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31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纤维膜组件壳、第一拆卸口和防护网,所述纤维膜组件壳的内部设置有超滤膜,且超滤膜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废气口,且废气口的表面设置有阀门,同时阀门的表面贯穿有转把,所述纤维膜组件壳的外部下方设置有出水口,且出水口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拆卸口、滑轨、和粘膜架的设置,构成可拆卸的结构,当超滤膜有损坏时,可通过旋转第一旋转螺母将第一拆卸口打开,同时粘膜架与超滤膜相连接,然后粘膜架通过滑块在滑轨上滑动,当滑动超过第一拆卸口时,可将粘膜架与超滤膜拿下来进行更换,操作简单,降低了维护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
技术介绍
中空纤维膜组件是不对称,非均向,的自身支撑的滤膜,可以反冲洗,使错流过滤方式得到最大的效益,中空纤维的此种几何组态使滤膜表面积在最小的空间得到最大,在废水处理中极为常见。但是目前使用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因密封性过差而导致内部的超滤膜遭到损坏,且当液体刚进入到组件内部时,因过大的杂质会导致组件内部堵塞,且不易清理。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解决了目前使用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因密封性过差而导致内部的超滤膜遭到损坏,且当液体刚进入到组件内部时,因过大的杂质会导致组件内部堵塞,且不易清理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纤维膜组件壳、第一拆卸口和防护网,所述纤维膜组件壳的内部设置有超滤膜,且超滤膜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废气口,且废气口的表面设置有阀门,同时阀门的表面贯穿有转把,所述纤维膜组件壳的外部下方设置有出水口,且出水口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盖,同时第一密封盖通过第一旋转螺栓与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纤维膜组件壳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滑轨,且滑轨通过滑块与粘膜架相连接,同时粘膜架设置在超滤膜的外部另一侧,所述第一拆卸口设置在纤维膜组件壳的另一侧,且第一拆卸口内部贯穿有第一旋转螺母,所述第一拆卸口通过连接壳与第二拆卸口相连接,且第二拆卸口设置在第一拆卸口的另一侧,同时第二拆卸口的内部贯穿有第二旋转螺母,所述防护网设置在第二拆卸口的内部,且第二拆卸口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二旋转螺栓与第二密封盖相连接,且第二密封盖设置在进液口的另一侧,同时第二密封盖的下表面设置有卡扣。优选的,所述超滤膜在密封塞内呈等间距分布,且密封塞为开孔式设计。优选的,所述转把与阀门螺纹连接,且阀门的内径大于废气口的外径。优选的,所述粘膜架通过滑块与滑轨构成滑动结构,且滑轨以纤维膜组件壳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防护网与第二旋转螺母螺纹连接,且第二旋转螺母在第二拆卸口上环形阵列式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盖通过第二旋转螺栓与进液口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二密封盖的尺寸与进液口的尺寸相吻合。优选的,所述卡扣与进液口卡合连接,且卡扣为“L”形结构。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第一拆卸口、滑轨、和粘膜架的设置,构成可拆卸的结构,当超滤膜有损坏时,可通过旋转第一旋转螺母将第一拆卸口打开,同时粘膜架与超滤膜相连接,然后粘膜架通过滑块在滑轨上滑动,当滑动超过第一拆卸口时,可将粘膜架与超滤膜拿下来进行更换,操作简单,降低了维护难度。2、本技术通过第二拆卸口、第二旋转螺母、防护网的设置,可起到有效防护的作用,而第二拆卸口通过第二旋转螺母在内部设置有防护网,其作用是为了防止,刚进入的液体内杂质过多过大,而造成纤维膜组件壳内部阻塞以及超滤膜损坏的现象发生,而当防护网上吸附的杂质过多时,可通过旋转第二旋转螺母将第二拆卸口打开,然后对防护网进行清理以及更换,增强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3、本技术通过第二旋转螺栓、第二密封盖和卡扣的设置,构成密封的组件,当不用该组件时,可将废气口、出水口和进液口都关闭,使纤维膜组件壳的内部呈密封的状态,此时超滤膜在纤维膜组件壳的内部需湿态保存,这样才能保护内部的超滤膜不受到损坏,降低了该组件的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防护网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密封塞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纤维膜组件壳;2、超滤膜;3、密封塞;4、废气口;5、阀门;6、转把;7、出水口;8、第一旋转螺栓;9、第一密封盖;10、滑轨;11、滑块;12、粘膜架;13、第一拆卸口;14、第一旋转螺母;15、连接壳;16、第二拆卸口;17、第二旋转螺母;18、防护网;19、进液口;20、第二旋转螺栓;21、第二密封盖;22、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防护网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密封塞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正视的结构示意图。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纤维膜组件壳1、第一拆卸口13和防护网18,纤维膜组件壳1的内部设置有超滤膜2,且超滤膜2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密封塞3,密封塞3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废气口4,且废气口4的表面设置有阀门5,同时阀门5的表面贯穿有转把6,纤维膜组件壳1的外部下方设置有出水口7,且出水口7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盖9,同时第一密封盖9通过第一旋转螺栓8与出水口7相连接,纤维膜组件壳1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滑轨10,且滑轨10通过滑块11与粘膜架12相连接,同时粘膜架12设置在超滤膜2的外部另一侧,第一拆卸口13设置在纤维膜组件壳1的另一侧,且第一拆卸口13内部贯穿有第一旋转螺母14,第一拆卸口13通过连接壳15与第二拆卸口16相连接,且第二拆卸口16设置在第一拆卸口13的另一侧,同时第二拆卸口16的内部贯穿有第二旋转螺母17,防护网18设置在第二拆卸口16的内部,且第二拆卸口16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液口19,进液口19通过第二旋转螺栓20与第二密封盖21相连接,且第二密封盖21设置在进液口19的另一侧,同时第二密封盖21的下表面设置有卡扣22。超滤膜2在密封塞3内呈等间距分布,且密封塞3为开孔式设计,而密封塞3的作用,是为了起到固定超滤膜2的作用,同时也增强该组件的密封性。转把6与阀门5螺纹连接,且阀门5的内径大于废气口4的外径,其作用是为了控制废气的排出,在不用时,也可关闭阀门5,起到可调节的作用。粘膜架12通过滑块11与滑轨10构成滑动结构,且滑轨10以纤维膜组件壳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当超滤膜2有损坏时,可通过旋转第一旋转螺母14将第一拆卸口13打开,同时粘膜架12与超滤膜2相连接,然后粘膜架12通过滑块11在滑轨10上滑动,当滑动超过第一拆卸口13时,可将粘膜架12与超滤膜2拿下来进行更换,操作简单,降低了维护难度。防护网18与第二旋转螺母17螺纹连接,且第二旋转螺母17在第二拆卸口16上环形阵列式分布,而第二拆卸口16通过第二旋转螺母17在内部设置有防护网18,其作用是为了防止,刚进入的液体内杂质过多过大,而造成纤维膜组件壳1内部阻塞以及超滤膜2损坏的现象发生,而当防护网18上吸附的杂质过多时,可通过旋转第二旋转螺母17将第二拆卸口16打开,然后对防护网18进行清理以及更换,增强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第二密封盖21通过第二旋转螺栓20与进液口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纤维膜组件壳(1)、第一拆卸口(13)和防护网(18),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膜组件壳(1)的内部设置有超滤膜(2),且超滤膜(2)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密封塞(3),所述密封塞(3)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废气口(4),且废气口(4)的表面设置有阀门(5),同时阀门(5)的表面贯穿有转把(6),所述纤维膜组件壳(1)的外部下方设置有出水口(7),且出水口(7)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盖(9),同时第一密封盖(9)通过第一旋转螺栓(8)与出水口(7)相连接,所述纤维膜组件壳(1)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滑轨(10),且滑轨(10)通过滑块(11)与粘膜架(12)相连接,同时粘膜架(12)设置在超滤膜(2)的外部另一侧,所述第一拆卸口(13)设置在纤维膜组件壳(1)的另一侧,且第一拆卸口(13)内部贯穿有第一旋转螺母(14),所述第一拆卸口(13)通过连接壳(15)与第二拆卸口(16)相连接,且第二拆卸口(16)设置在第一拆卸口(13)的另一侧,同时第二拆卸口(16)的内部贯穿有第二旋转螺母(17),所述防护网(18)设置在第二拆卸口(16)的内部,且第二拆卸口(16)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液口(19),所述进液口(19)通过第二旋转螺栓(20)与第二密封盖(21)相连接,且第二密封盖(21)设置在进液口(19)的另一侧,同时第二密封盖(21)的下表面设置有卡扣(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纤维膜组件壳(1)、第一拆卸口(13)和防护网(18),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膜组件壳(1)的内部设置有超滤膜(2),且超滤膜(2)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密封塞(3),所述密封塞(3)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废气口(4),且废气口(4)的表面设置有阀门(5),同时阀门(5)的表面贯穿有转把(6),所述纤维膜组件壳(1)的外部下方设置有出水口(7),且出水口(7)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盖(9),同时第一密封盖(9)通过第一旋转螺栓(8)与出水口(7)相连接,所述纤维膜组件壳(1)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滑轨(10),且滑轨(10)通过滑块(11)与粘膜架(12)相连接,同时粘膜架(12)设置在超滤膜(2)的外部另一侧,所述第一拆卸口(13)设置在纤维膜组件壳(1)的另一侧,且第一拆卸口(13)内部贯穿有第一旋转螺母(14),所述第一拆卸口(13)通过连接壳(15)与第二拆卸口(16)相连接,且第二拆卸口(16)设置在第一拆卸口(13)的另一侧,同时第二拆卸口(16)的内部贯穿有第二旋转螺母(17),所述防护网(18)设置在第二拆卸口(16)的内部,且第二拆卸口(16)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液口(19),所述进液口(19)通过第二旋转螺栓(20)与第二密封盖(21)相连接,且第二密封盖(21)设置在进液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清新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