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用圆竹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5536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饰用圆竹及制造方法,包括圆竹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竹基材的表面设置有界面层,所述界面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设置有装饰层。设置有附着层,大幅度提高圆竹的漆膜附着力,不起皮、不鼓泡、不脱落。克服了天然圆竹较易变色、开裂、发霉等缺陷,具备防水、装饰和耐光等性能,尺寸稳定性好,不易开裂,色彩丰富且稳定,若加上紫外线阻隔功能后耐光老化性能更好,总体装饰效果更好更耐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饰用圆竹及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竹子加工
,具体是一种装饰用圆竹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竹子外表面的竹青因含有蜡质层而难以胶合,漆膜附着力差,现有的加工方法有车床铣削、砂光等。前者破坏了竹节原有的结构,后者砂带/砂纸消耗量较大,效率较低,对于不规则、不平整的竹节部位处理效果不佳。圆竹因其独特的外观和承载的丰富文化,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建筑装饰领域应用越来越多;但未经处理的圆竹,存在较易开裂、霉变、变色等问题,装饰效果耐久性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装饰用圆竹及制造方法,通过干燥、表面处理等手段克服上述问题,提高圆竹装饰效果及其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提高圆竹装饰效果及其耐久性的装饰用圆竹及制造方法。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装饰用圆竹,包括圆竹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竹基材的表面设置有界面层,所述界面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设置有装饰层。所述的装饰用圆竹,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层与所述防水层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增加苏朴树装饰层附着力的附着层。所述的装饰用圆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上设置有耐光层,所述耐光层包括紫外屏蔽层。所述的装饰用圆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中设置有紫外线吸收剂。所述的装饰用圆竹,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竹基材包括干燥无开裂圆竹,所述圆竹的生长时间为3-5年。所述的装饰用圆竹,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层包括通过喷砂处理后的圆竹表面蜡质层。所述的装饰用圆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包括水性聚氨酯层、PVDC乳液层、复合防水层。所述的装饰用圆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包括漆膜,所述漆膜喷涂在所述防水层上。所述的装饰用圆竹,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层采用聚氨酯和附着力促进剂制成。一种装饰用圆竹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材,在3-5年生长周期的竹子中选择外形、直径适合的进行采伐;S2通节及干燥处理,包括自然干燥或微波干燥,对于自然干燥或不易开裂的圆竹,可省略此步骤;S21如采用人工干燥,裁成一定长度后再打通內节;如采用微波干燥工艺,则微波功率20~100kW,微波处理时间3~15min,微波处理后气干3~7d,含水率控制在8~15%。S3对圆竹表面进行机械处理,采用柔性砂光或喷砂工艺均匀清除圆竹表面蜡质层,优选喷砂工艺;S31喷砂工艺参数为:喷嘴口径0.6mm,压力0.4-0.7MPa,磨料为SiC或刚玉,磨料的粒径100-120目,距离100-200mm,角度30-75°,圆竹的进给速度0.01-0.5m/s;S4进行表面喷涂处理,采用喷涂、刷涂等工艺对圆竹表面喷涂保护层或装饰层;所用涂层包括功能性涂层及装饰涂层,其中功能性涂层包括防水涂层、耐老化涂层、防霉涂层,装饰涂层包括色漆;S41色漆中设置有紫外线吸收剂,或者在色漆的外表面上喷涂一层耐光层,具体为紫外屏蔽层;S42采用的喷涂工艺如下:喷嘴孔径2-3mm,空气压力0.3-0.4MPa,喷涂后进行烘干;S43根据涂料种类设置不同烘干温度,其中,水性防水涂层的烘干维度为40-80℃,烘干时间2h。该装饰用圆竹及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有附着层,大幅度提高圆竹的漆膜附着力,不起皮、不鼓泡、不脱落。克服了天然圆竹较易变色、开裂、发霉等缺陷,具备防水、装饰和耐光等性能,尺寸稳定性好,不易开裂,色彩丰富且稳定,若加上紫外线阻隔功能后耐光老化性能更好,总体装饰效果更好更耐久。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方法制造的装饰用圆竹的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圆竹基材;2界面层;3附着层;4防水层;5装饰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如图1所示,一种装饰用圆竹,最内层为圆竹基材1,最外层为装饰层5。其中,圆竹基材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界面层2,界面层2与装饰层5之间设置有防水层4。一种更优的实施例为,在防水层4与界面层2之间设置有附着层3,以提高防水层4和装饰层5的附着强度。附着层3为聚氨酯和附着力促进剂等助剂混合物,其中附着力促进剂可采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用量2%以下)或聚酯树脂(用量3%~15%)。一种更优的实施例为,在装饰层5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耐光层。其中,圆竹基材1,通常选择生长3-5年的外形、直径适合的圆竹,经过干燥处理,且处理后无开裂的作为圆竹基材1。界面层2,圆竹表面的蜡质层通过柔性砂光或喷砂处理得到高附着力界面层2,优选喷砂工艺。附着层3,根据防水层4以及装饰层5的特性,当附着力较差,则设置有附着层3。附着层3通过喷涂、刷涂等工艺设置在界面层3的外表面。防水层4采用水性聚氨酯、PVDC乳液等环保材料来制备防水层4,当防水性能要求较高时,也可采用复合防水层。装饰层5,为包覆喷涂在装饰圆竹最外层的漆膜,通过喷涂工艺将如绿色、黄色等接近竹子天然颜色的色漆喷涂在防水层4上。当有耐光要求时,可以在色漆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或另外增加一层紫外屏蔽层。一种装饰用圆竹制造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进行选材,在3-5年生竹子中选择外形、直径适合的进行采伐。然后打通内节,对于自然干燥或不易开裂的圆竹,可省略此步骤;如需采用人工干燥,则尽量裁成一定长度后再打通內节。圆竹通节后,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方式包括自然干燥或微波干燥。其中,微波干燥工艺如下:微波功率20~100kW,微波处理时间3~15min,微波处理后气干3~7d,含水率控制在8~15%。干燥完成后,对圆竹表面进行机械处理,采用柔性砂光或喷砂工艺均匀清除圆竹表面蜡质层,优选喷砂工艺。喷砂工艺参数为:喷嘴口径0.6mm,压力0.4-0.7MPa,磨料为SiC或刚玉,磨料的粒径100-120目,喷嘴与圆竹表面间距100-200mm,角度30-75°,圆竹的进给速度0.01-0.5m/s。机械处理完成后,再进行表面喷涂处理。采用喷涂、刷涂等工艺对圆竹表面进行保护或装饰。优选喷涂,所用涂层根据目标选择,可以是防水、耐老化、防霉等涂层,也可以是色漆,如绿色、黄色等接近竹子天然颜色的色漆,为了更好的提高装饰用圆竹的耐久性,首先对圆竹表面进行喷涂防水涂层,然后再喷涂上色漆,色漆中设置有紫外线吸收剂。或者,在色漆的外表面上喷涂一层耐光层,具体为紫外屏蔽层采用的喷涂工艺如下:喷嘴孔径2-3mm,空气压力0.3-0.4MPa,喷涂后进行烘干。根据涂料种类设置不同烘干温度,如水性防水涂层40-80℃,烘干时间2h。当涂层的附着力较差时,可以在圆竹的表面首先喷涂一层附着层,以提高圆竹的附着力,使表面漆膜不易损坏。设置有附着层3,大幅度提高圆竹的防水层4漆膜附着力,不起皮、不鼓泡、不脱落。克服了天然圆竹较易变色、开裂、发霉等缺陷,具备防水、装饰和耐光等性能,尺寸稳定性好,不易开裂,色彩丰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饰用圆竹,包括圆竹基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竹基材(1)的表面设置有界面层(2),所述界面层(2)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层(4),所述防水层(4)上设置有装饰层(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饰用圆竹,包括圆竹基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竹基材(1)的表面设置有界面层(2),所述界面层(2)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层(4),所述防水层(4)上设置有装饰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用圆竹,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层(2)与所述防水层(4)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增加苏朴树装饰层(5)附着力的附着层(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饰用圆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5)上设置有耐光层,所述耐光层包括紫外屏蔽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饰用圆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5)中设置有紫外线吸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用圆竹,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竹基材(1)包括干燥无开裂圆竹,所述圆竹的生长时间为3-5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用圆竹,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层(2)包括通过喷砂处理后的圆竹表面蜡质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用圆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4)包括水性聚氨酯层、PVDC乳液层、复合防水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用圆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5)包括漆膜,所述漆膜喷涂在所述防水层(4)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用圆竹,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层(3)采用聚氨酯和附着力促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再兴何盛李能李景鹏陈玉和包永洁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