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421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壳体结构,该电机壳体结构包括外壳、内壳以及装配在外壳和内壳之间的若干个中间件;中间件整体为内部中空的弧形结构或环形结构,中间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和/或凹槽,上表面的凸起和/或凹槽与外壳内圆面上的凹槽和/或凸起配合固定,下表面的凸起和/或凹槽与内壳外圆面上的凹槽和/或凸起配合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壳体结构中,通过外壳、内壳以及装配在外壳和内壳之间的若干个中间件的设计,可以弱化定子产生的振动对电机壳体的激励,增加了电机壳体的阻尼系数,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外壳、内壳和中间件可以分别单独加工成型,具有加工工艺简单、加工周期短、制造成本低以及批量生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壳体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汽车NVH性能已经成为现代汽车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技术指标。NVH是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英文缩写。NVH给汽车用户的感受是最直接和最表面的。车辆的NVH问题是国际汽车业各大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关注的问题之一。有统计资料显示,整车约有1/3的故障问题是和车辆的NVH问题有关系。影响车内噪声大小的主要激励源有发动机、电机、减速机、轮胎等部件。对于电动汽车,主要激励源来自电机。汽车中使用的电机数量很多,因此电机的噪声振动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现有的内置阻尼式电机由于阻尼结构和电机壳体是一体设计,因此,该种电机壳体存在加工难度大、加工周期长、制造成本高以及无法批量生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壳体结构,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一种电机壳体结构,所述电机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结构包括外壳、内壳以及装配在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的若干个中间件;/n所述中间件整体为内部中空的弧形结构或环形结构,所述中间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和/或凹槽,所述上表面的凸起和/或凹槽与所述外壳内圆面上的凹槽和/或凸起配合固定,所述下表面的凸起和/或凹槽与所述内壳外圆面上的凹槽和/或凸起配合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结构包括外壳、内壳以及装配在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的若干个中间件;
所述中间件整体为内部中空的弧形结构或环形结构,所述中间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和/或凹槽,所述上表面的凸起和/或凹槽与所述外壳内圆面上的凹槽和/或凸起配合固定,所述下表面的凸起和/或凹槽与所述内壳外圆面上的凹槽和/或凸起配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圆面设有若干轴向延伸的第一凸起或凹槽,所述内壳外圆面设有若干轴向延伸的第二凸起或凹槽,所述中间件上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或凹槽配合固定的第一凹槽或凸起,所述中间件下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或凹槽配合固定的第二凹槽或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所述外壳内圆面与所述中间件相邻的两个配合固定位置中间构成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中空置或填充阻尼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的内部中空形成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中空置或填充阻尼介质;所述中间件一端设有轴向延伸的第一扣槽,另一端设有轴向延伸的第一凸缘。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平冯哲杨葵王海斌孙坤星
申请(专利权)人: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