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集聚供液和水肥一体功能的喷灌机供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1571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集聚供液和水肥一体功能的喷灌机供液系统,包括水源、储肥桶、供水支路、供肥支路、制肥支路、集聚管路、主管路和控制器;水源分别通过供水支路连通集聚管路,储肥桶通过供肥支路连通集聚管路,储肥桶通过制肥支路连通主管路;供水支路上依次设置第一过滤器、第一水泵、电动调节阀、压力变送器和第一逆止阀,第一过滤器的输入口连接水源;供肥支路上依次设置第二过滤器、计量泵、第一电磁流量计和第二逆止阀;制肥支路上依次设置第二电磁流量计和电磁阀,电磁阀连接所述主管路;主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流量计;控制器分别连接电动调节阀、第一电磁流量计、第二电磁流量计、压力变送器以及电磁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备集聚供液和水肥一体功能的喷灌机供液系统
本技术涉及灌溉供水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集聚供液和水肥一体功能的喷灌机供液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淡水资源较为匮乏,节约用水,尤其是农业用水对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现有技术下,喷灌机供水系统通常采用单一水管连接单一水源供水。对于需要对大面积农田进行灌溉的喷灌系统,需水量很大,若从存水量较小的池塘取水,可能会造成池塘水被快速消耗乃至干涸;若从水井取水,浅层地下水难以满足供水量要求,常常需要打较深的井,而当井的深度超过一定限度又会对环保要求和法律法规造成冲击。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与灌溉水一起配置成肥液对植物进行灌溉。现有技术下,对于大面积土地的水肥一体技术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对于一些较小面积的土地,目前仍以人工施肥为主,工作强度大且不均匀,若要配置完备的水肥一体系统则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具备集聚供液和水肥一体功能的喷灌机供液系统。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具备集聚供液和水肥一体功能的喷灌机供液系统,包括如下步骤:包括水源、储肥桶、供水支路、供肥支路、制肥支路、集聚管路、主管路和控制器;所述水源分别通过供水支路连通集聚管路,所述储肥桶通过供肥支路连通集聚管路,所述储肥桶通过制肥支路连通主管路,所述集聚管路连通所述主管路;所述供水支路上依次设置第一过滤器、第一水泵、电动调节阀、压力变送器和第一逆止阀,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输入口连接所述水源;所述供肥支路上依次设置第二过滤器、计量泵、第一电磁流量计和第二逆止阀,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储肥桶;所述制肥支路上依次设置第二电磁流量计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主管路;所述主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流量计;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电动调节阀、第一电磁流量计、第二电磁流量计、压力变送器以及电磁阀。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采用PLC。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肥桶将按比例配置的肥液进行搅拌,将搅拌的肥液输送至所述主管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量泵采用柱塞式计量泵。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水支路包括多条,各条供水支路分别连接一个水源。上述控制器可以获取工作人员输入的本次喷灌所需的灌溉水流量、水肥比例以及计量泵的排量,将电动调节阀调节至最小开度,开启第一水泵,控制器还可以依据压力变送器的值对电动调节阀进行开度调节,在保证主管路流量稳定的前提下,使供水支路汇入集聚管路时的压力相差较小,在压力变送器的压力稳定后,工作人员向储肥桶中加入固体肥料并将所加肥料的重量输入控制器中,使控制器依据设定的灌溉水流量、加入的固体肥料重量、计量泵的排量和设定的水肥比例,计算配置肥液所需加入水的量,控制器还可以控制电磁阀开启,根据第一电磁流量计检测的制肥支路的水流量信息计算流入储肥桶中的水量,当流入储肥桶中的水量达到所需值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关闭;启动计量泵,在主管路流量不足时,控制器通过增大电动调节阀的开度来增大主管路的流量;当主管路流量过大时,反向调节电动调节阀以减小流量,当水源存水量不足时,控制供水支路中的压力降低,控制器控制供水支路上的电动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直至关闭,控制另一供水支路中的电动调节阀的开度增加,以实现顺利供水,使上述喷灌机供液系统实现水肥一体,以降低配置完备的水肥一体系统的成本,简化施肥灌溉作业的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例的具备集聚供液和水肥一体功能的喷灌机供液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个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器的设置环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参考图1所示,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具备集聚供液和水肥一体功能的喷灌机供液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水源11、储肥桶12、供水支路20、供肥支路30、制肥支路40、集聚管路13、主管路50和控制器(图1中未示出);所述水源11分别通过供水支路20连通集聚管路13,所述储肥桶12通过供肥支路30连通集聚管路13,所述储肥桶12通过制肥支路40连通主管路50,所述集聚管路13连通所述主管路50;所述供水支路上依次设置第一过滤器21、第一水泵22、电动调节阀23、压力变送器24和第一逆止阀25,所述第一过滤器21的输入口连接所述水源11;所述供肥支路30上依次设置第二过滤器31、计量泵32、第一电磁流量计33和第二逆止阀34,所述第二过滤器31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储肥桶12;所述制肥支路40上依次设置第二电磁流量计41和电磁阀42,所述电磁阀42连接所述主管路50;所述主管路50上设有第二电磁流量计51;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电动调节阀23、第一电磁流量计33、第二电磁流量计41、压力变送器24以及电磁阀42。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具备集聚供液和水肥一体功能的喷灌机供液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包括:a、控制器获取工作人员输入的本次喷灌所需的灌溉水流量、水肥比例以及计量泵的排量;b、将电动调节阀23调节至最小开度,开启第一水泵22;c、控制器依据压力变送器24的值对电动调节阀23进行开度调节,在保证主管路流量稳定的前提下,使供水支路20汇入集聚管路时的压力相差较小;d、在压力变送器24的压力稳定后,工作人员向储肥桶中加入固体肥料并将所加肥料的重量输入控制器中;e、控制器依据设定的灌溉水流量、加入的固体肥料重量、计量泵的排量和设定的水肥比例,计算配置肥液所需加入水的量;f、控制器控制电磁阀42开启,根据第一电磁流量计33检测的制肥支路40的水流量信息计算流入储肥桶12中的水量,当流入储肥桶12中的水量达到所需值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42关闭;g、启动计量泵32;h、在主管路50流量不足时,控制器通过增大电动调节阀23的开度来增大主管路50的流量;当主管路50流量过大时,反向调节电动调节阀23以减小流量;i、当水源存水量不足时,控制供水支路20中的压力降低,控制器控制供水支路20上的电动调节阀23的开度减小直至关闭,控制另一供水支路中的电动调节阀23的开度增加,若电动调节阀23全开时主管路流量仍达不到预设值,输出第一报警信息;j、当储肥桶12中肥液不足时,控制供肥支路30中的流量将减小,输出第二报警信息;k、控制器循环执行步骤h、i、j。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集聚供液和水肥一体功能的喷灌机供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储肥桶、供水支路、供肥支路、制肥支路、集聚管路、主管路和控制器;/n所述水源分别通过供水支路连通集聚管路,所述储肥桶通过供肥支路连通集聚管路,所述储肥桶通过制肥支路连通主管路,所述集聚管路连通所述主管路;/n所述供水支路上依次设置第一过滤器、第一水泵、电动调节阀、压力变送器和第一逆止阀,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输入口连接所述水源;所述供肥支路上依次设置第二过滤器、计量泵、第一电磁流量计和第二逆止阀,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储肥桶;所述制肥支路上依次设置第二电磁流量计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主管路;所述主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流量计;/n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电动调节阀、第一电磁流量计、第二电磁流量计、压力变送器以及电磁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集聚供液和水肥一体功能的喷灌机供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储肥桶、供水支路、供肥支路、制肥支路、集聚管路、主管路和控制器;
所述水源分别通过供水支路连通集聚管路,所述储肥桶通过供肥支路连通集聚管路,所述储肥桶通过制肥支路连通主管路,所述集聚管路连通所述主管路;
所述供水支路上依次设置第一过滤器、第一水泵、电动调节阀、压力变送器和第一逆止阀,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输入口连接所述水源;所述供肥支路上依次设置第二过滤器、计量泵、第一电磁流量计和第二逆止阀,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储肥桶;所述制肥支路上依次设置第二电磁流量计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主管路;所述主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流量计;
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梁凯江帆张博孟娜娜赵戈姚君刘秀梅李贝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