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输液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2088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压输液辅助装置,包括:穿刺部;进气部,包括第一进气管和滑动地套设于内的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槽,第二进气管的第一端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环形突片,环形突片可移动地固定于环形槽内;两个推部,垂直于环形突片设置,两个推部的一端分别连接至环形突片上端面的两侧,且推部与环形突片的连接为可撕开式连接;当推动两个推部时,环形突片由第一端的环形槽向其他的环形槽中逐渐滑动,第二进气管从第一进气管中露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和第二进气管之间通过环形突片和环形槽滑动连接,连接紧密不漏气且又延长了进气部的长度,保持内外气压平衡,利于药液顺利全部下完、全部给药,避免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压输液辅助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加压输液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输液,又称大容量注射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将药物输入体内。输液过程中,由于输液瓶或输液袋内的液体不断减少,瓶内气体总体积不便,因此导致瓶内产生负压,影响滴液速度,尤其是对于较为粘稠或分子量较大的注射物质,因此,一般都需向内注入空气,保持瓶内压力,然而,在进气时,尤其是对于分子量较大及粘稠的注射液,容易引起注射液内存留气泡、无法流出输液瓶或袋等现象,容易导致对患者的用药不足及药品浪费等。因此,亟需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压输液辅助装置。为此,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压输液辅助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穿刺部;至少一个进气部,所述进气部包括第一进气管和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进气管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压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个穿刺部;/n至少一个进气部,所述进气部包括第一进气管和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进气管内的第二进气管,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第一端向其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槽,多个所述环形槽彼此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进气管的第一端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环形突片,所述环形突片可移动地固定于多个所述环形槽内;/n两个推部,两个所述推部垂直于所述环形突片设置,两个所述推部的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环形突片上端面的两侧,且所述推部与所述环形突片的连接为可撕开式连接;/n当推动两个所述推部时,所述环形突片由所述第一进气管的第一段的环形槽向其他的环形槽中逐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压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穿刺部;
至少一个进气部,所述进气部包括第一进气管和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进气管内的第二进气管,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第一端向其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槽,多个所述环形槽彼此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进气管的第一端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环形突片,所述环形突片可移动地固定于多个所述环形槽内;
两个推部,两个所述推部垂直于所述环形突片设置,两个所述推部的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环形突片上端面的两侧,且所述推部与所述环形突片的连接为可撕开式连接;
当推动两个所述推部时,所述环形突片由所述第一进气管的第一段的环形槽向其他的环形槽中逐渐滑动,所述第二进气管的第二端从第一进气管的第二端处露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气压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管的第二端处;
重力传感器,其设置在输液容器的挂钩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胜朱雪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