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门体喷涂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上料、3D扫描、喷涂轨迹规划、机器人喷涂、滚涂、漆面固化、打磨和除尘;通过对门体进行3D扫描获取门体模型,针对门体模型中的线条、沟槽进行喷漆轨迹规划能够精确喷涂,减少材料浪费,降低污染,同时能够在计算机上设计喷涂花纹,增加门体多样性;并且,门体的喷涂均是自动化喷涂,减少人工干预,减少工人的涂料吸入,减低对工作人员的身体伤害,实现智能化,流水线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体喷涂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木门喷涂
,具体涉及一种门体喷涂工艺。
技术介绍
木门喷涂的工艺与所选择的油漆种类有很大的关系,传统木门喷漆一般采用PE底漆加PU面漆,一般的工艺流程为:白坯打磨→刮水灰→打磨→喷PE底漆→打磨→喷PE/PU面漆,当然根据产品不同的要求可选择不同的喷涂底漆或者面漆的次数,如“三底一面”或“三底两面”等,但是传统的喷涂用漆的弊端十分明显,首先在环保方面,PU/PE漆都统称油性漆,VOC含量较高,在施工成膜中持续挥发,对车间环境以及喷涂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污染和损害,同时也是家居环境污染的源头之一。其次在生产效率方面,传统漆料固化时间较长,喷涂后需要在自然环境下晾干,无法实现流水线作,业极大的影响生产效率。采用UV漆喷涂相对于传统油漆来说在环保以及生产效率上有很大提升,UV漆是行业公认的无污染漆料,VOC含量极低,以及其固化速度通在几十秒左右,极大的提升生产的效率,加上UV漆漆膜高硬度、良好的耐刮擦性、耐化学性、高固含量在木门喷漆中优势明显,UV漆喷涂的工艺流程;底漆线:滚涂UV专用底漆→UV固化(半干)→滚涂UV普通底漆→UV固化(全干)→砂光→除尘→底漆→砂光→收料面漆线:淋前滚涂→淋涂UV漆→红外线流平→UV固化(全干)→收料。针对上述工艺流程中所涉及到的滚涂、淋涂以及生产中常用的往复机喷涂,都只适用于平面工件,但是对市场上有复杂线条、沟槽以及花纹的门型,此工艺流程无法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门体喷涂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喷涂工艺,都只适用于平面工件,但是对市场上有复杂线条、沟槽以及花纹的门型,此工艺流程无法满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体喷涂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上料,将待喷涂门体固定在喷涂机器人的喷涂工位上;2)、3D扫描,对门体进行3D扫描,获得门体模型,并将扫描获得的门体模型传输到计算机中;3)、喷涂轨迹规划,在计算机中对以获取的门体模型进行喷涂轨迹规划,并将喷涂轨迹规划传输至喷涂机器人中;4)、机器人喷涂,机器人通过接收计算机发送到的喷涂轨迹数据,对门体进行喷涂工作,喷涂完成后传送致下一个工位;5)、滚涂,对门体大面进行喷涂;6)、漆面固化;7)、打磨和除尘。通过对门体进行3D扫描获取门体模型,针对门体模型中的线条、沟槽进行喷漆轨迹规划能够精确喷涂,减少材料浪费,降低污染,同时能够在计算机上设计喷涂花纹,增加门体多样性;并且,门体的喷涂均是自动化喷涂,减少人工干预,减少工人的涂料吸入,减低对工作人员的身体伤害,实现智能化,流水线工作,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的,上料前门体表面去除毛刺以及去除灰尘。进一步的,扫描方式包括:光散斑相机或者激光线扫获得门的精确模型。进一步的,喷涂轨迹规划包括:对获取的门体模型中线条和沟槽的喷涂轨迹规划。进一步的,喷涂轨迹规划包括:花纹喷涂轨迹规划。进一步的,门体大面由滚涂机喷涂。进一步的,固化前进行红外流平。进一步的,所述固化采用光固化。进一步的,所述光固化包括紫外线光固化。进一步的,所述除尘包括吹扫除尘。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对门体进行3D扫描获取门体模型,针对门体模型中的线条、沟槽进行喷漆轨迹规划能够精确喷涂,减少材料浪费,降低污染,同时能够在计算机上设计喷涂花纹,增加门体多样性;并且,门体的喷涂均是自动化喷涂,减少人工干预,减少工人的涂料吸入,减低对工作人员的身体伤害,实现智能化,流水线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门体喷涂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上料,将待喷涂门体固定在喷涂机器人的喷涂工位上,上料前门体表面去除毛刺以及去除灰尘,上料可用桁架机器人或者人工来完成。2)、3D扫描,对门体进行3D扫描,扫描方式包括:光散斑相机或者激光线扫获得门的精确模型,获得门体模型,并将扫描获得的门体模型传输到计算机中,3D软件采用Trajectory3d。3)、喷涂轨迹规划,喷涂轨迹规划包括:对获取的门体模型中线条和沟槽的喷涂轨迹规划或者花纹喷涂轨迹规划;在计算机中对以获取的门体模型进行喷涂轨迹规划,并将喷涂轨迹规划传输至喷涂机器人中,具体的,在计算机中对以获取的门体模型进行喷涂轨迹规划,轨迹规划时根据人工对当前喷涂的基本信息设置来调取相应的喷涂工艺包来匹配门体模型,喷涂的基本信息设置内容包括面漆或底漆、清油或混油等,工艺包是根据长期以来对各种木门不同的喷涂工艺的积累,结合机器人喷涂来做成的一个喷涂轨迹规划的基本规则,计算机会记录每次人工编辑后的轨迹并保存在当前电脑中,作为工艺包的不断完善。自动规划好的轨迹会提供人工编辑界面和轨迹的最终确认,规划好的轨迹会自动保存,并在下次喷涂时如果识别为该型号,则轨迹会自动调取并发送机器人。同时工艺包可以由人工来设置某种规则,针对不同型号但是喷涂规则相同的木门批次,计算机中直接通过门体模型生成喷涂轨迹,并将喷涂轨迹传输至喷涂机器人中。4)、机器人喷涂,机器人通过接收计算机发送到的喷涂轨迹数据,对门体按照规划的喷涂轨迹进行喷涂工作,喷涂完成后门体传送致下一个工位,传输方式由传输机器人传输。5)、滚涂,滚涂主要用来喷涂平面,由于门的沟槽经由机器人喷涂完成,所以门的大面交由滚涂机来喷涂使得生产效率更高,如果有线条则不进行滚涂,全部由机器人喷涂。6)、漆面固化;UV漆喷涂后需要进行流平以及光固化,由于UV漆固化时间通常在几十秒左右,所以能极大的提升生产的效率。7)、打磨和除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最后一道面漆则不需要打磨,其余则根据需要选择。通过对门体进行3D扫描获取门体模型,针对门体模型中的线条、沟槽进行喷漆轨迹规划能够精确喷涂,减少材料浪费,降低污染,同时能够在计算机上设计喷涂花纹,增加门体多样性;并且,门体的喷涂均是自动化喷涂,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体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上料,将待喷涂门体固定在喷涂机器人的喷涂工位上;/n2)、3D扫描,对门体进行3D扫描,获得门体模型,并将扫描获得的门体模型传输到计算机中;/n3)、喷涂轨迹规划;/n4)、机器人喷涂,机器人通过接收计算机发送到的喷涂轨迹数据,对门体进行喷涂工作,喷涂完成后传送致下一个工位;/n5)、滚涂,对门体大面进行喷涂;/n6)、漆面固化;/n7)、打磨和除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体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上料,将待喷涂门体固定在喷涂机器人的喷涂工位上;
2)、3D扫描,对门体进行3D扫描,获得门体模型,并将扫描获得的门体模型传输到计算机中;
3)、喷涂轨迹规划;
4)、机器人喷涂,机器人通过接收计算机发送到的喷涂轨迹数据,对门体进行喷涂工作,喷涂完成后传送致下一个工位;
5)、滚涂,对门体大面进行喷涂;
6)、漆面固化;
7)、打磨和除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体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上料前门体表面去除毛刺以及去除灰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体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扫描方式包括:光散斑相机或者激光线扫获得门的精确模型。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曲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