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膜麻醉进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95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硬膜麻醉进针器,涉及麻醉科用具技术领域,该硬膜麻醉进针器,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件通过两个螺栓组件相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件的内侧均与圆球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圆球的表面开设有竖孔,所述竖孔的内部活动贯穿有针头,所述限位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的内壁与锁紧螺栓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栓靠近圆球的一端活动贯穿限位件并与圆球的表面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限位件、圆球、锁紧螺栓和子魔术贴,解决了目前常见的硬膜麻醉针由于针体细长,仅通过手将针体把持住,而手又容易造成抖动,因此不能够稳定地将针体把持住,容易造成进针不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膜麻醉进针器
本技术涉及麻醉科用具
,具体为一种硬膜麻醉进针器。
技术介绍
硬膜外腔位于椎管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窄隙,其内填有脂肪、椎内静脉丛和淋巴管,并有脊神经根及其伴行血管通过,呈负压,此腔上端起自枕骨大孔高度,下端终于骶管裂孔,由于硬脊膜附于枕骨大孔边缘,故此腔不通颅内,在硬膜外腔的手术中需要对该部位进行麻醉,因此少不了麻醉针。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的硬膜麻醉针在给病人进行硬膜麻醉时,由于针体细长,仅通过手将针体把持住,而手又容易造成抖动,因此不能够稳定地将针体把持住,容易造成进针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硬膜麻醉进针器,具备可调节进针角度以及可以在进针过程对针头进行导向的优点,以解决目前常见的硬膜麻醉针由于针体细长,仅通过手将针体把持住,而手又容易造成抖动,因此不能够稳定地将针体把持住,容易造成进针不稳的问题。为实现可调节进针角度以及可以在进针过程对针头进行导向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硬膜麻醉进针器,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件通过两个螺栓组件相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件的内侧均与圆球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圆球的表面开设有竖孔,所述竖孔的内部活动贯穿有针头,所述限位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的内壁与锁紧螺栓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栓靠近圆球的一端活动贯穿限位件并与圆球的表面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限位件底部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Z形板,两个所述Z形板的表面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绑紧带,且螺栓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压板,其中一个所述绑紧带端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母魔术贴,另一所述绑紧带端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子魔术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螺栓靠近圆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所述防滑橡胶垫靠近圆球的一侧与圆球的表面搭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球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位于圆球的正上方,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插孔,且插孔与竖孔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球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握管,且握管的内壁与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孔呈喇叭状,且开口向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硬膜麻醉进针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硬膜麻醉进针器,通过设置限位件、圆球、锁紧螺栓和子魔术贴,使用前医护人员确定需要麻醉的部位,使用时将两个绑紧带绑在身体上并用子魔术贴粘在母魔术贴上,进而将绑紧带固定在身体上,此时握住握管,使得圆球在两个限位件之间不断滚动,进而调整需要进针的角度,调整结束之后拧紧锁紧螺栓,通过防滑橡胶垫紧紧抵在圆球上,使得圆球得以固定,此时将麻醉针的针头从握管顶部插入插孔并使针头的尖部运动至竖孔内部,此时推动麻醉针便可以进行穿刺进而进行麻醉,穿刺时,麻醉针的针头始终沿着竖孔向下运动,而圆球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因此调节进针角度后在进针过程中其进针的角度不会改变,从而使得进针更加稳定,达到了可调节进针角度以及可以在进针过程对针头进行导向的效果,解决了目前常见的硬膜麻醉针由于针体细长,仅通过手将针体把持住,而手又容易造成抖动,因此不能够稳定地将针体把持住,容易造成进针不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圆球位置处俯视截面图。图中:1、限位件;2、螺栓组件;3、圆球;4、竖孔;5、针头;6、内螺纹管;7、锁紧螺栓;8、Z形板;9、螺栓;10、绑紧带;11、压板;12、母魔术贴;13、子魔术贴;14、防滑橡胶垫;15、固定块;16、插孔;17、握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硬膜麻醉进针器,包括限位件1,所述限位件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限位件1均为凹陷的球面状,且球面尺寸与圆球3表面的尺寸相适配,两个所述限位件1通过两个螺栓组件2相互固定连接,相当于卡箍的固定结构,两个所述限位件1的内侧均与圆球3的表面活动连接,圆球3的表面与限位件1的内侧紧密配合,所述圆球3的表面开设有竖孔4,所述竖孔4的内部活动贯穿有针头5,针头5为麻醉针的部件,所述限位件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6,所述内螺纹管6的内壁与锁紧螺栓7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栓7靠近圆球3的一端活动贯穿限位件1并与圆球3的表面活动连接。具体的,两个所述限位件1底部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Z形板8,两个所述Z形板8的表面均通过螺栓9固定连接有绑紧带10,且螺栓9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压板11,其中一个所述绑紧带10端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母魔术贴12,另一所述绑紧带10端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子魔术贴13,使用时将两个绑紧带10绑在身体上并用子魔术贴13粘在母魔术贴12上,进而将绑紧带10固定在身体上。具体的,所述锁紧螺栓7靠近圆球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14,所述防滑橡胶垫14靠近圆球3的一侧与圆球3的表面搭接,圆球3通过锁紧螺栓7固定在限位件1的内侧。具体的,所述圆球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且固定块15位于圆球3的正上方,所述固定块15的顶部开设有插孔16,且插孔16与竖孔4相连通,插孔16的内径与竖孔4的内径相同,进而可以减小插入时的阻碍。具体的,所述圆球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握管17,且握管17的内壁与固定块15的侧面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调节进针角度可以握住握管17操作,同时进针时一只手可以扶在握管17进行操作。具体的,所述插孔16呈喇叭状,且开口向上,便于针头5插入竖孔4的内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前医护人员确定需要麻醉的部位,使用时将两个绑紧带10绑在身体上并用子魔术贴13粘在母魔术贴12上,进而将绑紧带10固定在身体上,此时握住握管17,使得圆球3在两个限位件1之间不断滚动,进而调整需要进针的角度,调整结束之后拧紧锁紧螺栓7,通过防滑橡胶垫14紧紧抵在圆球3上,使得圆球3得以固定,此时将麻醉针的针头5从握管17顶部插入插孔16并使针头5的尖部运动至竖孔4内部,此时推动麻醉针便可以进行穿刺进而进行麻醉,穿刺时,麻醉针的针头5始终沿着竖孔4向下运动,而圆球3通过锁紧螺栓7固定,因此调节进针角度后在进针过程中其进针的角度不会改变,从而使得进针更加稳定,从而实现可调节进针角度以及可以在进针过程对针头5进行导向的效果。综上所述,该硬膜麻醉进针器,通过设置限位件1、圆球3、锁紧螺栓7和子魔术贴13,解决了目前常见的硬膜麻醉针由于针体细长,仅通过手将针体把持住,而手又容易造成抖动,因此不能够稳定地将针体把持住,容易造成进针不稳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膜麻醉进针器,包括限位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件(1)通过两个螺栓组件(2)相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件(1)的内侧均与圆球(3)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圆球(3)的表面开设有竖孔(4),所述竖孔(4)的内部活动贯穿有针头(5),所述限位件(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6),所述内螺纹管(6)的内壁与锁紧螺栓(7)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栓(7)靠近圆球(3)的一端活动贯穿限位件(1)并与圆球(3)的表面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膜麻醉进针器,包括限位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件(1)通过两个螺栓组件(2)相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件(1)的内侧均与圆球(3)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圆球(3)的表面开设有竖孔(4),所述竖孔(4)的内部活动贯穿有针头(5),所述限位件(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6),所述内螺纹管(6)的内壁与锁紧螺栓(7)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栓(7)靠近圆球(3)的一端活动贯穿限位件(1)并与圆球(3)的表面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膜麻醉进针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件(1)底部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Z形板(8),两个所述Z形板(8)的表面均通过螺栓(9)固定连接有绑紧带(10),且螺栓(9)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压板(11),其中一个所述绑紧带(10)端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母魔术贴(12),另一所述绑紧带(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素贞王会王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