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祝小松专利>正文

新型分体式蜜蜂巢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21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分体式蜜蜂巢框,包括主框架、龙骨架,所述主框架由一个上框梁、一个下框梁和两个侧柱共同组成,所述龙骨架由两个卡套、两个龙骨条和四个连接滑孔座共同组成,所述连接滑孔座与卡套固定连接,所述卡套通过连接滑孔座与龙骨条滑动连接,所述龙骨架通过两个卡套卡扣在两个侧柱之间,所述卡套远离连接滑孔座的一侧通过限位插销孔插设有限位插销。本方案的蜜蜂巢框通过各个结构的设置具有降低成本,减少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取蜜不伤害蜜蜂幼虫,取蜜容易,更符合蜜蜂习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分体式蜜蜂巢框
本技术涉及蜜蜂养殖
,尤其涉及新型分体式蜜蜂巢框。
技术介绍
现有蜜蜂活框养殖技术改变了古老的取一次蜂蜜毁一次蜂巢的养蜂方法,提高了蜂蜜产量。现有常见蜜蜂巢框是在木质或塑料框架上绷上细钢丝,再在细钢丝上嵌上人工巢础,以实现蜜蜂以人工巢础为基础在巢框上筑巢脾便于独立将单张巢脾提出蜂箱收取蜂蜜的目的。由于蜜蜂的生活习性是筑造巢脾从上至下,单张巢脾上总是上部储蜜,中部储粉,下部产卵育子,育子区巢脾房眼内每育一代子就会在房眼内留下幼虫胎衣使巢脾房眼壁变厚,房眼变小多代育子后下部育子区巢脾就会老旧蜜蜂无法产卵育子需要淘汰如不能人工淘汰蜜蜂就会自己啃咬掉老旧部分巢脾再造新脾如老旧部分过多蜜蜂无法自己啃咬更新蜜蜂就会弃巢另外选址筑巢;故而现有的蜜蜂活框养殖法使用的巢框有以下缺点:1、劳动强度大由于蜜蜂的习性是筑造巢脾总是从上至下并且在巢脾的上部储蜜下部产卵,现有巢框是一个整体无法拆分要达到不伤害蜜蜂幼虫方便取蜜的目的就要在蜂箱中加入隔王板让蜂王在限制的区域内产卵,故而要经常检查倒换蜂箱内巢脾的位置让蜂王有足够的产卵巢脾从而增加了劳动强度。2、造价高制作工艺复杂在框架上绷细钢丝将细钢丝埋入人工巢础需要专业技术和专业设备定期人工淘汰掉老旧巢脾后需要重新制作安装新的巢框供蜜蜂造脾,而且淘汰老旧巢脾的时机不好把控淘汰过早造成浪费淘汰不及时影响蜂群产卵甚至滋生病害。3、质量不稳定由于工艺复杂制作有难度容易出现质量问题,而且镶嵌的人工巢础作为蜜蜂筑脾的基础和支撑每次淘汰老旧巢脾后又要重新镶嵌,人工巢础需单独购买质量无法把控经常出现蜜蜂啃咬掉巢础甚至飞逃的现象。4、取蜜对蜂群伤害大由于蜜蜂总是在每张巢脾的上部储蜜下部育子的习性如果不限制蜂王产卵区域或限制失败都会导致每张巢脾都有蜜蜂幼虫取蜜时将整张巢脾放入摇蜜机中利用离心力甩出蜂蜜时会将蜜蜂幼虫和卵一同甩出既伤害了蜂群幼虫又污染了蜂蜜。5、取蜜难度大现有活框养蜂技术虽淘汰了毁巢取蜜的古老养蜂方法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蜜蜂巢脾但对取蜜要求高割蜜时要求在不平整的巢脾上割开蜂房蜡盖,用摇蜜机甩出蜂蜜也要求掌握力度,以避免甩烂蜂脾,故而对取蜜技术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新型分体式蜜蜂巢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新型分体式蜜蜂巢框,包括主框架、龙骨架,所述主框架由一个上框梁、一个下框梁和两个侧柱共同组成,所述龙骨架由两个卡套、两个龙骨条和四个连接滑孔座共同组成,所述连接滑孔座与卡套固定连接,所述卡套通过连接滑孔座与龙骨条滑动连接,所述龙骨架通过两个卡套卡扣在两个侧柱之间,所述卡套远离连接滑孔座的一侧通过限位插销孔插设有限位插销。进一步地,所述卡套呈U形结构,所述卡套与侧柱滑动接触。进一步地,每个主框架内的所述龙骨架的个数为2-4个。进一步地,所述龙骨条为钢丝制成。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降低成本;由于新型分体式巢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一次投入永久使用并且能做到上部取下部补充循环淘汰老旧巢脾保留新巢脾比起传统巢框需要整个淘汰再添加新巢框供蜜蜂造脾的做法要减少很多后期投入。2、减少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新型分体式巢框由于能独立取出上部蜂蜜部分所以无需限制蜂王产卵区域大大减少管理强度。3、取蜜不伤害蜜蜂幼虫;由于新型分体式巢框由多个龙骨架拼成取蜜时只需割断巢脾就能独立取出储蜜部分巢脾。取下一段巢脾后余下部分又能沿着主框架的侧边柱平稳移动到上部并在下部补充龙骨架让蜜蜂接力往下造脾不会妨害到蜜蜂幼虫。4、取蜜容易;只需横向割断巢脾拔下卡销就能将储蜜部分取下然后集中压榨出蜜比起割去蜂房蜡盖再用摇蜜机甩出蜂蜜效率更高更容易操作。5、更符合蜜蜂习性,蜂群更易接受新型分体式巢框不用限制蜂王自由让蜂群自然发展;取蜜的同时能淘汰掉老旧巢脾保留大部分新巢脾,并且上部取下部补充。让蜜蜂在原巢脾下部接力造脾即可,更符合蜜蜂习性。综上所述,本方案的蜜蜂巢框通过各个结构的设置具有降低成本,减少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取蜜不伤害蜜蜂幼虫,取蜜容易,更符合蜜蜂习性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新型分体式蜜蜂巢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龙骨架的放大图;图3为卡套与龙骨条以及连接滑孔座的俯视图。图中:1上框梁、2下框梁、3侧柱、4卡套、5龙骨条、6连接滑孔座、7限位插销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新型分体式蜜蜂巢框,包括主框架、龙骨架,主框架由一个上框梁1、一个下框梁2和两个侧柱3共同组成,龙骨架由两个卡套4、两个龙骨条5和四个连接滑孔座6共同组成,连接滑孔座6与卡套4固定连接,卡套4通过连接滑孔座6与龙骨条5滑动连接,龙骨架通过两个卡套4卡扣在两个侧柱3之间,卡套4远离连接滑孔座6的一侧通过限位插销孔7插设有限位插销。进一步地,卡套4呈U形结构,卡套4与侧柱3滑动接触。进一步地,每个主框架内的龙骨架的个数为2-4个。进一步地,龙骨条5为钢丝制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根据蜜蜂筑造巢脾总是从上往下发展,并且蜜蜂将一张巢脾由上而下分别用于储蜜储粉和育子的习性将多个龙骨架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利于拆分的巢框主框架。蜜蜂在巢框主框架内的龙骨架上造脾,收割蜂蜜时只需割断上部巢脾取下储蜜部分的龙骨架,不妨害育子区蜜蜂幼虫并且取蜜后可将下部育子区移动到巢框主框架上部,在巢框主框架下部补充上龙骨架,让蜜蜂接力往下续造巢脾,待幼蜂出蜂房后蜜蜂重新在上部储蜜下部产子,以此循环往复,既及时淘汰掉产子区老旧巢脾又符合蜜蜂造脾由上而下的习性。龙骨架由卡套4、龙骨条5和连接滑孔座6共同组成,将龙骨条5两端分别插入一对卡套4的连接滑孔座6中组合成龙骨架,连接滑孔座6贯通卡套4,使卡套4能沿龙骨条5滑动,实现龙骨架能自由伸缩长短。龙骨架置于主框架内,多个龙骨架安装在主框架内成为一个整体,滑动卡套4将其扣在主框架的两个侧柱3上再把限位插销穿入卡套4的限位插销孔7,使卡套4抱住主框架的侧柱3,这样龙骨架既能在主框架内沿侧柱3移动又不会脱落。蜜蜂在龙骨架上造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新型分体式蜜蜂巢框,包括主框架、龙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由一个上框梁(1)、一个下框梁(2)和两个侧柱(3)共同组成,所述龙骨架由两个卡套(4)、两个龙骨条(5)和四个连接滑孔座(6)共同组成,所述连接滑孔座(6)与卡套(4)固定连接,所述卡套(4)通过连接滑孔座(6)与龙骨条(5)滑动连接,所述龙骨架通过两个卡套(4)卡扣在两个侧柱(3)之间,所述卡套(4)远离连接滑孔座(6)的一侧通过限位插销孔(7)插设有限位插销。/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分体式蜜蜂巢框,包括主框架、龙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由一个上框梁(1)、一个下框梁(2)和两个侧柱(3)共同组成,所述龙骨架由两个卡套(4)、两个龙骨条(5)和四个连接滑孔座(6)共同组成,所述连接滑孔座(6)与卡套(4)固定连接,所述卡套(4)通过连接滑孔座(6)与龙骨条(5)滑动连接,所述龙骨架通过两个卡套(4)卡扣在两个侧柱(3)之间,所述卡套(4)远离连接滑孔座(6)的一侧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小松
申请(专利权)人:祝小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