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聪专利>正文

一种脱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55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5
一种脱坑机,包括底座、推杆、活塞杆、液压管、合流阀、液压电机以及两根油管,底座包括两根履带、将两根履带连接在一起的若干根连接杆、撬杆、顶座以及限位组件,撬杆与其中一根连接杆连接;顶座连接于撬杆与连接杆的连接处;推杆连接于液压管的顶部中部,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摇柄,推杆的中部至摇柄之间为螺纹杆;活塞杆的活塞头位于液压管内;活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带有与推杆螺纹相配合的开口螺纹的矩形块;活塞杆为两根,分别位于液压管的两端;液压管的中部设置有隔板;液压管的底部设置有两对进油管与出油管,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进油管以及出油管均通过油管与液压电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汽车的轮胎陷入坑中而无法脱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坑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辅助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脱坑机。
技术介绍
汽车的专利技术,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不仅要求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也要求汽车的多功能性;但是当汽车行驶在沙漠中或者泥泞的土路上时,由于天气条件或者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汽车的轮胎经常会陷入沙坑或者土坑中,这时就无法驶离而被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脱坑机,解决了汽车的轮胎陷入坑中而无法脱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脱坑机,包括底座、推杆、活塞杆、液压管、合流阀、液压电机以及两根油管,所述底座包括两根履带、将两根履带连接在一起的若干根连接杆、撬杆、顶座以及限位组件,所述撬杆与其中一根连接杆连接;所述顶座连接于撬杆与连接杆的连接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支撑板、顶板以及弹簧,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根履带的内侧,所述顶板连接于支撑板上,所述顶板为L形结构,所述顶板的中部搭接于撬杆的一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履带的内侧以及顶板的顶部;所述推杆的一端设置有翻转关节,所述翻转关节连接于液压管的顶部中部,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摇柄,推杆的中部至摇柄之间为螺纹杆;所述活塞杆的活塞头位于液压管内,活塞头的直径大小与液压管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带有与推杆螺纹相配合的开口螺纹的矩形块;所述活塞杆为两根,分别位于液压管的两端;两个矩形块之间设置有同步杆;所述液压管的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直径大小与液压管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液压管的底部设置有两对进油管与出油管,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所述进油管以及出油管均连接于合流阀上,且于合流阀中合流;合流后的进油管以及出油管分别通过油管与液压电机连接;所述液压电机与履带连接;将底座放置于陷于坑的车辆底部,压下撬杆,将车辆顶起,此时撬杆从顶板的中部移动到顶板的底部,顶板将撬杆顶住使其无法向上移动;将推杆的螺纹杆放置于其中一块矩形块的开口螺纹中,摇动摇柄,推动活塞头向内移动,挤压液压管中的液体,使液体从出油管流出后经过液压电机,从不同组的进油管进入另一端的液压管;因同步杆的存在,另一根活塞杆也跟着移动;当移动的活塞头触碰到隔板后,将推杆绕翻转关节旋转,将螺旋杆放置至另一个矩形块中,重复上述的操作;而液压电机因为液体的流通产生动力,进而将动力传输给履带,履带向前运动,带动底座以及底座顶起的车辆前进。优选地,所述顶板的拐角处为圆角。优选地,所述摇柄上设置有升扭矩齿轮组。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用底座将陷入坑中的车辆顶起,液压电机供应动力推动底座向前运动,解决了汽车的轮胎陷入坑中而无法脱困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推杆、活塞杆、液压管以及合流阀的配合,使得动力的来源为人力,起到了环保的作用。3.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方便。4.升扭矩齿轮组的设置,可以更加省力的帮助车辆脱离坑洞。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整体装配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整体装配主视图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整体装配右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翻转关节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摇柄放大图。附图标号:1-底座、11-履带、12-连接杆、13-撬杆、14-顶座、15-限位组件、151-支撑板、152-顶板、153-弹簧、2-推杆、21-翻转关节、22-摇柄、221-升扭矩齿轮组、23-螺纹杆、3-活塞杆、31-活塞头、32-矩形块、33-同步杆、4-液压管、41-隔板、42-进油管、43-出油管、5-合流阀、6-液压电机、7-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脱坑机,包括底座1、推杆2、活塞杆3、液压管4、合流阀5、液压电机6以及两根油管7,所述底座1包括两根履带11、将两根履带11连接在一起的若干根连接杆12、撬杆13、顶座14以及限位组件15,所述撬杆13与其中一根连接杆12连接;所述顶座14连接于撬杆13与连接杆12的连接处;所述限位组件15包括支撑板151、顶板152以及弹簧,所述支撑板15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根履带11的内侧,所述顶板152连接于支撑板151上,所述顶板152为L形结构,所述顶板152的中部搭接于撬杆13的一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履带11的内侧以及顶板152的顶部;所述液压电机6与履带11连接;通过底座1将陷入坑中的车辆顶起,液压电机6供应动力推动底座1向前运动,从而帮助被困的车辆脱离坑洞。所述推杆2的一端设置有翻转关节21,所述翻转关节21连接于液压管4的顶部中部,推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摇柄22,推杆2的中部至摇柄22之间为螺纹杆23;所述活塞杆3的活塞头31位于液压管4内,活塞头31的直径大小与液压管4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活塞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带有与推杆2螺纹相配合的开口螺纹的矩形块32;所述活塞杆3为两根,分别位于液压管4的两端;两个矩形块32之间设置有同步杆33;同步杆33的设置,是为了保证每当有一根活塞杆3的活塞头31与隔板接触时,另一根活塞杆3的活塞头31在液压管4的端部,使得推杆2推动活塞杆3前进的动作可一直重复。所述液压管4的中部设置有隔板41,所述隔板41的直径大小与液压管4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液压管4的底部设置有两对进油管42与出油管43,分别位于隔板41的两侧,所述进油管42以及出油管43均连接于合流阀5上,且于合流阀5中合流;合流后的进油管42以及出油管43分别通过油管7与液压电机6连接;所述推杆2、活塞杆3、液压管4以及合流阀5的配合,使得动力的来源为人力,减少了资源的使用,起到了环保的作用。所述顶板152的拐角处为圆角。这样的设置,使得撬杆13的下压更加的流畅。所述摇柄22上设置有升扭矩齿轮组221。这样的设置,可以更加省力的帮助车辆脱离坑洞。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将底座1放置于陷于坑的车辆底部,压下撬杆13,将车辆顶起,此时撬杆13从顶板152的中部移动到顶板152的底部,顶板152将撬杆13顶住使其无法向上移动;将推杆2的螺纹杆23放置于其中一块矩形块32的开口螺纹中,摇动摇柄22,推动活塞头31向内移动,挤压液压管4中的液体,使液体从出油管43流出后经过液压电机6,从不同组的进油管42进入另一端的液压管4;同时因同步杆33的存在,另一根活塞杆3的活塞头31本来与隔板41贴合,此时也跟着移动,向着远离隔板41的方向移动;当移动的活塞头31触碰到隔板41后,将推杆2绕翻转关节21旋转,将螺旋杆放置至另一个矩形块32中,重复上述的操作;而液压电机6因为液体的流通产生动力,进而将动力传输给履带11,履带11向前运动,带动底座1以及底座1顶起的车辆前进,最终将车从坑里拖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推杆(2)、活塞杆(3)、液压管(4)、合流阀(5)、液压电机(6)以及两根油管(7),/n所述底座(1)包括两根履带(11)、将两根履带(11)连接在一起的若干根连接杆(12)、撬杆(13)、顶座(14)以及限位组件(15),所述撬杆(13)与其中一根连接杆(12)连接;所述顶座(14)连接于撬杆(13)与连接杆(12)的连接处;所述限位组件(15)包括支撑板(151)、顶板(152)以及弹簧(153),所述支撑板(15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根履带(11)的内侧,所述顶板(152)连接于支撑板(151)上,所述顶板(152)为L形结构,所述顶板(152)的中部搭接于撬杆(13)的一侧;所述弹簧(15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履带(11)的内侧以及顶板(152)的顶部;/n所述推杆(2)的一端设置有翻转关节(21),所述翻转关节(21)连接于液压管(4)的顶部中部,推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摇柄(22),推杆(2)的中部至摇柄(22)之间为螺纹杆(23);/n所述活塞杆(3)的活塞头(31)位于液压管(4)内,活塞头(31)的直径大小与液压管(4)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活塞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带有与推杆(2)螺纹相配合的开口螺纹的矩形块(32);所述活塞杆(3)为两根,分别位于液压管(4)的两端;两个矩形块(32)之间设置有同步杆(33);/n所述液压管(4)的中部设置有隔板(41),所述隔板(41)的直径大小与液压管(4)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液压管(4)的底部设置有两对进油管(42)与出油管(43),分别位于隔板(41)的两侧,所述进油管(42)以及出油管(43)均连接于合流阀(5)上,且于合流阀(5)中合流;合流后的进油管(42)以及出油管(43)分别通过油管(7)与液压电机(6)连接;/n所述液压电机(6)与履带(11)连接;/n将底座(1)放置于陷于坑的车辆底部,压下撬杆(13),将车辆顶起,此时撬杆(13)从顶板(152)的中部移动到顶板(152)的底部,顶板(152)将撬杆(13)顶住使其无法向上移动;将推杆(2)的螺纹杆(23)放置于其中一块矩形块(32)的开口螺纹中,摇动摇柄(22),推动活塞头(31)向内移动,挤压液压管(4)中的液体,使液体从出油管(43)流出后经过液压电机(6),从不同组的进油管(42)进入另一端的液压管(4);因同步杆(33)的存在,另一根活塞杆(3)也跟着移动;当移动的活塞头(31)触碰到隔板(41)后,将推杆(2)绕翻转关节(21)旋转,将螺旋杆放置至另一个矩形块(32)中,重复上述的操作;而液压电机(6)因为液体的流通产生动力,进而将动力传输给履带(11),履带(11)向前运动,带动底座(1)以及底座(1)顶起的车辆前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推杆(2)、活塞杆(3)、液压管(4)、合流阀(5)、液压电机(6)以及两根油管(7),
所述底座(1)包括两根履带(11)、将两根履带(11)连接在一起的若干根连接杆(12)、撬杆(13)、顶座(14)以及限位组件(15),所述撬杆(13)与其中一根连接杆(12)连接;所述顶座(14)连接于撬杆(13)与连接杆(12)的连接处;所述限位组件(15)包括支撑板(151)、顶板(152)以及弹簧(153),所述支撑板(15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根履带(11)的内侧,所述顶板(152)连接于支撑板(151)上,所述顶板(152)为L形结构,所述顶板(152)的中部搭接于撬杆(13)的一侧;所述弹簧(15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履带(11)的内侧以及顶板(152)的顶部;
所述推杆(2)的一端设置有翻转关节(21),所述翻转关节(21)连接于液压管(4)的顶部中部,推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摇柄(22),推杆(2)的中部至摇柄(22)之间为螺纹杆(23);
所述活塞杆(3)的活塞头(31)位于液压管(4)内,活塞头(31)的直径大小与液压管(4)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活塞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带有与推杆(2)螺纹相配合的开口螺纹的矩形块(32);所述活塞杆(3)为两根,分别位于液压管(4)的两端;两个矩形块(32)之间设置有同步杆(33);
所述液压管(4)的中部设置有隔板(41),所述隔板(41)的直径大小与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聪
申请(专利权)人:侯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