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漫琳专利>正文

一种壁蜂的蜂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65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壁蜂的蜂巢,在巢体上设置有多个管状通道,管状通道壁设置若干单蜂茧巢穴作为壁蜂的产卵繁殖巢穴,管状通道始终保持通畅更符合壁蜂的繁殖习惯,壁蜂的繁殖效率和回巢率提高。蜂茧在出蜂时互不影响,蜂茧不需要从蜂巢中剥离,农户使用壁蜂方便,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壁蜂的蜂巢
本技术涉及一种壁蜂的蜂巢,具体是一种在管状通道壁设置若干单蜂茧巢穴的壁蜂蜂巢。
技术介绍
壁蜂是蔷薇科果树和猕猴桃等的优良传粉昆虫。生产上用的壁蜂是从日本引进的角额壁蜂。角额壁蜂属膜翅目切叶蜂科的野生蜂,该蜂黑灰色,比蜜蜂略小,经人工驯化,可诱引其在管巢中集中营巢。壁蜂1年中有320天左右在管巢中的蜂茧中生活,在管巢外生活40天左右。以茧内成虫在管巢内越冬,翌年春气温上升至12℃时,成蜂在茧内开始活动,并咬破茧壳出蜂。为使出蜂与果树花期保持一致,需采用冷风库或家庭电冰箱的保鲜室1-5℃贮藏种茧。一般从出蜂释放、授粉、繁蜂、回收经历的过程是30-40天。壁蜂从释放开始,5-9天开始筑巢、产卵。卵期7-10天,孵化的幼虫靠吃花粉团生长发育,幼虫经过30-35天后开始化蛹,经过40-60天蛹羽化为成虫,进入越冬期,翌春出蜂。目前,诱引壁蜂集中营巢的蜂巢,有芦苇管巢、纸管巢、木块多孔巢、塑料管巢、塑料波纹板管巢等,这些壁蜂巢共同的特点是由管状通道构成蜂巢,蜂巢与野生壁蜂的蜂巢结构差别太大,壁蜂回巢率不高,农户每年都要购买壁蜂。壁蜂在管状通道内从里到外产卵繁殖,阻塞了通道造成来年春季出蜂困难,果农必须从巢管中剥离蜂茧,蜂茧保存费时费工,壁蜂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壁蜂巢壁蜂回巢率不高,蜂茧在管内重叠,自然出蜂困难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壁蜂的蜂巢由巢体和巢体上若干管状通道构成,在管状通道的壁上设置若干单蜂茧巢穴,单蜂茧巢穴分布在管状通道的两侧,或分布在管状通道壁的四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管状通道始终保持通畅更符合壁蜂的繁殖习惯,壁蜂的繁殖效率和回巢率提高。管状通道壁上的单蜂茧巢穴在出蜂时互不影响,蜂茧不需要从蜂巢中剥离,农户使用壁蜂方便,成本更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壁蜂巢结构示意图图2是另一实施例壁蜂巢结构示意图图中1.巢体,2.管状通道,3.单蜂茧巢穴。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在图1中,在巢体1上设置多个管状通道2,管状通道2的壁上设置若干单蜂茧巢穴3。巢体1、管状通道2及单蜂茧巢穴3由上、下两部分拼合而成。单蜂茧巢穴3可以分布在管状通道2的两侧,也可以分布在管状通道壁的四周(图中未画出)。管状通道2的直径在1-2厘米为宜,长度在30-80厘米为宜,气候寒冷的地方管状通道宜长一点有利于保暖。单蜂茧巢穴3的直径在0.7-0.9厘米为宜,长度在1-2厘米为宜。实施例二在图2中,单蜂茧巢穴3由高吸水性材料,也可以用儿童玩具水弹枪吸水弹干燥后的空穴形成,吸水弹直径在0.9-1.1厘米为宜,吸水弹先均匀裹上干燥、粉碎、过筛后的黄土,湿润土球表面后倒入模具盒中,插入若干管状物,干燥后取出,打孔修整即可,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壁蜂的蜂巢,由巢体(1)和巢体上若干管状通道(2)构成,其特征是在管状通道(2)的壁上设置若干单蜂茧巢穴(3),单蜂茧巢穴(3)分布在管状通道(2)的两侧,或分布在管状通道壁的四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蜂的蜂巢,由巢体(1)和巢体上若干管状通道(2)构成,其特征是在管状通道(2)的壁上设置若干单蜂茧巢穴(3),单蜂茧巢穴(3)分布在管状通道(2)的两侧,或分布在管状通道壁的四周。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漫琳曾克勤
申请(专利权)人:陈漫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