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养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180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养老系统,包括第一支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床板、设于所述第一床板上的枕头、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床板、设于所述第二床板上的连接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连接件上的第三床板、设于所述第一床板上的感应块、设于所述第一床板上的驱动部件、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床板上的第一支撑部件、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床板上的第二支撑部件、设于所述第三床板上的第三支撑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床板上设有感应块,在老人床上休息时收集各种数据,以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并且通过床板之间的结构变化,以方便老人上下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养老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慧养老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慧养老系统。
技术介绍
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会在床上度过大部分时间,但是当老人休息的时候在身体上安装监测健康数据的装置,其本身就会影响睡眠质量,而且老人行动不便,所以上下床也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休息时实时监测、方便上下床的智慧养老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养老系统,包括第一支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床板、设于所述第一床板上的枕头、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床板、设于所述第二床板上的连接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连接件上的第三床板、设于所述第一床板上的感应块、设于所述第一床板上的驱动部件、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床板上的第一支撑部件、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床板上的第二支撑部件、设于所述第三床板上的第三支撑部件。第一支架用来支撑第一床板,第二支架用来支撑第二床板,当驱动部件启动时,第一床板会往第二床板方向移动,此时说明老人要起床了,先是让第三床板逆时针转动,让双脚开始弯曲,然后随着第一床板往第二床板方向移动,第一支撑部件会让老人坐起来,实现不用翻动就可以直接从躺的姿势变成坐的姿势,方便下床,其中感应块在第一床板上,如果老人休息时,相当于在老人的背部的位置,这样的话,一方面可以精准的测得老人休息时的数据,以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老人侧翻或者靠近床的边缘时,会出现提示,让护士或者周围的人发现,从而防止老人从床上摔下来。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三床板上的弧形块、设于所述弧形块上的第一齿槽、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空槽、设于所述第一空槽上的电动槽口、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电动槽口上的电动转杆、设于所述电动转杆上的第一齿轮、对称设于所述电动转杆上的滚轮、设于所述第二床板上的固定板、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固定杆、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的第二齿轮、设于所述第二床板上的第一支撑槽、设于所述第一床板上的第一支撑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二齿槽、设于所述第二床板上的第二支撑槽、设于所述第一床板上的第一支撑杆、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翻转组件;所述第一齿轮可与所述第一齿槽相啮合;所述滚轮可与地面相接触;所述第二齿轮可与所述第一齿槽相啮合;所述第一支撑板何在所述第一支撑槽上滑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槽相啮合;所述第一支撑杆可在所述第二支撑槽上滑动。当老人要起床时,通过电动槽口驱动电动转杆往上移动,让电动转杆上的第一齿轮与弧形块上的第一齿槽啮合,然后电动转杆开始转动,让第三床板开始绕着连接件逆时针转动,弧形块的一端会通过固定板,与第二齿轮啮合,电动转杆接着转动,使得弧形块驱动第二齿轮转动,而第二齿轮是和第二齿槽啮合的,所以当第二齿轮转动的时候,第一支撑板会往第一支撑槽中移动,同时,第一支撑杆也会往第二支撑槽方向移动,从而让第一床板往第二床板方向移动,在移动的时候,启动翻转组件,用以支撑老人,让老人坐起来;其中,如果电动槽口驱动电动转杆往下移动的话,会让滚轮接触地面,这样的话,如果老人坐着的时候,护理人只需要推动就可以让老人移动,相当于轮椅的作用,还是床的形态,也可以很轻松的移动,方便运输,使得老人可以在床上就可以去想去的地方,从而提高老人的精神状态。所述翻转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床板上的第二固定杆、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的翻板、设于所述翻板上的倒角、设于所述第一床板上的倒槽、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凹槽、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上的缓冲块、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上且两端分别于所述缓冲块和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的缓冲弹簧、设于所述翻板上的第三固定杆、设于所述缓冲块上的第四固定杆、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三固定杆和所述第四固定杆上的缓冲板;所述感应块设于所述倒槽上;所述倒角可与所述倒槽相接触。当第一支撑板往第一支撑槽方向移动时,第一床板上的倒槽会往倒角放下移动,由于两个接触表面都是倾斜的,所以倒槽会顶着倒角,让翻板绕着第二固定杆轻微的转动,第一床板接着往第二床板方向移动,使得缓冲板顶着缓冲块,让缓冲弹簧收到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此时翻板已经轻微转动了,所以相对的,通过缓冲块会让缓冲板对翻板有个向上的推力,所以随着第一床板越是靠近第二床板,让第一支撑板越是进入倒第一支撑槽上,翻板会背缓冲板顶得越高,最终使得翻板的转动角度越大,从而支撑着老人的背部,让老人坐起来。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床板上的第二空槽、设于所述第二空槽上的第五固定杆、套设于所述第五固定杆上的凹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五固定杆上的弧形杆、设于所述凹板上的多个第六固定杆、分别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六固定杆上的第二支撑杆、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限位角、设于所述凹板上且两端分别于所述第六固定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固定扭簧、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弧形杆上的联动杆、设于所述第一床板上的第二凹槽、设于所述联动杆上的限位组件;所述弧形块一端可进入到所述第二空槽上;所述弧形块可推动所述弧形杆转动;所述凹板一端可在所述第二凹槽上滑动。弧形块在运动的过程中,其一端还会进入到第二空槽上,会顶着弧形杆,让弧形杆绕着第五固定杆转动,由于凹板是固定在第五固定杆上的,所以当弧形杆转动的时候,凹板不会发生移动,但是由于弧形杆和第二支撑杆通过联动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如果弧形块顶着弧形杆转动,那么第二支撑杆也会绕着第六固定杆转动,最后让联动杆也往下运动,最终使得两侧的防护栏收回,从而方便老人下床。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联动杆上的第三凹槽、设于所述第三凹槽上的第七固定杆、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七固定杆上的转柄、设于所述转柄上的圆弧、设于所述转柄上的第四凹槽、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四凹槽上的限位块、设于所述限位块上的第一推部、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其中一上的固定槽、设于所述限位块上的驱动槽、设于所述第四凹槽上的第八固定杆、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八固定杆上的驱动杆、设于所述驱动杆上的第一凸块、设于所述驱动杆上的第九固定杆、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九固定杆上的第三支撑杆、用于让所述第三支撑杆复位的限位弹簧、设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的导向杆、设于所述第三凹槽上的第一弧形导向槽、设于所述第三凹槽上的第二弧形导向槽、设于所述第三凹槽上的第三弧形导向槽、设于所述第三弧形导向槽上的限位槽、设于所述联动杆上的锁定组件;所述转柄可进入到所述第三凹槽上;所述第一推部可进入到所述固定槽上;所述第一凸块可进入到所述驱动槽上;所述第一弧形导向槽、所述第二弧形导向槽、所述第三弧形导向槽和所述限位槽相互连通;所述导向杆可在所述第一弧形导向槽、所述第二弧形导向槽、所述第三弧形导向槽和所述限位槽上滑动;所述第一弧形导向槽的圆心与所述第七固定槽的圆心相同;所述第二弧形导向槽的圆心与所述第八固定槽的圆心相同;所述第三弧形导向槽的圆心于所述第九固定槽的圆心相同。老人躺在床上,如果不想要坐起来,而直接往侧方向下床时,需要手动的把两侧的防护栏收起来,手先握住转柄,由于转柄的一侧有圆弧,可以起到增大表面积,从而增大摩擦的作用,拉着转柄,有个支撑作用,可以让老人坐起身来,但是由于双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养老系统,包括第一支架(1)、设于所述第一支架(1)上的第一床板(11)、设于所述第一床板(11)上的枕头(12)、第二支架(13)、设于所述第二支架(13)上的第二床板(14)、设于所述第二床板(14)上的连接件(15)、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连接件(15)上的第三床板(16)、设于所述第一床板(11)上的感应块(17)、设于所述第一床板(11)上的驱动部件(2)、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床板(14)上的第一支撑部件(4)、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床板(14)上的第二支撑部件(7)、设于所述第三床板(16)上的第三支撑部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2)包括设于所述第三床板(16)上的弧形块(21)、设于所述弧形块(21)上的第一齿槽(211)、设于所述第二支架(13)上的第一空槽(22)、设于所述第一空槽(22)上的电动槽口(221)、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电动槽口(221)上的电动转杆(222)、设于所述电动转杆(222)上的第一齿轮(223)、对称设于所述电动转杆(222)上的滚轮(224)、设于所述第二床板(14)上的固定板(25)、设于所述固定板(25)上的第一固定杆(25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51)上的第二齿轮(252)、设于所述第二床板(14)上的第一支撑槽(26)、设于所述第一床板(11)上的第一支撑板(261)、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61)上的第二齿槽(262)、设于所述第二床板(14)上的第二支撑槽(27)、设于所述第一床板(11)上的第一支撑杆(28)、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61)上的翻转组件(3);所述第一齿轮(223)可与所述第一齿槽(211)相啮合;所述滚轮(224)可与地面相接触;所述第二齿轮(252)可与所述第一齿槽(211)相啮合;所述第一支撑板(261)何在所述第一支撑槽(26)上滑动;所述第二齿轮(252)与所述第二齿槽(262)相啮合;所述第一支撑杆(28)可在所述第二支撑槽(27)上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养老系统,包括第一支架(1)、设于所述第一支架(1)上的第一床板(11)、设于所述第一床板(11)上的枕头(12)、第二支架(13)、设于所述第二支架(13)上的第二床板(14)、设于所述第二床板(14)上的连接件(15)、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连接件(15)上的第三床板(16)、设于所述第一床板(11)上的感应块(17)、设于所述第一床板(11)上的驱动部件(2)、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床板(14)上的第一支撑部件(4)、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床板(14)上的第二支撑部件(7)、设于所述第三床板(16)上的第三支撑部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2)包括设于所述第三床板(16)上的弧形块(21)、设于所述弧形块(21)上的第一齿槽(211)、设于所述第二支架(13)上的第一空槽(22)、设于所述第一空槽(22)上的电动槽口(221)、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电动槽口(221)上的电动转杆(222)、设于所述电动转杆(222)上的第一齿轮(223)、对称设于所述电动转杆(222)上的滚轮(224)、设于所述第二床板(14)上的固定板(25)、设于所述固定板(25)上的第一固定杆(25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51)上的第二齿轮(252)、设于所述第二床板(14)上的第一支撑槽(26)、设于所述第一床板(11)上的第一支撑板(261)、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61)上的第二齿槽(262)、设于所述第二床板(14)上的第二支撑槽(27)、设于所述第一床板(11)上的第一支撑杆(28)、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61)上的翻转组件(3);所述第一齿轮(223)可与所述第一齿槽(211)相啮合;所述滚轮(224)可与地面相接触;所述第二齿轮(252)可与所述第一齿槽(211)相啮合;所述第一支撑板(261)何在所述第一支撑槽(26)上滑动;所述第二齿轮(252)与所述第二齿槽(262)相啮合;所述第一支撑杆(28)可在所述第二支撑槽(27)上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养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3)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床板(14)上的第二固定杆(3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杆(31)上的翻板(32)、设于所述翻板(32)上的倒角(33)、设于所述第一床板(11)上的倒槽(34)、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61)上的第一凹槽(35)、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凹槽(35)上的缓冲块(36)、设于所述第一凹槽(35)上且两端分别于所述缓冲块(36)和所述第一支撑板(261)相连的缓冲弹簧(361)、设于所述翻板(32)上的第三固定杆(37)、设于所述缓冲块(36)上的第四固定杆(38)、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三固定杆(37)和所述第四固定杆(38)上的缓冲板(39);所述感应块(17)设于所述倒槽(34)上;所述倒角(33)可与所述倒槽(34)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养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4)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床板(14)上的第二空槽(41)、设于所述第二空槽(41)上的第五固定杆(411)、套设于所述第五固定杆(411)上的凹板(42)、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五固定杆(411)上的弧形杆(43)、设于所述凹板(42)上的多个第六固定杆(44)、分别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六固定杆(44)上的第二支撑杆(441)、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41)上的限位角(442)、设于所述凹板(42)上且两端分别于所述第六固定杆(44)和所述第二支撑杆(441)上的固定扭簧(443)、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41)和所述弧形杆(43)上的联动杆(45)、设于所述第一床板(11)上的第二凹槽(46)、设于所述联动杆(45)上的限位组件(5);所述弧形块(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叶伟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卓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