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桃仁脱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170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桃仁脱皮装置,包括第一脱皮池和第二脱皮池,第一脱皮池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送料通道、第一网带式输送机和加热隔层,送料通道的内部设有螺旋送料器,第一网带式输送机的出料端向上倾斜切延伸至第一脱皮池外部;第一脱皮池的上方设有浸泡桶,浸泡桶的下端设有出料管;第二脱皮池内设有第二网带式输送机,第二网带式输送机的出料端向上倾斜切延伸至第二脱皮池外部,第二网带式输送机的进料端位于第一网带式输送机的出料端的下方,第二网带式输送机的出料端的下方设有第三网带式输送机,第三网带式输送机的上方设有喷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核桃仁的脱皮率,同时还可以保持核桃仁的原有色泽,实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桃仁脱皮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核桃仁脱皮装置。
技术介绍
核桃营养极其丰富,具有强身补脑、养颜益寿的功效,为我国传统的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现代研究表明,核桃仁中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组合的脂肪,含量高达50%以上,蛋白质含量为15%。此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VA、VE和烟酸)、胡萝卜素、核黄素以及丰富的钙、磷、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有资料表明,500g核桃仁相当于2500g鸡蛋或4500g牛奶所含的营养素。将核桃仁加工制成核桃乳,色泽乳白,香味浓郁,是一种新型的保健营养饮料。近年来,以核桃仁为原料加工的核桃乳饮料、核桃食品,因其天然、营养、保健特性,符合消费者追求健康营养的趋势,市场发展迅速。核桃深加工时,需要去掉核桃仁外层的薄皮以脱除苦涩味道;然而,核桃仁的表面凸凹不平,有许多皱褶,种皮深陷其中,给去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核桃仁种皮的去除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烘烤法去皮,另一种是热烫法去皮;烘烤法去皮较为容易,制成产品香味较浓郁,但色泽偏灰褐,用于核桃乳饮料乳化性能差,故不予采用,而热烫法去皮的去皮率较低,难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因此,该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一种去皮效果好,同时又能够保持核桃仁原有色泽的脱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桃仁脱皮装置,不仅可以提高核桃仁的脱皮率,同时还可以保持核桃仁的原有色泽,实用效果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核桃仁脱皮装置,包括第一脱皮池和第二脱皮池,所述第一脱皮池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送料通道、第一网带式输送机和加热隔层,所述送料通道为网状结构,所述送料通道的内部设有螺旋送料器,所述第一网带式输送机的出料端向上倾斜切延伸至第一脱皮池外部,所述送料通道的下部于第一网带式输送机的进料端上方设有出料口,所述送料通道远离出料口一端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加热隔层内设有加热温度为30℃-35℃的电热元件;所述第一脱皮池的上方设有上部敞口的浸泡桶,所述浸泡桶的下端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位于进料口的正上方,所述出料管内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下端设有阀门,所述滤网与阀门之间设有连通出料管外部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靠近出料管的一端设有水阀;所述第二脱皮池内设有第二网带式输送机,所述第二网带式输送机的出料端向上倾斜切延伸至第二脱皮池外部,所述第二网带式输送机的进料端位于第一网带式输送机的出料端的下方,所述第二网带式输送机的出料端的下方水平设置有第三网带式输送机,所述第三网带式输送机的上方设有与外部水源连通的喷淋装置。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网带式输送机和第二网带式输送机的传送带上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挂板。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下方设有集水箱。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脱皮池的上部设有支架,所述浸泡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热元件为电热棒、电热丝或者电热板。本技术的使用方式及其工作原理为:使用本技术进行核桃仁的脱皮工作时,第一脱皮池内装有质量分数为0.1%的NaOH溶液,第二脱皮池内装有质量分数为0.2%的NaOH溶液,待脱皮的核桃仁先放在浸泡桶里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再开启排水管上的水阀,将浸泡桶内的水排出,打开出料管下端的阀门,核桃仁落入送料通道,核桃仁经质量分数为0.1%的NaOH溶液浸泡并由螺旋送料器和第一网带式输送机输送至第二脱皮池内,落入第二脱皮池的核桃仁经质量分数为0.2%的NaOH溶液碱烫后由第二网带式输送机输送至第三网带式输送机上方进行冲洗脱皮。核桃仁在经NaOH溶液浸泡和碱烫之前先用清水浸泡的原因是由于核桃仁种皮内的单宁含量较高,在有碱存在时会使溶液变为褐色,严重影响核桃仁色泽。另外,单宁与产品口味有很大关系,能引起产品的涩味。用清水浸泡,可溶解除去核桃中大部分的单宁,防止用碱液去皮时使核桃仁染色,并有软化核桃皮的作用。经试验证明,使用本技术进行核桃仁的脱皮工作时,核桃仁用清水浸泡的最佳时长为11h,核桃仁的软化程度适宜。用NaOH溶液浸泡和碱烫的原因是由于核桃仁种皮的主要物质是纤维素,碱液能使纤维素溶解,使仁与皮之间的果胶层溶解,更有利于核桃仁脱皮,同时还可以除去核桃仁中的部分单宁,去皮后的核桃仁品质更佳。经试验证明,使用本技术进行核桃仁的脱皮工作时,第一脱皮池内的NaOH溶液的温度保持在35℃,核桃仁在第一脱皮池内的浸泡时长为5.5h,在第二脱皮池内碱烫40s,可以得到色泽和硬度都很好的脱皮核桃仁,所得桃仁磨浆色泽乳白、核桃香味纯正,核桃仁脱皮率完全可达1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脱皮装置将清水浸泡、碱性溶液浸泡、碱烫及冲洗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有效脱去核桃仁的皮,核桃仁脱皮率高达99.9%左右,同时还可以得到色泽和硬度都很好的脱皮核桃仁,有利于核桃仁的后期精深加工,所得桃仁磨浆色泽乳白、核桃香味纯正,实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脱皮池;11、送料通道;111、螺旋送料器;112、出料口;113、进料口;12、第一网带式输送机;13、加热隔层;131、电热元件;2、第二脱皮池;21、第二网带式输送机;3、浸泡桶;31、出料管;32、滤网;33、阀门;34、排水管;35、水阀;4、集水箱;5、第三网带式输送机;6、喷淋装置;61、喷淋管;62、喷头;7、挂板;8、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核桃仁脱皮装置,包括第一脱皮池1和第二脱皮池2,第一脱皮池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送料通道11、第一网带式输送机12和加热隔层13,送料通道11为网状结构,送料通道11的内部设有螺旋送料器111,第一网带式输送机12的出料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桃仁脱皮装置,包括第一脱皮池(1)和第二脱皮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皮池(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送料通道(11)、第一网带式输送机(12)和加热隔层(13),所述送料通道(11)为网状结构,所述送料通道(11)的内部设有螺旋送料器(111),所述第一网带式输送机(12)的出料端向上倾斜切延伸至第一脱皮池(1)外部,所述送料通道(11)的下部于第一网带式输送机(12)的进料端上方设有出料口(112),所述送料通道(11)远离出料口(112)一端的上部设有进料口(113),所述加热隔层(13)内设有加热温度为30℃-35℃的电热元件(131);所述第一脱皮池(1)的上方设有上部敞口的浸泡桶(3),所述浸泡桶(3)的下端设有出料管(31),所述出料管(31)位于进料口(113)的正上方,所述出料管(31)内设有滤网(32),所述滤网(32)的下端设有阀门(33),所述滤网(32)与阀门(33)之间设有连通出料管(31)外部的排水管(34),所述排水管(34)靠近出料管(31)的一端设有水阀(35);所述第二脱皮池(2)内设有第二网带式输送机(21),所述第二网带式输送机(21)的出料端向上倾斜切延伸至第二脱皮池(2)外部,所述第二网带式输送机(21)的进料端位于第一网带式输送机(12)的出料端的下方,所述第二网带式输送机(21)的出料端的下方水平设置有第三网带式输送机(5),所述第三网带式输送机(5)的上方设有与外部水源连通的喷淋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桃仁脱皮装置,包括第一脱皮池(1)和第二脱皮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皮池(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送料通道(11)、第一网带式输送机(12)和加热隔层(13),所述送料通道(11)为网状结构,所述送料通道(11)的内部设有螺旋送料器(111),所述第一网带式输送机(12)的出料端向上倾斜切延伸至第一脱皮池(1)外部,所述送料通道(11)的下部于第一网带式输送机(12)的进料端上方设有出料口(112),所述送料通道(11)远离出料口(112)一端的上部设有进料口(113),所述加热隔层(13)内设有加热温度为30℃-35℃的电热元件(131);所述第一脱皮池(1)的上方设有上部敞口的浸泡桶(3),所述浸泡桶(3)的下端设有出料管(31),所述出料管(31)位于进料口(113)的正上方,所述出料管(31)内设有滤网(32),所述滤网(32)的下端设有阀门(33),所述滤网(32)与阀门(33)之间设有连通出料管(31)外部的排水管(34),所述排水管(34)靠近出料管(31)的一端设有水阀(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娜耿树香徐田宁德鲁缪福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