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配料的防蓝光镜片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472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配料的防蓝光镜片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自动配料处理,使用高精度的磅秤进行精密称量原料,选取CR‑39化学单体、紫外光吸收剂、蓝光吸收助剂、引发剂(叔丁基过氧化物)、添加剂以及抗氧化剂为配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原料搅拌后再进行超声振荡作业,有助于颗粒级的物料更加充分的进行混合,原料所处的真空度与振荡效果呈正比,保证振荡作业缓慢停止,提高了物料混匀的效果,采用添加蓝光吸收助剂和进行镜外镀膜的生产方法,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在最后的高温退火阶段,连续两次进行升温和保温一定时间,呈阶梯状的升温方式,有利于去除镜片内应力的同时提高产品生产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配料的防蓝光镜片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镜片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配料的防蓝光镜片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急需的眼镜产品为具有高抗冲击、色差小、透射率高、比重轻的适合运动时使用的树脂镜片。而普通光学树脂眼镜片一般由(CR-39)单体或由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及其齐聚生产的树脂镜片。现有的一种自动配料的防蓝光镜片生产工艺在进行搅拌混匀时,由于局部物料颗粒较小可能造成堆积而造成混料不均匀的情况出现,同时仅仅在镜片本身进行防蓝光处理,导致防护性较低,最后,在对镜片进行去内应力的加工过程中,持续升温可能会造成镜片的损坏,对产品的合格率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配料的防蓝光镜片生产工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配料的防蓝光镜片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自动配料处理:使用高精度的磅秤进行精密称量原料,选取CR-39化学单体、紫外光吸收剂、蓝光吸收助剂、引发剂(叔丁基过氧化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配料的防蓝光镜片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A、自动配料处理:使用高精度的磅秤进行精密称量原料,选取CR-39化学单体、紫外光吸收剂、蓝光吸收助剂、引发剂(叔丁基过氧化物)、添加剂以及抗氧化剂为配料,/n上述配料份数依次为100份、4-8份、4-8份、2-6份、1-3份、1份和1份,将所有搅拌好的配料倒入到超声波振荡机内进行均匀振荡,然后在常温下进行抽真空处理,抽真空的作业时间为10-30分钟;/nB、熔炼制作处理:(1)、熔化澄清:使用微波或是电磁加热装置对倒入在配置罐内的物料进行加热熔化处理,得到粘流状态的原料;/n(2)、降温搅拌:使用搅拌装置对原料进行搅拌,搅拌棒内设置有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配料的防蓝光镜片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自动配料处理:使用高精度的磅秤进行精密称量原料,选取CR-39化学单体、紫外光吸收剂、蓝光吸收助剂、引发剂(叔丁基过氧化物)、添加剂以及抗氧化剂为配料,
上述配料份数依次为100份、4-8份、4-8份、2-6份、1-3份、1份和1份,将所有搅拌好的配料倒入到超声波振荡机内进行均匀振荡,然后在常温下进行抽真空处理,抽真空的作业时间为10-30分钟;
B、熔炼制作处理:(1)、熔化澄清:使用微波或是电磁加热装置对倒入在配置罐内的物料进行加热熔化处理,得到粘流状态的原料;
(2)、降温搅拌:使用搅拌装置对原料进行搅拌,搅拌棒内设置有循环的水冷管道,同时搅拌棒与原料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5-20分钟;
(3)、原料分配:原料液体由铂金供料管按照100ml/s的流量流出,使用特种钢的剪刀切成所需重量份数的料滴;
C、自动压型处理:将合适粘度和重量的玻璃料滴,注入模具型腔内,使用空气吹枪加压,制成镜片毛坯;
D、高温退火处理:压制后,使用夹具将镜片毛坯夹持到退火网材上进行加热,加热到退火温度后,保持该温度0.5-2小时,然后立即使用对其进行降温处理;
E、产品检测入库:(1)、初级检测:检测员肉眼进行观察镜片有无明显破损或裂痕;
(2)、使用仪器检测镜片的内应力、条纹以及边厚度等信息。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飞宏蒋俊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汇恒眼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