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86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包括床架、护栏和床板组件,床板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上设置有背部支撑机构,背部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背板和第二支撑背板,第一支撑背板和第二支撑背板均独立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二板体上设置有臀部支撑机构和腿部支撑机构,臀部支撑机构包括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一臀部支撑板和第二臀部支撑板,腿部支撑机构包括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一腿部支撑板和第二腿部支撑板,床垫上设置有开口槽和凹槽部,床垫的两侧边均对应设置有辅助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可避免重症患者长时间卧床出现压疮,且可帮助患者对身体部位进行运动,促进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疗和护理单位中,病情危重及慢性疾病的患者由于疾病因素,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和治疗。然而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患者长期处于卧位或强迫卧位会导致局部组织受压,进而引发皮肤损伤和压疮的发生,背部、臀部和腿部是压疮的高发部位。在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对于一些卧床无法翻身的病人,为了防止出现褥疮,护理人员需经常帮助病人翻身,现有的一些护理床或设计为整体的床板,需要护理人员搬动患者身体而翻身,这种方式既辛苦护理人员,也会让患者感到不舒适,且无法长时间的保持翻身的姿势。同时足部和腿部压疮的防护一般通过将腿部抬高进行预防,使得腿部悬空或摆动,从而避免腿部和脚部长时间位于床垫上造成压疮的发生,然而现有技术中,主要依靠护理人员手动对患者的腿部和脚部抬高或摆动,这极大的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也不能够使患者的腿部长时间处于抬高或摆动的状态,从而不利于对腿部和脚部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包括床架、护栏和床板组件,所述床板组件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上设置有背部支撑机构,所述背部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背板和第二支撑背板,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一支撑背板以及第二支撑背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背板和第二支撑背板之间设置有背部支撑垫,所述第一凹槽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背板凹槽和第二背板凹槽,所述第一支撑背板和第二支撑背板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背板凹槽和第二背板凹槽,所述第一背板凹槽和第二背板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驱动腔,所述第一驱动腔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背板和第二支撑背板均独立连接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第二凹槽部和第三凹槽部,所述第二凹槽部和第三凹槽部内分别设置有臀部支撑机构和腿部支撑机构,所述臀部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臀部支撑板和第二臀部支撑板,所述腿部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腿部支撑板和第二腿部支撑板,所述第一臀部支撑板和第二臀部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臀部支撑垫,所述第一腿部支撑板和第二腿部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腿部支撑垫,所述第二凹槽部包括可容纳所述第一臀部支撑板和第二臀部支撑板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凹槽部包括可容纳所述第一腿部支撑板和第二腿部支撑板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驱动腔,所述第二驱动腔内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臀部支撑板、第二臀部支撑板、第一腿部支撑板和第二腿部支撑板上均独立连接有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床垫,所述床垫上设置有开口槽和凹槽部,所述开口槽与所述第一支撑背板、第二支撑背板、第一臀部支撑板、第二臀部支撑板、第一腿部支撑板和第二腿部支撑板对应设置,所述凹槽部与所述背部支撑垫、臀部支撑垫和腿部支撑垫对应设置,所述床垫的两侧边均对应设置有辅助气囊。上述的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所述床垫包括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所述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与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对应设置。上述的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所述第一背板凹槽和第二背板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腔,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开口腔内。上述的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弹性恢复件和调节件,所述连接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开口腔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背板凹槽或第二背板凹槽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柱,多个所述连接柱沿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背板和第二支撑背板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供所述连接柱插入的插入通孔。上述的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所述调节件包括旋转螺杆,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供所述旋转螺杆进行转动的螺孔,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连接柱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螺杆端部相对应的抵压凹槽。上述的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所述弹性恢复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连接柱一侧的滑动杆,所述开口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杆上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腔内,所述滑动腔内设置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和所述滑动板之间设置有弹簧件。上述的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还包括腿部运动支撑件,所述腿部运动支撑件包括弹性支撑板,所述第一腿部支撑板和第二腿部支撑板上均设置有开口凹槽,所述开口凹槽内均设置有所述弹性支撑板,所述弹性支撑板和所述开口凹槽之间设置有锁定件。上述的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所述弹性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开口凹槽内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设置有供所述活动杆滑动的滑动通道,所述滑动通道内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活动杆沿所述滑动通道滑动的运动行程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包括床架、护栏、床板组件和床垫,床板组件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在第一板体的第一凹槽部内设置有背部支撑调节机构,在第二板体的第二凹槽部和第三凹槽部内分别设置有臀部支撑机构和腿部支撑机构,通过背部支撑调节机构、臀部支撑机构、腿部支撑机构和床垫上的气囊能够对患者实现侧卧翻身,还可以使得患者保持半卧位,有效避免患者长时间卧位引发皮肤损伤和压疮的发生,通过背部支撑调节机构、臀部支撑机构、腿部支撑机构的调节,可实现患者背部、臀部和腿部的抬高和悬空,预防患者背部、臀部和腿部压疮,且可以为患者恢复提供帮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床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床垫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部支撑机构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部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腿部运动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床板组件;1.1、第一板体;1.2、第二板体;1.3、第二驱动腔;1.4、第二驱动机构;2、背部支撑机构;2.1、第一支撑背板;2.2、第二支撑背板;2.3、背部支撑垫;2.4、插入通孔;3、第一凹槽部;3.1、第一背板凹槽;3.2、第二背板凹槽;3.3、第一驱动腔;3.4、第一驱动机构;4、臀部支撑机构;4.1、第一臀部支撑板;4.2、第二臀部支撑板;4.3、臀部支撑垫;5、腿部支撑机构;5.1、第一腿部支撑板;5.2、第二腿部支撑板;5.3、腿部支撑垫;6、床垫;...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包括床架、护栏和床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组件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转动连接;/n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上设置有背部支撑机构,所述背部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背板和第二支撑背板,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一支撑背板以及第二支撑背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背板和第二支撑背板之间设置有背部支撑垫,所述第一凹槽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背板凹槽和第二背板凹槽,所述第一支撑背板和第二支撑背板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背板凹槽和第二背板凹槽,所述第一背板凹槽和第二背板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驱动腔,所述第一驱动腔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背板和第二支撑背板均独立连接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n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第二凹槽部和第三凹槽部,所述第二凹槽部和第三凹槽部内分别设置有臀部支撑机构和腿部支撑机构,所述臀部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臀部支撑板和第二臀部支撑板,所述腿部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腿部支撑板和第二腿部支撑板,所述第一臀部支撑板和第二臀部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臀部支撑垫,所述第一腿部支撑板和第二腿部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腿部支撑垫,所述第二凹槽部包括可容纳所述第一臀部支撑板和第二臀部支撑板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凹槽部包括可容纳所述第一腿部支撑板和第二腿部支撑板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驱动腔,所述第二驱动腔内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臀部支撑板、第二臀部支撑板、第一腿部支撑板和第二腿部支撑板上均独立连接有所述第二驱动机构;/n还包括床垫,所述床垫上设置有开口槽和凹槽部,所述开口槽与所述第一支撑背板、第二支撑背板、第一臀部支撑板、第二臀部支撑板、第一腿部支撑板和第二腿部支撑板对应设置,所述凹槽部与所述背部支撑垫、臀部支撑垫和腿部支撑垫对应设置,所述床垫的两侧边均对应设置有辅助气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包括床架、护栏和床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组件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上设置有背部支撑机构,所述背部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背板和第二支撑背板,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一支撑背板以及第二支撑背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背板和第二支撑背板之间设置有背部支撑垫,所述第一凹槽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背板凹槽和第二背板凹槽,所述第一支撑背板和第二支撑背板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背板凹槽和第二背板凹槽,所述第一背板凹槽和第二背板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驱动腔,所述第一驱动腔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背板和第二支撑背板均独立连接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
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第二凹槽部和第三凹槽部,所述第二凹槽部和第三凹槽部内分别设置有臀部支撑机构和腿部支撑机构,所述臀部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臀部支撑板和第二臀部支撑板,所述腿部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腿部支撑板和第二腿部支撑板,所述第一臀部支撑板和第二臀部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臀部支撑垫,所述第一腿部支撑板和第二腿部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腿部支撑垫,所述第二凹槽部包括可容纳所述第一臀部支撑板和第二臀部支撑板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凹槽部包括可容纳所述第一腿部支撑板和第二腿部支撑板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驱动腔,所述第二驱动腔内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臀部支撑板、第二臀部支撑板、第一腿部支撑板和第二腿部支撑板上均独立连接有所述第二驱动机构;
还包括床垫,所述床垫上设置有开口槽和凹槽部,所述开口槽与所述第一支撑背板、第二支撑背板、第一臀部支撑板、第二臀部支撑板、第一腿部支撑板和第二腿部支撑板对应设置,所述凹槽部与所述背部支撑垫、臀部支撑垫和腿部支撑垫对应设置,所述床垫的两侧边均对应设置有辅助气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香李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