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安装的SATA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33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安装的SATA线缆,包括线缆,所述线缆包括外被层和导线,所述外被层结构扁平且上表面和下表面相互平行,所述外被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沿线缆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导线包括两组,两组导线并排设置于外被层内,每组导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地线,所述导线的外侧包覆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导线包括两根金属导体和绝缘层,两根所述金属导体相邻设置,所述金属导体的外侧均包覆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线缆的外侧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上方固定有弹性卡钩,所述弹性卡钩用于将线缆固定于机箱壳体内部安装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安装固定,通过弹性卡钩将滑套和线缆固定于机箱壳体上,使SATA线缆固定不与其他线缆接触或碰撞,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安装的SATA线缆
本技术涉及电线
,具体的讲是一种易安装的SATA线缆。
技术介绍
一般的在普通的计算机机箱内的配件中,除了主板、硬盘、电源、显卡此类大件外就是一些也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数据线或是电源线了,尤其是数据线。目前,SATA线材在选择上很局限,由于市面上机箱尺寸不一,SATA线缆在安装时容易与其他线接触或阻挡,不便于固定在机箱上,对占据空间造成影响,长期如此容易在外力的影响下导致变形,使得信号传输时遭到干扰,影响了传输效果。如此在计算机配件上怎样做到在不影响其工作特性的基础上对配件进行一些多样化的设计或改造,来起到很积极的效果是现阶段计算机配件
中所要面对了一项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易安装的SATA线缆。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易安装的SATA线缆,包括线缆,所述线缆包括外被层和导线,所述外被层结构扁平且上表面和下表面相互平行,所述外被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沿线缆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导线包括两组,两组导线对并排置于外被层内,每组导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地线,所述导线的外侧包覆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导线包括两根金属导体和绝缘层,两根所述金属导体相邻设置,所述金属导体的外侧均包覆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线缆的两端设置有SATA接头,所述线缆的外侧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为长方体,所述滑套内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开设有若干凸条,所述凸条与凹槽相互配合,所述滑套可沿线缆滑动,所述滑套上方固定有弹性卡钩,所述弹性卡钩包括右侧按压端和左侧夹头,所述夹头位于滑套正上方,所述弹性卡钩的中部固定于滑套顶部左侧,所述弹性卡钩用于将线缆固定于机箱壳体内部安装板上。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卡钩右侧按压端上表面和滑套左侧外表面设置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导体为单支镀锡铜线,所述屏蔽层为铝箔麦拉屏蔽层。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由发泡聚乙烯制成,所述外被层由低烟无卤橡胶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外被层的一侧外表面两端设置有荧光条纹。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便于安装固定,通过外被层外侧设置的滑套,滑套顶部设置有弹性卡钩,在SATA线缆插接完成后,通过弹性卡钩将滑套和线缆固定于机箱壳体上,使SATA线缆固定不与其他线缆接触或碰撞,更加稳定;外被层表面设置的荧光条纹,便于在机箱内昏暗的环境内,使用者快速的区分SATA接头的正反面,便于插接设备;外被层上的凹槽用于给滑套导向的同时,还增大了外被层的表面积,有利于线缆的散热,提高线缆使用寿命;铝箔麦拉屏蔽层厚度较薄,且屏蔽性能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线缆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外被层;2、导线;21、屏蔽层;22、金属导体;23、绝缘层;3、地线;4、滑套;41、弹性卡钩;5、SATA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易安装的SATA线缆,包括线缆,所述线缆包括外被层1和导线2,所述外被层1结构扁平且上表面和下表面相互平行,所述外被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沿线缆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导线2包括两组,两组导线2对称设置于外被层1内,每组导线2的两侧并排设置有地线3,所述导线2的外侧包覆设置有屏蔽层21,所述导线2包括两根金属导体22和绝缘层23,两根所述金属导体22相邻设置,所述金属导体22的外侧均包覆设置有绝缘层23,所述线缆的两端设置有SATA接头5,所述线缆的外侧设置有滑套4,所述滑套4为长方体,所述滑套4内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开设有若干凸条,所述凸条与凹槽相互配合,所述滑套4可沿线缆滑动,所述滑套4上方固定有弹性卡钩41,所述弹性卡钩41包括右侧按压端和左侧夹头,所述夹头位于滑套4正上方,所述弹性卡钩41的中部固定于滑套4顶部左侧,所述弹性卡钩41用于将线缆固定于机箱壳体内部安装板上。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卡钩41右侧按压端上表面和滑套4左侧外表面设置防滑纹,所述防滑纹方便使用者捏住滑套和弹性卡钩,将弹性卡钩固定于机箱壳体上。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金属导体22为单支镀锡铜线,所述屏蔽层21为铝箔麦拉屏蔽层,铝箔麦拉屏蔽性能好,且厚度较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绝缘层23由发泡聚乙烯制成,所述外被层1由低烟无卤橡胶制成。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外被层1的一侧外表面两端设置有荧光条纹11,所述荧光条纹11用于提示SATA接头5的方向,所述荧光条纹11可增加图案来帮助使用者更好的区分SATA接头5的方向。使用时,通过荧光条纹可快速区分SATA接头的正反位置,并将SATA接头与设备连接,连接后,带动滑套滑至适当位置,并按住弹性卡钩的右侧按压端,使弹性卡钩打开,将弹性卡钩的左侧夹头卡接于机箱壳体上,松开弹性卡钩右侧即完成滑套和线缆的固定;需要取下时,按住弹性卡钩的右侧按压端,使弹性卡钩打开,取下滑套即可。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安装的SATA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所述线缆包括外被层(1)和导线(2),所述外被层(1)结构扁平且上表面和下表面相互平行,所述外被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沿线缆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导线(2)包括两组,两组导线(2)并排设置于外被层(1)内,每组导线(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地线(3),所述导线(2)的外侧包覆设置有屏蔽层(21),所述导线(2)包括两根金属导体(22)和绝缘层(23),两根所述金属导体(22)相邻设置,所述金属导体(22)的外侧均包覆设置有绝缘层(23),所述线缆的两端设置有SATA接头(5),所述线缆的外侧设置有滑套(4),所述滑套(4)为长方体,所述滑套(4)内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开设有若干凸条,所述凸条与凹槽相互配合,所述滑套(4)可沿线缆滑动,所述滑套(4)上方固定有弹性卡钩(41),所述弹性卡钩(41)包括右侧按压端和左侧夹头,所述夹头位于滑套(4)正上方,所述弹性卡钩(41)的中部固定于滑套(4)顶部左侧,所述弹性卡钩(41)用于将线缆固定于机箱壳体内部安装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安装的SATA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所述线缆包括外被层(1)和导线(2),所述外被层(1)结构扁平且上表面和下表面相互平行,所述外被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沿线缆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导线(2)包括两组,两组导线(2)并排设置于外被层(1)内,每组导线(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地线(3),所述导线(2)的外侧包覆设置有屏蔽层(21),所述导线(2)包括两根金属导体(22)和绝缘层(23),两根所述金属导体(22)相邻设置,所述金属导体(22)的外侧均包覆设置有绝缘层(23),所述线缆的两端设置有SATA接头(5),所述线缆的外侧设置有滑套(4),所述滑套(4)为长方体,所述滑套(4)内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开设有若干凸条,所述凸条与凹槽相互配合,所述滑套(4)可沿线缆滑动,所述滑套(4)上方固定有弹性卡钩(41),所述弹性卡钩(41)包括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云峰曹风雷郭东杰周国锋范平涛
申请(专利权)人:新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