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力式马铃薯播种机液压驱动风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1563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力式马铃薯播种机液压驱动风机系统,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液压马达、风机,以及与风机出风口连通的送风管,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风机的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的带轮,带轮的侧面固定有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机架上固装有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运动轨迹相对的转速传感器,第一磁铁的N极朝向转速传感器,第二磁铁的S极朝向转速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液压马达给风机提供动力,可以高于传统排种风机系统方式的速度进行稳定播种,降低漏播率,播种效率高,避免产生缺苗断条的现象;采取轴向和周向相结合的均布配气机构,降低了传统的直长端布配机构的气压损失,解决气压在风管处涡流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力式马铃薯播种机液压驱动风机系统
本技术涉及农业器械
,尤其涉及到一种气力式马铃薯播种机液压驱动风机系统。
技术介绍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马铃薯种植全程机械化可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降低成本。马铃薯播种机械化是全程机械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马铃薯高效精量播种机又是实现马铃薯播种机械化的关键。大幅度提高作业质量。现在市场上精量播种机以气吸式播种机为主,气吸式播种机是一种靠负压吸取种子而实现精量播种的播种机,它与机械式播种机相比,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并可实现高速播种,是未来播种机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近些年来国内气吸式播种机出现萎缩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其工作可靠性出现问题,国内气吸播种机的风机传动一直是由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轴驱动。而拖拉机后输出轴转速不稳定且容易变化导致排种器工作气压波动,主要表现在拖拉机怠速或减速拐弯掉头、停车时引起风机断气或负压不足而造成漏播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力式马铃薯播种机液压驱动风机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漏播断种问题,节省人力并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马铃薯高效精量播种,提高作业质量。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气力式马铃薯播种机液压驱动风机系统,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液压马达、风机,以及与风机出风口连通的送风管,液压马达通过液压管路与拖拉机的液压系统连接,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风机的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的带轮,带轮的侧面固定有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位置关于带轮圆心对称,机架上固装有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运动轨迹相对的转速传感器,第一磁铁的N极朝向转速传感器,第二磁铁的S极朝向转速传感器。本方案在排种作业时,通过拖拉机油路系统带动液压马达工作,利用液压马达带动风机旋转,提高了供风的稳定性,并且通过转速传感器测量马达的转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速,满足不同的供风要求。作为优化,所述送风管包括均布配气机构,以及通过均布配气机构与风机出风口连通的进气管。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均布配气机构,对气流进行均布,避免了气压在进风管处的涡流现象,降低了气压损失,提高了播种质量。作为优化,所述均布配气机构包括一端与引风机出风口连通的主管,以及固接在主管另一端的封板和若干沿周向分布的支管,支管与进气管连通,封板上开设有沿周向分布且贯穿至主管侧壁的轴向通孔,主管侧壁上开设有与轴向通孔对应的周向通孔,支管上加工有沿径向延伸且贯穿至支管一端的豁口,豁口中的径向延伸面与封板的轴向通孔密封固接,豁口中的轴向延伸面与主管的周向通孔密封固接。本优化方案的均布配气机构通过主管和支管的设置,使主管中的气流经轴向通孔和周向通孔进入支管,从而实现了周向和轴向的进气,结构巧妙而简单,利用两个方向的进气,增大了进气面积,从而避免涡流的产生。作为优化,机架上还固设有通过支气管与进气管连通的微气压差压器。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微气压差压器,用来检测排种器气管中的气压,以方便检查气压大小是否合适以及气压是否稳定。作为优化,液压管路上安装有电液比例阀。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电液比例阀,在排种作业时,拖拉机油路系统通过电液比例阀实现液压泵对液压马达进行油量大小的控制,从而调节液压马达的转速,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在排种作业时拖拉机油路系统通过电液比例阀实现液压泵对液压马达进行油量大小的控制,从而调节液压马达的转速,并且通过霍尔转速传感器测量马达的转速,读取速度然后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速,液压马达通过皮带直接带动风机带轮为风机提供动力,风机连接均布配气机构,均布配气机构连接进气管,在进气管上的微气压差压器用来检测排种器气管中的气压,来检查气压大小是否合适以及气压是否稳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液压马达给风机提供动力,可以高于传统排种风机系统方式的速度进行稳定播种,降低漏播率,播种效率高,避免产生缺苗断条的现象;2、采取液压马达协同控制风机的方式,解决了传统风机系统不稳定、难以持续稳定播种的难题;3、采取轴向和周向相结合的均布配气机构,降低了传统的直长端布配机构的气压损失,同时增加周向和轴向进气,增大进气面积,解决气压在风管处涡流现象,降低气压损失,提高播种质量,降低在田间地头的漏播损失;4、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调节方便、经济适用等特点,可满足大粒径种子的连续、高效、精量播种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液压风机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液压马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风机负压管微气压差压器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转速传感器安装的机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风机接口处连接的周向和轴向均布配气机构示意图;图6为主管端面示意图;图中所示:1、电液比例阀,2、进油管,3、出油管,4、液压马达,5、带轮,6、转速传感器,7、微气压差压器,8、进气管,9、均布配气机构,10、第一磁铁,11、主管,12、支管,13、轴向通孔,14、周向通孔,15、封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如图1所示一种气力式马铃薯播种机液压驱动风机系统,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液压马达4、风机,以及与风机出风口连通的送风管,液压马达通过液压管路与拖拉机的液压系统连接,液压管路上安装有电液比例阀1,通过电液比例阀1能实现对液压马达4转速的控制。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风机的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的带轮5,带轮5通过皮带与风机的动力输入轴上的带轮连接,从而驱动风机转动。带轮5的侧面固定有第一磁铁10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10和第二磁铁的位置关于带轮的圆心对称,机架上固装有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运动轨迹相对的转速传感器6,第一磁铁的N极朝向转速传感器,第二磁铁的S极朝向转速传感器,本实施例的转速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为SPH3A0系列正反转转速传感器磁片,是通过霍尔原理检测的。将传感器探头检测面的箭头面对着磁铁转动的弧线固定好,当轮或轴转动时,带着磁铁沿箭头方向扫过传感器探头输出脉冲信号来测量液压马达转速。送风管包括均布配气机构9,以及通过均布配气机构与风机出风口连通的进气管8。具体的,均布配气机构包括一端与引风机出风口连通的主管11,以及固接在主管另一端的封板和若干沿周向分布的支管12,支管与进气管连通,封板15上开设有沿周向分布且贯穿至主管侧壁的轴向通孔13,主管侧壁上开设有与轴向通孔对应的周向通孔14,支管上加工有沿径向延伸且贯穿至支管一端的豁口,豁口中的径向延伸面与封板的轴向通孔密封固接,豁口中的径向延伸面为半圆口,豁口中的轴向延伸面与主管的周向通孔密封固接,豁口中的轴向延伸面为矩形口。机架上还固设有通过支气管与进气管连通的微气压差压器7,用来检测气流管中的气压大小,以便于检查漏气部件。拖拉机供油系统通过电液比例阀1连接并控制液压马达4,液压马达的带轮5通过皮带连接风机带轮,带动风机从而为均布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力式马铃薯播种机液压驱动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液压马达(4)、风机,以及与风机出风口连通的送风管,液压马达通过液压管路与拖拉机的液压系统连接,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风机的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的带轮(5),带轮(5)的侧面固定有第一磁铁(10)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10)和第二磁铁的位置关于带轮的圆心对称,机架上固装有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运动轨迹相对的转速传感器(6),第一磁铁的N极朝向转速传感器,第二磁铁的S极朝向转速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力式马铃薯播种机液压驱动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液压马达(4)、风机,以及与风机出风口连通的送风管,液压马达通过液压管路与拖拉机的液压系统连接,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风机的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的带轮(5),带轮(5)的侧面固定有第一磁铁(10)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10)和第二磁铁的位置关于带轮的圆心对称,机架上固装有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运动轨迹相对的转速传感器(6),第一磁铁的N极朝向转速传感器,第二磁铁的S极朝向转速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力式马铃薯播种机液压驱动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包括均布配气机构(9),以及通过均布配气机构与风机出风口连通的进气管(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龙韩奎嵩王东锐侯加林吕钊钦李晓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