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微细纤维素纤维片、及复合片与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48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微细纤维片与其制造方法、及复合片与其用途。所述含微细纤维片的制造方法,包括:(a)在纤维原料中导入具有静电官能性和/或立体官能性的取代基,获得导入有取代基的纤维的步骤;(b)对步骤(a)中所得的导入有取代基的纤维进行机械处理,获得导入有取代基的微细纤维的步骤;(c)由步骤(b)中所得的导入有取代基的微细纤维来制备片的步骤;以及(d)使步骤(c)中所得的片的导入取代基的至少一部分脱离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抑制含微细纤维片及树脂复合体的经时黄变或加热黄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微细纤维素纤维片、及复合片与其用途本专利技术是2015年5月19日所提出的申请号为201580029746.8、专利技术名称为《含微细纤维片与其制造方法、及复合片与其用途》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细纤维的制造方法、含微细纤维片的制造方法及由其得到的片、及复合片与其用途。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含有导入有取代基的微细纤维的片的制造中,在既定的阶段中实施使取代基脱离的步骤,由此制造透明性高、且由加热所致的黄变得到抑制的片的方法及由其得到的片。
技术介绍
目前,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或液晶显示器用基板大多使用玻璃板。然而,玻璃板具有比重高而重、破裂、无法弯曲等特性,故可认为其难以应对今后的各种显示器的轻量化、挠性化等。因此,近年来作为玻璃板的代替品,正在推进使用聚酰亚胺、聚碳酸酯等塑料膜的研究。然而,这些塑料膜与玻璃相比,线膨胀系数更高,在需要高温工艺的电子元件(无机材料)的形成时,引起膜的翘曲或电子元件的破坏,难以实用。因此,在这些用途中,谋求具有与玻璃同等的透明性及低线膨胀系数、显示出可耐受各种工艺温度的耐热性或耐黄变性的新颖材料。近年来,纤维径为1μm以下的纤维素微细纤维受到关注。纤维素微细纤维为弹性模数高、热膨胀率低的纤维素结晶的集合体,已报告由所述微细纤维所制备的不织布或与透明树脂的复合体具有高透明、高弹性模数、低线膨胀系数、挠性的特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作为纤维径细的纤维素微细纤维的制造方法,因容易将纤维原料微细化(开纤),故已知将具有静电官能性和/或立体官能性的取代基导入至纤维原料中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6)。导入至微细纤维中的具有静电官能性和/或立体官能性的取代基利用静电反斥等而使微细纤维的分散性良好,使用其所制备的片与未导入取代基的情形相比较,具有高的透明性。另一方面,专利文献7中研究:不仅容易将纤维原料微细化(开纤),而且微细化(开纤)后的含微细纤维浆料的滤水性或脱水性良好,且改善所得的微细纤维及含所述微细纤维片的经时黄变或加热黄变。此处,将导入有取代基的微细纤维微细化(开纤)后,在浆料状的状态下使所导入的取代基脱离,由此获得经改良的微细纤维。另外,还对纤维素微细纤维进行加热处理。例如正在研究以下技术:通过使用在纳米纤维化后在溶媒共存下经加热处理的纤维素,而抑制着色,在制成纤维素纤维复合体时实现高透明性、非着色性、低线膨胀系数化、高弹性模数(专利文献8)。进而,通过对氧化纤维素纤维进行热改性而提高在树脂中的分散性,使之分散于树脂中,由此提高拉伸弹性模数,且获得断裂伸长率高的片状的树脂成形体(专利文献9)。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701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16739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0-254726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8-308802号公报[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2013/073652[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表2012-511596号公报[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2013/176049[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特开2011-144363号公报[专利文献9]日本专利特开2014-14177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等人的研究,由导入有具有静电官能性和/或立体官能性的取代基的纤维素微细纤维所得的含微细纤维片不耐热,因此虽然透明性高,但存在由高温处理所致的着色明显等问题。另外,在浆料的阶段中使取代基脱离,由此在水中的分散性降低,有时产生凝聚,存在即便直接片化,片自身也难以成为高透明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性高且由加热所致的黄变得到抑制的微细纤维的制造方法、含微细纤维片的制造方法、由其得到的片及树脂复合体。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人等人发现,通过在将导入有取代基的微细纤维加以片化后的阶段中利用例如多元醇对所导入的取代基进行煮沸处理,使之脱离,可获得透明度高且黄变少的含微细纤维片及树脂复合体。另外,本专利技术人等人还发现,通过在导入有来源于磷酸的取代基的纤维中变更所导入的取代基的中和度,可获得透明度高且黄变少的含微细纤维片及树脂复合体。另一方面,专利文献8及专利文献9的方法虽然在微细纤维的状态下在溶媒存在下进行加热处理,但其并非为了将所导入的取代基脱离而进行的技术。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等人的研究,若欲在将导入有取代基的微细纤维加以片化后在水中进行加热处理,则会产生多元醇的情况下未见的片膨润、断裂等不良状况。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等人还发现了一种用以在将导入有取代基的微细纤维加以片化后的阶段中对取代基进行脱离处理的更实用的方法。另外,若利用取代基的脱离而即便进行高温处理也不致产生着色,则可在含微细纤维片上使用各种条件来层叠各种障壁层。作为将使用导入有具有静电官能性和/或立体官能性的取代基的微细纤维的片应用于光学构件时的课题,有高温多湿环境下的尺寸变化。关于由湿度所致的收缩,虽然所导入的取代基的影响大,但纤维素的羟基也成为原因,故需要设置羟基的封锁或障壁层。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内容。[1]一种含微细纤维片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含微细纤维片的制造方法中,至少包括:(a)在纤维原料中导入具有静电官能性和/或立体官能性的取代基,获得导入有取代基的纤维的步骤;(b)对步骤(a)中所得的导入有取代基的纤维进行机械处理,获得导入有取代基的微细纤维的步骤;(c)由步骤(b)中所得的导入有取代基的微细纤维来制备片的步骤;以及(d)使导入取代基的至少一部分自步骤(c)中所得的片中脱离的步骤。[2]一种含微细纤维片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含微细纤维片的制造方法中,至少包括:(a)在纤维原料中导入具有静电官能性和/或立体官能性的取代基,获得导入有取代基的纤维的步骤;(b)对步骤(a)中所得的导入有取代基的纤维进行机械处理,获得导入有取代基的微细纤维的步骤;以及(c)由步骤(b)中所得的导入有取代基的微细纤维来制备片的步骤;以及(d)利用醇对步骤(c)中所得的片进行处理,使导入取代基的至少一部分脱离的步骤。[3]根据[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醇为多元醇。[4]根据[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多元醇为OH/C比率为0.2以上的多元醇。[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具有静电官能性和/或立体官能性的取代基为选自由来源于磷酸的基团、来源于羧酸的基团及来源于硫酸的基团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纤维原料为含有纤维素和/或几丁质(chitin)、几丁聚糖(chitosan)的材料。[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微细纤维的平均纤维宽为2nm~1000nm。[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微细纤维素纤维片,所述含微细纤维素纤维片包含具有静电官能性和/或立体官能性的取代基的微细纤维素纤维,/n所述微细纤维素纤维中的所述取代基的导入量为0.01mmol/g~0.1mmol/g,并且/n所述含微细纤维素纤维片的全光线透射率为90.0%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526 JP 2014-107721;20140526 JP 2014-107722;201.一种含微细纤维素纤维片,所述含微细纤维素纤维片包含具有静电官能性和/或立体官能性的取代基的微细纤维素纤维,
所述微细纤维素纤维中的所述取代基的导入量为0.01mmol/g~0.1mmol/g,并且
所述含微细纤维素纤维片的全光线透射率为90.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微细纤维素纤维片,其中所述具有静电官能性和/或立体官能性的取代基为选自由来源于磷酸的基团、来源于羧酸的基团及来源于硫酸的基团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微细纤维素纤维片,其中所述微细纤维素纤维的平均纤维宽为2nm~10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微细纤维素纤维片,其中所述含微细纤维素纤维片在200℃、真空下加热4小时后的片的黄变度为30以下。


5.一种复合片,含有: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含微细纤维素纤维片的基材片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基材片层的至少一侧的无机层和/或有机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盘指豪岩井信乃野口裕一伏见速雄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