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艾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04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9
一种新型艾灸器,包括艾灸器本体和设置在艾灸器本体上的艾灸器盖体,所述艾灸器本体和艾灸器盖体沿轴向相互配合插接,从而形成一容置腔,所述艾灸器本体和艾灸器盖体为中空,在所述艾灸器盖体上设有安装孔和艾柱固定件,所述艾柱固定件的直径略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所述艾柱固定件穿入所述安装孔进入容置腔内,所述艾柱固定件可相对艾灸器盖体沿轴向上、下移动,从而调节艾柱固定件上的艾柱的艾灸温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不需要取下艾灸装置就能调节艾灸温度的、操作更加简单的、艾灸器本体和艾灸器盖体的配合不易出现松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艾灸器
本技术涉及艾灸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艾灸器。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CN202605295U公开了一种艾灸装置,包括灸筒和灸筒盖,灸筒盖以插装或套装方式封盖在灸筒上,并且沿灸筒轴线方向与灸筒部分重叠,在所述重叠部位处设置有同时贯穿灸筒和灸筒盖的出气口,在所述灸筒侧壁上靠近其下端设置有若干个周向均布的进气口,所述灸筒盖内通过艾柱安装座悬置有艾柱,通过灸筒盖与灸筒的相对转动可对出气口开口大小进行调节从而调节艾柱的燃烧速度,通过灸筒盖与灸筒的相对插拔可调节艾柱与人体施灸部位的距离从而调节对人体的施灸温度。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艾灸装置,其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下述缺陷:第一,当需要调节艾灸装置对人体的施灸温度时,操作者需要插拔灸筒盖与灸筒,使两者相对移动,从而达到调节施灸温度的目的,在艾灸过程中,为了安全起见,甚至需要取下艾灸装置才能实现操作,操作比较麻烦;第二,当该艾灸装置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灸筒盖与灸筒的频繁插拔,使得灸筒盖与灸筒之间的配合出现松动,甚至使得灸筒盖在灸筒上相对灸筒自动掉落,从而影响施灸温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向社会提供一种不需要取下艾灸装置就能调节艾灸温度的、操作更加简单的、艾灸器本体和艾灸器盖体的配合不易出现松动的、有利于艾灸温度调节的新型艾灸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艾灸器,包括艾灸器本体和设置在艾灸器本体上的艾灸器盖体,所述艾灸器本体和艾灸器盖体沿轴向相互配合插接,从而形成一容置腔,所述艾灸器本体和艾灸器盖体为中空,在所述艾灸器盖体上设有安装孔和艾柱固定件,所述艾柱固定件的直径略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所述艾柱固定件穿入所述安装孔进入容置腔内,所述艾柱固定件可相对艾灸器盖体沿轴向上、下移动,从而调节艾柱固定件上的艾柱的艾灸温度。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本技术还包括柔性垫圈,所述柔性垫圈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艾柱固定件的直径略大于所述柔性垫圈的内径,所述艾柱固定件穿入所述柔性垫圈进入容置腔内。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柔性垫圈是采用硅胶或者橡胶材料制成的。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艾灸器本体的底部设有滤网。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艾灸器盖体顶端设有纱布。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艾柱固定件的顶部设有压片。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艾灸器盖体的顶盖相对于边缘下凹预定距离。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艾灸器本体的底部设有一圈环状的底托,所述滤网固定在所述底托上。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本技术还包括若干通孔,若干所述通孔沿所述环状的底托的轴向均匀布置。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艾灸器本体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呈四周镂空状。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包括艾灸器本体和设置在艾灸器本体上的艾灸器盖体,所述艾灸器本体和艾灸器盖体沿轴向相互配合插接,从而形成一容置腔,所述艾灸器本体和艾灸器盖体为中空,在所述艾灸器盖体上设有安装孔和艾柱固定件,所述艾柱固定件的直径略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所述艾柱固定件穿入所述安装孔进入容置腔内,所述艾柱固定件可相对艾灸器盖体沿轴向上、下移动,从而调节艾柱固定件上的艾柱的艾灸温度的结构,本技术在使用时,将艾柱固定在所述艾柱固定件上,点燃艾柱,当需要艾灸的温度高一点时,此时调节所述调节艾柱固定件,使其相对艾灸器盖体沿轴向向下移动,艾柱也随之下移,艾灸的温度升高,当移动到需要的温度时,松开所述艾柱固定件,由于所述柔性垫圈的作用,所述艾柱固定件便能固定住,即能保持在需要的较高的艾灸温度下艾灸;当需要艾灸的温度低一点时,此时调节所述调节艾柱固定件,使其相对艾灸器盖体沿轴向向上移动,艾柱也随之上移,艾灸的温度也就降低,当移动到需要的温度时,松开所述艾柱固定件,由于所述柔性垫圈的作用,此时松开艾柱固定件,艾柱固定件也能固定不动,即能保持在需要的较低的艾灸温度下艾灸;本技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灵活调节艾灸的温度,直接调节艾柱固定件就可以达到调节的目的,不需要取下艾灸装置就能调节艾灸温度,操作更加简单,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免去了频繁插拔艾灸器本体和艾灸器盖体,艾灸器本体和艾灸器盖体的配合也就不易出现松动,有利于温度的调节。因此,本技术具有不需要取下艾灸装置就能调节艾灸温度的、操作更加简单的、结构简单、艾灸器本体和艾灸器盖体的配合不易出现松动的、有利于艾灸温度调节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艾灸器盖体的仰视图。图4是图2中的艾灸器本体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至图4,图1至图4揭示的是新型艾灸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一种新型艾灸器,包括艾灸器本体1和设置在艾灸器本体1上的艾灸器盖体2,本实施例中,所述艾灸器呈筒体,所述艾灸器本体1和艾灸器盖体2沿轴向相互配合插接(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为艾灸器本体1和艾灸器盖体2互相配合安装的方向示意图,而拆卸则为相反方向),从而形成一容置腔,所述艾灸器本体1和艾灸器盖体2为中空的,所述艾灸器本体1的底部盖设有滤网11,所述艾灸器盖体2顶端依次盖设有纱布和铝片22,所述铝片22上设有若干透气孔220,在所述艾灸器盖体2上还设有安装孔20、柔性垫圈24和艾柱固定件23,所述柔性垫圈24固定在所述安装孔20内,所述艾柱固定件23的直径略大于所述柔性垫圈24的内径,如此便能保证所述艾柱固定件23能插入所述柔性垫圈24内,但又不至于从柔性垫圈24内向下掉落,所述艾柱固定件23穿入所述柔性垫圈24进入容置腔内,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是其他的方式固定在该安装孔20内壁,如,通过凹槽和凸勒的配合实现固定,所述柔性垫圈24是通过胶水粘贴在所述艾灸器盖体2上的安装孔20内壁的,所述柔性垫圈24是采用硅胶或者橡胶材料制成的;所述艾柱固定件23可相对艾灸器盖体2沿轴向上、下移动,从而调节艾柱固定件23上的艾柱的艾灸温度。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艾灸器本体1的底部设有一圈环状的底托10,所述滤网11固定在所述底托10上,如此的优点在于方便滤网11的安装和固定,所述滤网11用于承接艾柱燃烧后的灰烬。本技术中,优选的,还包括若干通孔100,若干所述通孔100沿所述环状的底托10的轴向均匀布置,所述艾灸器本体1设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呈四周镂空状,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增加艾灸器的通风性。本技术在使用时,将艾柱固定在所述艾柱固定件23上,点燃艾柱(图中不可见),艾灸器本体1的底部为靠近人体需要艾灸的部位进行艾灸,当需要艾灸的温度高一点时,此时调节所述调节艾柱固定件23,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是向下推动所述艾柱固定件23,使艾柱固定件23相对艾灸器盖体2沿轴向向下移动,艾柱也随之下移,艾柱靠近所述艾灸器本体1的底部,人体感受到艾灸的温度升高,当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艾灸器,包括艾灸器本体(1)和设置在艾灸器本体(1)上的艾灸器盖体(2),所述艾灸器本体(1)和艾灸器盖体(2)沿轴向相互配合插接,从而形成一容置腔,所述艾灸器本体(1)和艾灸器盖体(2)为中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艾灸器盖体(2)上设有安装孔(20)和艾柱固定件(23),所述艾柱固定件(23)的直径略大于所述安装孔(20)的内径,所述艾柱固定件(23)穿入所述安装孔(20)进入容置腔内,所述艾柱固定件(23)可相对艾灸器盖体(2)沿轴向上、下移动,从而调节艾柱固定件(23)上的艾柱的艾灸温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艾灸器,包括艾灸器本体(1)和设置在艾灸器本体(1)上的艾灸器盖体(2),所述艾灸器本体(1)和艾灸器盖体(2)沿轴向相互配合插接,从而形成一容置腔,所述艾灸器本体(1)和艾灸器盖体(2)为中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艾灸器盖体(2)上设有安装孔(20)和艾柱固定件(23),所述艾柱固定件(23)的直径略大于所述安装孔(20)的内径,所述艾柱固定件(23)穿入所述安装孔(20)进入容置腔内,所述艾柱固定件(23)可相对艾灸器盖体(2)沿轴向上、下移动,从而调节艾柱固定件(23)上的艾柱的艾灸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艾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垫圈(24),所述柔性垫圈(24)固定在所述安装孔(20)内,所述艾柱固定件(23)的直径略大于所述柔性垫圈(24)的内径,所述艾柱固定件(23)穿入所述柔性垫圈(24)进入容置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垫圈(24)是采用硅胶或者橡胶材料制成的。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小苹
申请(专利权)人:蕲春县将象和艾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