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载干细胞的口服结肠靶向自组装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载干细胞的口服结肠靶向自组装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乙状结肠、直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症状。UC可发病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春晚期和成年早期,为17~40岁。由于UC病因不清,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且具有癌变倾向并伴随多种肠外症状,所以WHO将其确定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目前UC的手术治疗目前尚无规范化的标准术式。中医上的药物治疗常保留灌肠给药的方式,西药的选择主要为氨基水杨酸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类等。然而,现有的治疗UC的传统药物面临药效持续时间短,抗炎作用不持久,病情易复发,靶向性较差,且常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等问题。而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具有损伤修复、抗炎及归巢等特性,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而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因此,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具有持久抗炎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载干细胞的口服结肠靶向自组装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取已分离纯化的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得到间充质干细胞;/n步骤2:将氧化魔芋葡甘聚糖和壳聚糖季铵盐分别溶解于PBS缓冲液中得到氧化魔芋葡甘聚糖溶液和壳聚糖季铵盐溶液,二者的浓度分别为0.01-1.0mg/mL和0.01-1.0mg/mL;/n步骤3:将壳聚糖季铵盐溶液与间充质干细胞恒定旋转20-30分钟,用PBS洗涤2-3次,离心,收集沉淀,得到MSCs-HTCC聚合物;/n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产物与氧化魔芋葡甘聚糖溶液恒定旋转20-30分钟,用PBS洗涤2-3次,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载干细胞的口服结肠靶向自组装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已分离纯化的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得到间充质干细胞;
步骤2:将氧化魔芋葡甘聚糖和壳聚糖季铵盐分别溶解于PBS缓冲液中得到氧化魔芋葡甘聚糖溶液和壳聚糖季铵盐溶液,二者的浓度分别为0.01-1.0mg/mL和0.01-1.0mg/mL;
步骤3:将壳聚糖季铵盐溶液与间充质干细胞恒定旋转20-30分钟,用PBS洗涤2-3次,离心,收集沉淀,得到MSCs-HTCC聚合物;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产物与氧化魔芋葡甘聚糖溶液恒定旋转20-30分钟,用PBS洗涤2-3次,离心,得到MSCs-(HTCC/OKGM)聚合物;
重复步骤3和步骤4的操作1~3次,即可制备得到包载干细胞的口服结肠靶向自主装聚合物,即MSCs-(HTCC/OKGM)n自主装聚合物,n为包裹层数,n=1~3;
其中,所述氧化魔芋葡甘聚糖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魔芋葡甘聚糖溶于水,然后滴加氧化剂搅拌得反应混合物,之后加入乙二醇,搅拌后透析、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将上清液冷冻干燥即可得到氧化魔芋葡甘聚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载干细胞的口服结肠靶向自组装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进行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时选用的培养基为MS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包载干细胞的口服结肠靶向自组装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美霖,陈雪,杨金霞,纪星名,李梦雨,段亦都,潘子豪,胡祎炜,柳又祎,邓超,陈敬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