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俊专利>正文

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780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保护套,包括:套件,用于套设于移动终端的背面;套件具有收纳槽、安装槽及两个第一轴孔,收纳槽开设于套件外壁,安装槽及两个第一轴孔开设于套件内壁,安装槽与收纳槽连通,两个第一轴孔沿其轴向方向间隔设于安装槽的两侧并分别与安装槽连通;支撑件,包括支撑板及设于支撑板一端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至少部分沿径向凸出于支撑板内侧;第一转轴穿过收纳槽并收容于安装槽中,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收容于两个第一轴孔中;支撑板能够绕第一转轴旋转以收纳于收纳槽中,且支撑板能够绕第一转轴旋转以支撑于套件外侧;限位件,设于套件上并用于对支撑件的旋转角度进行限位。本申请提供的保护套,能够实现套件厚度为2.2mm~3.2mm,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护套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05月29日在中国专利局提交的、申请号为202020963226.2、专利技术名称为“保护套”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属于智能终端配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保护套。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布,相应的配件产业也随之兴起。目前市面上智能终端的保护套多种多样,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更高的使用感受。为了长时间维持智能终端使用,一般会对应设置支撑架,但是由于支撑架的设置,使得保护套的厚度随着增加,使得整个结构厚重,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套,以解决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保护套设置支撑架导致厚度增加而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保护套,包括:套件,用于套设于移动终端的背面;所述套件具有收纳槽、安装槽及两个第一轴孔,所述收纳槽开设于所述套件外壁,所述安装槽及两个所述第一轴孔开设于所述套件内壁,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收纳槽连通,两个所述第一轴孔沿其轴向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支撑件,包括支撑板及设于所述支撑板一端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至少部分沿径向凸出于所述支撑板内侧;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收纳槽并收容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收容于两个所述第一轴孔中;所述支撑板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以收纳于所述收纳槽中,且所述支撑板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以支撑于所述套件外侧;限位件,设于所述套件上并用于对所述支撑件的旋转角度进行限位。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与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平齐。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撑板一体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套件上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支撑板收容于所述收纳槽时通过所述第一磁吸件固定;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有用于供手指扣住的扣手指槽,所述套件对应设有避让手指的避让槽。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板及限位板,所述安装板收纳于所述收纳槽中,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板沿所述套件高度方向分布;所述限位板至少部分收纳于所述安装槽中并用于与所述支撑板抵接以对所述支撑板进行限位。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套件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形成插接配合;或者,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套件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形成插接配合。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上设有第一限位面,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二限位面,所述支撑板从所述收纳槽向外旋转第一角度后,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第一限位面相互抵紧。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面为所述限位板的底面且为水平面;所述支撑板呈平板状,所述第二限位面为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和外壁之间的倾斜面,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之间形成有钝角,所述钝角的范围为120度~150度。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的外壁上贴设有装饰件,所述装饰件的材料及颜色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材料及颜色相同,且所述装饰件的外壁与所述支撑板收容状态时的外壁相平齐。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套件的厚度为2.2mm~3.2mm。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还包括撑杆,所述撑杆一端转动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撑杆另一端以沿所述套件高度方向位置可调的方式设于所述套件上,所述撑杆用于辅助支撑所述支撑板。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套件的一侧开设有避空槽,所述支撑板上还开设有两个第二轴孔,两个所述第二轴孔沿轴向分别设于所述避空槽两侧并分别与所述避空槽相通;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轴向贯穿所述避空槽且两端分别转动设于两个所述第二轴孔中,所述第二转轴焊接于所述撑杆一端。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套件上设有导向槽,所述撑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滑设于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导向槽中分布有至少两个用于对所述第三转轴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保护套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通过将第一转轴至少部分沿径向凸出于支撑板内侧的设计,使得第一转轴不仅可以收纳于收纳槽中,且也可以收纳于位于收纳槽内侧的安装槽中,也即是套件原本的厚度即可将第一转轴进行安装,无需因为第一转轴的增加而增加套件的厚度,相对传统技术中,由于第一转轴只能安装于收纳槽的位置而必须增加套件厚度的方案,本申请能够在增加支撑件的提前下,实现套件超薄的设计,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此外,限位件的设置,也是的支撑件能够支撑稳定,支撑效果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支撑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保护套支撑状态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保护套支撑件收纳状态的背面示意图;图4为图1中保护套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3中保护套的局部剖视图;图7为图1中套件的外侧示意图;图8为图1中套件的内侧示意图;图9为图1中支撑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图9中支撑件的侧面局部放大图;图11为图5中限位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上增加撑杆后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保护套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图14为图12中保护套的第三状态示意图;图15为图12中撑杆与支撑件的安装示意图;图16为图12中套件外侧的局部放大图;图17为图12中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2中套件内侧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套件;11、收纳槽;111、窗口;12、安装槽;13、第一轴孔;14、避让槽;15、定位孔;16、凹槽;17、导向槽;18、导向件;181、第一导向板;182、第二导向板;19、限位结构;191、阻尼凸起;192、限位槽;20、支撑件;21、支撑板;211、扣手指槽;212、第二限位面;213、避空槽;214、第二轴孔;215、第一配合槽;216、第二配合槽;22、第一转轴;23、防滑垫;30、限位件;31、安装板;311、定位柱;32、限位板;321、第一限位面;322、弧形面;40、装饰件;50、前盖;60、撑杆;70、第二转轴;80、第三转轴;200、移动终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n套件,用于套设于移动终端的背面;所述套件具有收纳槽、安装槽及两个第一轴孔,所述收纳槽开设于所述套件外壁,所述安装槽及两个所述第一轴孔开设于所述套件内壁,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收纳槽连通,两个所述第一轴孔沿其轴向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安装槽连通;/n支撑件,包括支撑板及设于所述支撑板一端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至少部分沿径向凸出于所述支撑板内侧;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收纳槽并收容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收容于两个所述第一轴孔中;所述支撑板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以收纳于所述收纳槽中,且所述支撑板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以支撑于所述套件外侧;/n限位件,设于所述套件上并用于对所述支撑件的旋转角度进行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529 CN 20202096322621.一种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件,用于套设于移动终端的背面;所述套件具有收纳槽、安装槽及两个第一轴孔,所述收纳槽开设于所述套件外壁,所述安装槽及两个所述第一轴孔开设于所述套件内壁,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收纳槽连通,两个所述第一轴孔沿其轴向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安装槽连通;
支撑件,包括支撑板及设于所述支撑板一端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至少部分沿径向凸出于所述支撑板内侧;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收纳槽并收容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收容于两个所述第一轴孔中;所述支撑板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以收纳于所述收纳槽中,且所述支撑板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以支撑于所述套件外侧;
限位件,设于所述套件上并用于对所述支撑件的旋转角度进行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与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平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上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支撑板收容于所述收纳槽时通过所述第一磁吸件固定;
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有用于供手指扣住的扣手指槽,所述套件对应设有避让手指的避让槽。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板及限位板,所述安装板收纳于所述收纳槽中,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板沿所述套件高度方向分布;所述限位板至少部分收纳于所述安装槽中并用于与所述支撑板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杨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