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清理装置的旋风分离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250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清理装置的旋风分离器,属于旋风分离器的技术领域,包括旋风分离器体,所述旋风分离器体上连接有物料入管和气体排出管,所述旋风分离器体的下端还连接有灰斗,所述旋风分离器体内还安装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升降杆,所述旋风分离器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与所述升降杆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槽内还开设有腰型孔,所述升降杆上则固定安装有一根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所述腰型孔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杆上还连接有一根延长杆,所述延长杆上则安装有一个清理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对旋风分离器下端堆积的粉尘进行清理以降低其堵塞可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清理装置的旋风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旋风分离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清理装置的旋风分离器。
技术介绍
旋风分离器,是用于气固体系或者液固体系的分离的一种设备。工作原理为靠气流切向引入造成的旋转运动,使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甩向外壁面分开。旋风分离器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弹性大、效率较高、管理维修方便,价格低廉,用于捕集直径5~10μm以上的粉尘,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特别适合粉尘颗粒较粗,含尘浓度较大,高温、高压条件下,也常作为流化床反应器的内分离装置,或作为预分离器使用,是工业上应用很广的一种分离设备。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80026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带阀门的旋风分离器接料装置,包括物料入管、旋风分离器体,旋风分离器阀、气体排出管以及玻璃接料瓶,所述的物料入管以及气体排出管均与旋风分离器体连通,所述的旋风分离器体底部的管件上设置有旋风分离器阀,所述的玻璃接料瓶与管件连接使得与旋风分离器体的腔体连通。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含尘气体送入旋风分离器内后,粒径大、重量大的粉尘会下沉,且由于旋风分离器体为倒锥状,那么,这些粉尘会沿着旋风分离器体的内壁落到集尘装置内。但是旋风分离器的结构导致了,一旦含尘气体内固体含量较多,经过分离的粉尘下沉后,会堆积到旋风分离器体下端直径较小处,容易导致旋风分离器体下端堵塞,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旋风分离器下端堆积的粉尘进行清理以降低其堵塞可能的清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清理装置的旋风分离器,其具有能够对旋风分离器下端堆积的粉尘进行清理以降低其堵塞可能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清理装置的旋风分离器,包括旋风分离器体,所述旋风分离器体上连接有物料入管和气体排出管,所述旋风分离器体的下端还连接有灰斗,所述旋风分离器体内还安装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升降杆,所述旋风分离器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与所述升降杆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槽内还开设有腰型孔,所述升降杆上则固定安装有一根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所述腰型孔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杆上还连接有一根延长杆,所述延长杆上则安装有一个清理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本旋风分离器的工作过程中,通过传动杆带动升降杆沿着升降槽往复滑动,而升降杆则通过延长杆带动清理头也不断往复运动,从而搅动堆积在旋风分离器体下端处的粉尘,以将其清理到灰斗内,相应的,也就降低了旋风分离器堵塞的可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清理头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与所述延长杆相连,所述安装杆上固定安装有多根清理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杆用于安装和对清理杆形成支撑,而多根清理杆则形成更佳的对堆积的粉尘的搅动效果,从而进一步降低旋风分离器堵塞的可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旋风分离器体上还安装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罩壳,所述罩壳固定安装在所述旋风分离器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腰型孔与所述罩壳相连通,所述罩壳内转动安装有一组两根转杆,两根所述转杆上均固定套接安装有一个传动齿轮,两根所述转杆上还均固定套接安装有一个扇形齿轮,而所述传动杆上则固定连接有一根受驱杆,所述受驱杆靠近两个所述扇形齿轮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受驱齿条,所述受驱齿条与所述扇形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带动两个传动齿轮同步转动的同时,两根转杆也同步转动,那么两个扇形齿轮也就同步转动。而两个扇形齿轮的转动过程中,周期性的分别与受驱杆上的受驱齿条啮合,从而带动受驱杆周期往复的运动,而受驱杆通过传动杆与升降杆相连,受驱杆的周期往复运动也就传递到升降杆处。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罩壳内还安装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罩壳的内侧壁上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固定安装有一个限位块,所述受驱杆上则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块沉入的通孔,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受驱杆接触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受驱杆滑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和通孔内受驱杆的滑动配合,能够形成对受驱杆的限位和支撑,从而提高受驱杆的运动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杆和所述限位块上还开设有形变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变槽的设置使限位块和限位杆具有向内变形的能力,不但便于限位件的安装,还降低了受驱杆转动过程中被限位块卡死的可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槽内还安装有润滑件,所述润滑件包括开设在所述限位槽内的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转动安装有润滑轮,所述润滑轮与所述通孔内的所述受驱杆滚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形变槽的设置,使限位槽与通孔内的受驱杆抵紧,虽然对于受驱杆的限位、支撑效果更好,但是相对应的,限位块和受驱杆之间的摩擦力也就较大。额外设置的润滑件通过设置润滑轮,将限位块与受驱杆之间的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从而降低限位块与受驱杆的摩擦损耗。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罩壳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两个所述传动齿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罩壳的外侧壁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转动贯穿所述罩壳,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键连接安装有一个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均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可直接带动驱动齿轮转动,由于驱动齿轮与两个传动齿轮均啮合,那么,驱动齿轮也就能够带动两个传动齿轮同步转动,从而最终带动升降杆往复运动。由于只有一个动力源,不但降低了能量的损耗,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还降低了多个动力源不同步导致卡死的可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风琴式防护罩,所述风琴式防护罩远离所述升降杆的一端则与所述升降槽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腰型孔被升降杆封堵密封,而升降槽则通过两个风琴式防护罩进行遮蔽,从而降低粉尘进入升降槽内的可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清理机构,对旋风分离器体下端堆积的粉尘不断进行搅动,从而使粉尘不易堆积,易于落入灰斗内,以降低旋风分离器堵塞的可能;2.通过设置传动装置,将一个动力源的动力同步传递并用于驱动升降杆往复升降,从而达到节能减排和提高稳定性的目的;3.通过设置开设有形变槽和润滑件的限位件,在提高受驱杆的运动稳定性的同时,减少受驱杆和限位件之间的摩擦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罩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限位件和润滑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旋风分离器体;11、物料入管;12、气体排出管;2、清理机构;21、升降杆;22、升降槽;23、风琴式防护罩;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清理装置的旋风分离器,包括旋风分离器体(1),所述旋风分离器体(1)上连接有物料入管(11)和气体排出管(12),所述旋风分离器体(1)的下端还连接有灰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体(1)内还安装有清理机构(2),所述清理机构(2)包括升降杆(21),所述旋风分离器体(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升降槽(22),所述升降槽(22)与所述升降杆(21)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槽(22)内还开设有腰型孔(26),所述升降杆(21)上则固定安装有一根传动杆(27),所述传动杆(27)与所述腰型孔(26)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杆(21)上还连接有一根延长杆(24),所述延长杆(24)上则安装有一个清理头(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清理装置的旋风分离器,包括旋风分离器体(1),所述旋风分离器体(1)上连接有物料入管(11)和气体排出管(12),所述旋风分离器体(1)的下端还连接有灰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体(1)内还安装有清理机构(2),所述清理机构(2)包括升降杆(21),所述旋风分离器体(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升降槽(22),所述升降槽(22)与所述升降杆(21)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槽(22)内还开设有腰型孔(26),所述升降杆(21)上则固定安装有一根传动杆(27),所述传动杆(27)与所述腰型孔(26)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杆(21)上还连接有一根延长杆(24),所述延长杆(24)上则安装有一个清理头(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清理装置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头(3)包括安装杆(31),所述安装杆(31)与所述延长杆(24)相连,所述安装杆(31)上固定安装有多根清理杆(3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有清理装置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体(1)上还安装有传动装置(4),所述传动装置(4)包括罩壳(41),所述罩壳(41)固定安装在所述旋风分离器体(1)的外侧壁上,且所述腰型孔(26)与所述罩壳(41)相连通,所述罩壳(41)内转动安装有一组两根转杆(42),两根所述转杆(42)上均固定套接安装有一个传动齿轮(43),两根所述转杆(42)上还均固定套接安装有一个扇形齿轮(44),而所述传动杆(27)上则固定连接有一根受驱杆(45),所述受驱杆(45)靠近两个所述扇形齿轮(44)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受驱齿条(46),所述受驱齿条(46)与所述扇形齿轮(44)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定孟海龙范飞标陈林贤王天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晖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