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半自动搅拌转杆的锅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87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半自动搅拌转杆的锅盖,包括锅盖,所述锅盖的中部设有一中空的套座,其中部枢接有一搅拌轴,搅拌轴的底部连接有搅拌桨,所述套座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活动插接有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横截面呈弧形,其内侧包绕搅拌轴,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能够承载炒菜的托部。该具有半自动搅拌转杆的锅盖,通过设置可拆、装的托部进行炒菜的暂存,手持转动手柄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套块套块同步转动,而转块在转入弧形槽时带动推板进入空腔内,推板会将空腔内的菜从另一侧推出,同时底部的搅拌桨能够不断搅拌炒菜,进而避免油的飞溅,以及炒菜的炒糊,使用更为便利、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半自动搅拌转杆的锅盖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具体为一种具有半自动搅拌转杆的锅盖。
技术介绍
锅盖作为厨房必备的器具,特别是对于炒菜、炖汤应用较多,市场上的主流锅盖功能单一,仅作为盖子使用。市场上也出现有炒菜机,其锅盖带有搅拌装置,能够防止锅内的菜炒糊。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进厨房较少,碰到要油锅炒菜时,较为恐惧油会溅飞烫伤皮肤,尤其是刚放入菜的时候,高温油会大量溅出,而传统的锅盖仅能够作为搅拌使用,使用不够便利、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半自动搅拌转杆的锅盖,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半自动搅拌转杆的锅盖,包括锅盖,所述锅盖的中部设有一中空的套座,其中部枢接有一搅拌轴,搅拌轴的底部连接有搅拌桨,所述套座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活动插接有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横截面呈弧形,其内侧包绕搅拌轴,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能够承载炒菜的托部,所述搅拌轴的底部,且位于托部的下方连接有一旋转件,旋转件在随搅拌轴旋转时能够将托部内的炒菜推出托部。优选的,所述套座的一侧设有螺纹孔一,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与螺纹孔一尺寸相适配的螺纹孔二,所述套座和连接块通过螺栓连接螺纹孔一与螺纹孔二而限位固定。优选的,所述托部包括中部设有空腔的弧形座,弧形座的内侧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座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将弧形座切分为不相连的两部分,所述空腔的内侧壁与外侧壁的顶部之间通过支块相连,支块将切分后的弧形座连接为一整体。优选的,所述旋转件包括呈环形的套块、转块、推板,所述套块套于搅拌轴的底部,转块与套块通过转板相连接,所述转块的尺寸与弧形槽相适配,能够在弧形槽内进行转动,所述推板连接于转块的顶部,推板的尺寸小于空腔,能够随转块在空腔内转动。优选的,所述转板与套块均设于弧形座的下方,转块的顶部高于弧形座的底部并延伸至空腔中。(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半自动搅拌转杆的锅盖,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具有半自动搅拌转杆的锅盖,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可拆、装的托部进行炒菜的暂存,手持转动手柄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套块套块同步转动,而转块在转入弧形槽时带动推板进入空腔内,继续转动,推板会将空腔内的菜从另一侧推出,且底部的搅拌桨能够不断搅拌炒菜,进而避免油的飞溅,以及炒菜的炒糊,使用更为便利、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锅盖剖面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锅盖剖面仰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搅拌轴与套座结构拆解示意图。图中:1锅盖、2套座、3搅拌轴、4搅拌桨、5环形槽、6连接块、7限位槽、8托部、81弧形座、82弧形槽、83支块、9旋转件、91套块、92转块、93推板、94转板、10螺纹孔一、11螺纹孔二、12螺栓、13空腔、14转柄、15弧形块。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半自动搅拌转杆的锅盖,如图1-4所示,包括锅盖1,锅盖1的中部设有一中空的套座2,其中部枢接有一搅拌轴3,搅拌轴3的底部连接有搅拌桨4。搅拌轴3的顶部设有转柄14,便于手持转动,进而可进行缓慢搅拌炒菜,防止菜被炒糊。需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使用转柄14,但也可以为电机、预紧发条(现有结构,拧紧后可自动转动多圈),等具有一定驱动的部件,驱动搅拌轴3转动进行炒菜,更加方便省力。参见附图4,位于套座2内的部分搅拌轴3外周套有弧形块15,相应处的套座2内侧开设有限位槽16,弧形块15可在限位槽16内转动,而套座2固定于锅盖1中部,使得搅拌轴3能够进行灵活转动。参见附图2,套座2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5,环形槽5内活动插接有一连接块6。活动插接的具体方式为:套座2的一侧设有螺纹孔一10,连接块6的顶部开设有与螺纹孔一10尺寸相适配的螺纹孔二11,套座2和连接块6通过螺栓12连接螺纹孔一10与螺纹孔二11而限位固定。连接块6插入环形槽5内,通过转动使得两螺纹孔对准,并通过螺栓12进行固定。连接块6的横截面呈弧形,其内侧包绕搅拌轴3,连接块6的底部设有能够承载炒菜的托部8,在搅拌轴3的底部,且位于托部8的下方连接有一旋转件9,旋转件9在随搅拌轴3旋转时能够将托部8内的炒菜推出托部8。由于现在的年轻人进厨房较少,碰到要油锅炒菜时,较为恐惧油会溅飞烫伤皮肤,因而本方案通过设计能够承载菜的托部8,在盖上锅盖1时,能够通过转动搅拌轴3将菜从托部8推出进入油锅,因而能够避免油的飞溅,使用更为便利、安全。具体的结构以及使用如下所述:托部8包括中部设有空腔13的弧形座81,弧形座81的内侧与连接块6固定连接,弧形座81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82(弧形槽82开设尺寸需较小,防止菜落出),弧形槽82将弧形座81切分为不相连的两部分,空腔13的内侧壁与外侧壁的顶部之间通过支块83相连,支块83将切分后的弧形座81连接为一整体。旋转件9包括呈环形的套块91、转块92、推板93,套块91套于搅拌轴3的底部,转块92与套块91通过转板94相连接,转块92的尺寸与弧形槽82相适配,能够在弧形槽82内进行转动,推板93连接于转块92的顶部,推板93的尺寸小于空腔13,能够随转块92在空腔13内转动。转板94与套块91均设于弧形座81的下方,转块92的顶部高于弧形座81的底部并延伸至空腔13中。使用时,先将菜放入弧形座81的空腔13中,盖上锅盖1于锅上,手持转动手柄带动搅拌轴3转动,搅拌轴3带动套块91套块91同步转动,此时转块92在转入弧形槽82时带动推板93进入空腔13内,继续转动,推板93会将空腔13内的菜从另一侧推出,且底部的搅拌桨4能够不断搅拌炒菜,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半自动搅拌转杆的锅盖,包括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的中部设有一中空的套座,其中部枢接有一搅拌轴,搅拌轴的底部连接有搅拌桨,所述套座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活动插接有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横截面呈弧形,其内侧包绕搅拌轴,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能够承载炒菜的托部,所述搅拌轴的底部,且位于托部的下方连接有一旋转件,旋转件在随搅拌轴旋转时能够将托部内的炒菜推出托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半自动搅拌转杆的锅盖,包括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的中部设有一中空的套座,其中部枢接有一搅拌轴,搅拌轴的底部连接有搅拌桨,所述套座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活动插接有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横截面呈弧形,其内侧包绕搅拌轴,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能够承载炒菜的托部,所述搅拌轴的底部,且位于托部的下方连接有一旋转件,旋转件在随搅拌轴旋转时能够将托部内的炒菜推出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半自动搅拌转杆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座的一侧设有螺纹孔一,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与螺纹孔一尺寸相适配的螺纹孔二,所述套座和连接块通过螺栓连接螺纹孔一与螺纹孔二而限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半自动搅拌转杆的锅盖,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祖福费忠孝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华凯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