一端与垃圾扫入口对应形成辅助出口,且框状本体(1)活动连接有一可将该辅助出口封闭的尾板(2),尾板(2)与框状本体(1)之间设置有驱使该尾板(2)将辅助出口封闭的驱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簸箕,包括用于盛放垃圾的斗部,斗部呈一框状本体(1),其一端开口形成垃圾扫入口,其特征在于,框状本体(1)的另一端与垃圾扫入口对应形成辅助出口,且框状本体(1)活动连接有一可将该辅助出口封闭的尾板(2),尾板(2)与框状本体(1)之间设置有驱使该尾板(2)将辅助出口封闭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板(2)与框状本体(1)枢接,所述驱动件驱使尾板(2)翻转,且在尾板(2)和框状本体(1)之间设置有当尾板(2)将辅助出口封闭时,限制尾板(2)继续翻转的限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框状本体(1)上的至少一块限位块,当尾板(2)触碰到所述限位块时,限制尾板(2)的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板(2)与框状本体(1)形成的枢接轴轴线不与尾板(2)的宽度对称中心线重合,且枢接轴轴线与宽度对称中心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状本体(1)在靠近辅助出口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枢接轴(11),尾板(2)上设置有与第一枢接轴(11)配合的第一枢接孔(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