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文清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用安全卫生的艾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2048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用安全卫生的艾灸装置,包括消毒片、装置本体和调节机构,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消毒片安装在底座的下表面,所述消毒片的内部包裹有胶条,所述胶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泡棉,所述消毒片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罐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轨,且滚轮与导轨相互卡合;通过设计了安装在底座下表面的消毒片以及消毒片上的连接杆、滚轮、泡棉和胶条便于对底座的下表面进行擦拭,避免其由于长时间接触皮肤而粘黏细菌,最终影响使用者的皮肤健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用安全卫生的艾灸装置
本技术属于艾灸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用安全卫生的艾灸装置。
技术介绍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经检索,中国专利CN209004670U的技术提出的一种艾灸罐,其虽然实现了可控制艾条燃烧速度,操作方便,使艾条燃烧均匀,推进更加稳定,降低罐体温度,然而现有的艾灸装置时常接触皮肤,进而导致其很容易积攒细菌,最终影响使用者皮肤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医用安全卫生的艾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用安全卫生的艾灸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艾灸装置时常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用安全卫生的艾灸装置,包括消毒片(7)、装置本体和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罐体(4),所述罐体(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5),所述消毒片(7)安装在底座(5)的下表面,所述消毒片(7)的内部包裹有胶条(11),所述胶条(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泡棉(10),所述消毒片(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9),所述罐体(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轨(8),且滚轮(9)与导轨(8)相互卡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用安全卫生的艾灸装置,包括消毒片(7)、装置本体和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罐体(4),所述罐体(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5),所述消毒片(7)安装在底座(5)的下表面,所述消毒片(7)的内部包裹有胶条(11),所述胶条(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泡棉(10),所述消毒片(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9),所述罐体(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轨(8),且滚轮(9)与导轨(8)相互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安全卫生的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盖(3),所述上盖(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盖(2),所述顶盖(2)的上表面设置有按钮(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用安全卫生的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顶杆(13),所述顶杆(13)安装在顶盖(2)的内部,且顶杆(13)与按钮(1)固定连接,所述顶杆(13)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2),且弹簧(12)与顶盖(2)固定连接,所述顶杆(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片(14),所述卡片(14)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文清李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韩文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