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杀虫灯田间固定结构,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灯杆,灯杆的外柱面上螺纹套接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的一侧啮合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一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握把,使其带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主动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从动锥齿轮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灯杆转动,使其插入泥土内的一端继续向泥土内移动,解决了现有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杀虫灯不易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杀虫灯田间固定结构
本技术属于农业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杀虫灯田间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虫害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和收获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农业研究者都致力于开发农作物病虫害的各种防治方法。现代农业中主要采用农药喷洒的方法进行虫害防治。但是农药喷洒仍然不足以消灭全部农作物害虫,对于特殊或外来物种害虫的防治需要其他辅助手段来进行治理。现有技术中常采用杀虫灯来进行农作物的辅助杀虫,但是现有的杀虫灯存在以下缺陷:1、灯杆下方只是尖锐的一端,没有辅助固定插入泥土内的装置,导致灯杆难以插进泥土内固定;2、没有对灯杆支撑的装置,导致竖立的灯杆容易因为大风导致倾倒,造成灯具的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杀虫灯田间固定结构,通过在灯杆的外柱面上螺纹套接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的一侧啮合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一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转动握把,使其带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主动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从动锥齿轮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灯杆转动,使其插入泥土内的一端继续向泥土内移动,解决了现有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杀虫灯不易固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杀虫灯田间固定结构,包括灯杆,所述灯杆下方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防护盒,便于对锥齿轮进行防护,且防护盒的一侧壁上贯穿转动连接有转轴,便于对主动锥齿轮安放,所述转轴与灯杆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转轴背离灯杆的一端可拆卸式转动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背离灯杆一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握把,便于转动主动锥齿轮,所述灯杆于位于防护盒内部的外周面上螺纹套接有从动锥齿轮,便于带动灯杆转动,使其向下移动,且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便于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所述灯杆底部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灯杆底部的外周面上滑动套接有固定套筒,且固定套筒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支撑杆,便于对竖立的灯杆支撑,避免倾倒。进一步地,所述灯杆顶部的外柱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杆,且两个第二固定杆背离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灯杆于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杆下方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且第一固定杆背离灯杆的一端卡接固定有杀虫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对杀虫灯进行供电,节约了能源。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支撑杆呈等角度分布在固定套筒的外周面上,任意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支撑杆背离固定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所述固定套筒顶部的外周面上螺纹贯穿连接有固定螺栓,保证对灯杆的完全支撑,避免倾倒,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与固定套筒之间的夹角为45度,使得支撑杆、固定套筒和地面三者之间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孔的数量为五个,且任意相邻两个螺栓孔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便于调整灯杆插入泥土内部的深度。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径等于灯杆的直径,避免灯杆在固定套筒内部晃动,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灯杆的外柱面上螺纹套接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的一侧啮合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一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转动握把,使其带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主动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从动锥齿轮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灯杆转动,使其插入泥土内的一端继续向泥土内移动,从而固定住灯杆;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三个支撑杆,且三个支撑杆呈等角度分布在固定套筒的外周面上,任意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支撑杆背离固定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垫,固定套筒顶部的外周面上螺纹贯穿连接有固定螺栓,保证对灯杆的完全支撑,避免倾倒,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防护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灯杆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固定套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灯杆;101、防护盒;1011、转轴;1012、主动锥齿轮;1013、连接板;1014、握把;102、从动锥齿轮;103、第一固定杆;1031、杀虫灯;104、第二固定杆;1041、太阳能电池板;105、螺栓孔;2、固定套筒;201、支撑杆;2011、支撑垫;2012、连接杆;202、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杀虫灯田间固定结构,包括灯杆1,灯杆1下方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防护盒101,便于对锥齿轮进行防护,且防护盒101的一侧壁上贯穿转动连接有转轴1011,便于对主动锥齿轮1012安放,转轴1011与灯杆1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012,转轴1011背离灯杆1的一端可拆卸式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013,且连接板1013背离灯杆1一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握把1014,便于转动主动锥齿轮1012,灯杆1于位于防护盒101内部的外周面上螺纹套接有从动锥齿轮102,便于带动灯杆1转动,使其向下移动,且从动锥齿轮102与主动锥齿轮1012啮合,便于带动从动锥齿轮102转动,灯杆1底部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螺栓孔105,灯杆1底部的外周面上滑动套接有固定套筒2,且固定套筒2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支撑杆201,便于对竖立的灯杆1支撑,避免倾倒,通过在灯杆1的外柱面上螺纹套接有从动锥齿轮102,从动锥齿轮102的一侧啮合有主动锥齿轮1012,主动锥齿轮1012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转轴1011,转轴10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013,连接板1013一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1014,转动握把1014,使其带动连接板1013转动,连接板1013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1011转动,转轴1011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主动锥齿轮1012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锥齿轮102转动,从动锥齿轮102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灯杆1转动,使其插入泥土内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杀虫灯田间固定结构,包括灯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1)下方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防护盒(101),且防护盒(101)的一侧壁上贯穿转动连接有转轴(1011),所述转轴(1011)与灯杆(1)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012),所述转轴(1011)背离灯杆(1)的一端可拆卸式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013),且连接板(1013)背离灯杆(1)一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握把(1014),所述灯杆(1)于位于防护盒(101)内部的外周面上螺纹套接有从动锥齿轮(102),且从动锥齿轮(102)与主动锥齿轮(1012)啮合,所述灯杆(1)底部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螺栓孔(105),所述灯杆(1)底部的外周面上滑动套接有固定套筒(2),且固定套筒(2)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支撑杆(2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杀虫灯田间固定结构,包括灯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1)下方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防护盒(101),且防护盒(101)的一侧壁上贯穿转动连接有转轴(1011),所述转轴(1011)与灯杆(1)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012),所述转轴(1011)背离灯杆(1)的一端可拆卸式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013),且连接板(1013)背离灯杆(1)一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握把(1014),所述灯杆(1)于位于防护盒(101)内部的外周面上螺纹套接有从动锥齿轮(102),且从动锥齿轮(102)与主动锥齿轮(1012)啮合,所述灯杆(1)底部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螺栓孔(105),所述灯杆(1)底部的外周面上滑动套接有固定套筒(2),且固定套筒(2)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支撑杆(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杀虫灯田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1)顶部的外柱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杆(104),且两个第二固定杆(104)背离灯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041),所述灯杆(1)于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杆(104)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忠,李吉民,王静,杨显芳,
申请(专利权)人:刘明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