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颈内深静脉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343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腔颈内深静脉导管,包括中心静脉导管、侧管鞘管、监测导管和用于导引中心静脉导管和监测导管的导丝,中心静脉导管与侧管鞘管可拆卸滑动连接,侧管鞘管的长度小于中心静脉导管的长度,侧管鞘管的滑动方向沿中心静脉导管的长度方向;侧管鞘管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时,侧管鞘管和中心静脉导管并排设置且侧管鞘管的头端短于中心静脉导管的头端;侧管鞘管的内腔直径大于导丝外径。本技术只需经一次穿刺置管便可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及监测导管,能同时监测脑氧饱和度、脑血氧分压等指标,减少了对病人的二次穿刺置管的损伤,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减少了医务人员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更加具体来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腔颈内深静脉导管


技术介绍

1、深静脉置管是在一些大型手术和重症病人抢救治疗中常会用到的一种治疗手段。其主要操作是将深静脉导管依具体情况置入患者的深静脉血管内(如颈内静脉、锁骨下等)。其用途有以下几项:1.测量中心静脉压,用以评估循环生理参数,调整治疗方案;2.大量而快速的静脉输液,或者是急救时维持血压;3.长期肠外营养,长期抗生素注射,或输注一些外周浅静脉无法输注的特殊液体。现有普通深静脉导管缺点为:在留置普通颈内深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时无法同时监测脑氧饱和度、脑血氧分压等指标;如需监测脑氧饱和度、脑血氧分压等指标时需要再次穿刺置管,造成病人二次损伤且增加患者住院费用及科室耗材比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创新地提供了一种双腔颈内深静脉导管,只需经一次穿刺置管便可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及监测导管,能同时监测脑氧饱和度、脑血氧分压等指标,减少了对病人的二次穿刺置管的损伤,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减少了医务人员工作量。

2、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腔颈内深静脉导管,包括中心静脉导管、侧管鞘管、监测导管和用于导引所述中心静脉导管和所述监测导管的导丝,所述中心静脉导管与所述侧管鞘管可拆卸滑动连接,所述侧管鞘管的长度小于所述中心静脉导管的长度,所述侧管鞘管的滑动方向沿所述中心静脉导管的长度方向;所述侧管鞘管与所述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时,所述侧管鞘管和所述中心静脉导管并排设置且所述侧管鞘管的头端短于所述中心静脉导管的头端;所述侧管鞘管的内腔直径大于所述导丝外径。

3、进一步地,所述导丝的其中一端为弯钩状。

4、进一步地,所述导丝的数量为一个。

5、进一步地,所述导丝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导丝的长度大于另一个导丝的长度,长度较大的导丝用于导引所述中心静脉导管,长度较小的导丝用于穿入所述侧管鞘管以及导引所述监测导管。

6、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静脉导管和所述侧管鞘管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和滑块,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中心静脉导管和所述侧管鞘管其中一个的外壁上,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中心静脉导管和所述侧管鞘管中另一个的外壁上,所述滑块卡入所述滑轨内。

7、进一步地,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中心静脉导管上时,所述滑轨靠近中心静脉导管头端的端部封闭;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侧管鞘管上时,所述滑轨靠近所述侧管鞘管尾端的端部封闭。

8、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静脉导管的尾端、所述侧管鞘管的尾端和所述监测导管的尾端均盖设有注射用橡胶盖,所述橡胶盖上设有供所述导丝穿过的孔。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0、本技术的双腔颈内深静脉导管,只需经一次穿刺置管便可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及监测导管,能同时监测脑氧饱和度、脑血氧分压等指标,减少了对病人的二次穿刺置管的损伤,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减少了医务人员工作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腔颈内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静脉导管(1)、侧管鞘管(2)、监测导管(3)和用于导引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和所述监测导管(3)的导丝(4),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与所述侧管鞘管(2)可拆卸滑动连接,所述侧管鞘管(2)的长度小于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的长度,所述侧管鞘管(2)的滑动方向沿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的长度方向;所述侧管鞘管(2)与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连接时,所述侧管鞘管(2)和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并排设置且所述侧管鞘管(2)的头端短于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的头端;所述侧管鞘管(2)的内腔直径大于所述导丝(4)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颈内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4)的其中一端为弯钩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腔颈内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4)的数量为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腔颈内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4)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导丝(4)的长度大于另一个导丝(4)的长度,长度较大的导丝(4)用于导引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长度较小的导丝(4)用于穿入所述侧管鞘管(2)以及导引所述监测导管(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颈内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和所述侧管鞘管(2)通过滑动组件(5)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组件(5)包括滑轨和滑块,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和所述侧管鞘管(2)其中一个的外壁上,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和所述侧管鞘管(2)中另一个的外壁上,所述滑块卡入所述滑轨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腔颈内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上时,所述滑轨靠近中心静脉导管(1)头端的端部封闭;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侧管鞘管(2)上时,所述滑轨靠近所述侧管鞘管(2)尾端的端部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颈内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的尾端、所述侧管鞘管(2)的尾端和所述监测导管(3)的尾端均盖设有注射用橡胶盖(6),所述橡胶盖(6)上设有供所述导丝(4)穿过的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腔颈内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静脉导管(1)、侧管鞘管(2)、监测导管(3)和用于导引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和所述监测导管(3)的导丝(4),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与所述侧管鞘管(2)可拆卸滑动连接,所述侧管鞘管(2)的长度小于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的长度,所述侧管鞘管(2)的滑动方向沿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的长度方向;所述侧管鞘管(2)与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连接时,所述侧管鞘管(2)和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并排设置且所述侧管鞘管(2)的头端短于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的头端;所述侧管鞘管(2)的内腔直径大于所述导丝(4)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颈内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4)的其中一端为弯钩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腔颈内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4)的数量为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腔颈内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4)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导丝(4)的长度大于另一个导丝(4)的长度,长度较大的导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续乾宫一凡苏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