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29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包括电堆和用于封装电堆的封装箱,封装箱包括封装壳体和由封装壳体的内壁形成的容置腔,电堆位于容置腔内,电堆内设有至少三个供流体流动的流道,各流道内流动的流体不同,各流道在电堆的堆壁上均设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各流体入口和各流体出口与相对应的流道连通,各流体入口处连接有流体输入管,各流体出口处连接有流体输出管,通过各流体输入管向电堆内对应的流道提供相应的流体,并将电堆内的流体通过相对应的流体输出管排出电堆,从而实现各流道内流体的供给和排出,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燃料电池的轻量化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
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
技术介绍
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在转化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热产生,电堆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用于氢气和空气的反应,产生电能,燃料电池需要源源不断的向电堆输入空气、氢气进行反应,同时需要将产生的热通过冷却液带离电堆,保证电堆合适的工作温度。目前,燃料电池电堆内的氢气、空气和冷却液是通过分配板进行供给和排出,分配板上集成了氢气、空气和冷却液的输入流道和输出流道,其中,输入流道和输出流道分别与电堆内氢气、空气以及冷却液的流道相连通。然而,分配板的结构复杂,流道设计困难,重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燃料电池的轻量化的目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包括电堆和用于封装电堆的封装箱;所述封装箱包括封装壳体和由所述封装壳体的内壁形成的容置腔,所述电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堆内设有至少三个供流体流动的流道,各所述流道在所述电堆的堆壁上均设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各所述流体入口和各所述流体出口与相对应的所述流道连通;各所述流体入口处连接有流体输入管,各所述流体出口处连接有流体输出管;所述封装壳体的壳壁上与各所述流体输入管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供各所述流体输入管穿过的第一通孔,以使各所述流体输入管远离相对应的所述流体入口的一端穿过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与外部的相对应的流体供给管路连通;所述封装壳体的壳壁上与各所述流体输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供各所述流体输出管穿过的第二通孔,各所述流体输出管远离相对应的所述流体出口的一端穿过相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并伸出所述封装壳体外,以使各所述流道内的流体经相对应的所述流体输出管排出;各所述流道内流动的流体不同。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燃料电池,还包括至少三个第一过渡件和至少三个第二过渡件;所述第一过渡件连接在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输入管之间,所述第一过渡件上设有与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输入管连通的第一连接孔,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一端与所述流体入口相匹配,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流体输入管相匹配;所述第二过渡件连接在所述流体出口和所述流体输出管之间,所述第二过渡件上设有与所述流体出口和所述流体输出管连通的第二连接孔,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一端与所述流体出口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流体输出管相匹配。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燃料电池,所述第一过渡件为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过渡件为第二连接管。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燃料电池,至少三个所述第一过渡件形成第一过渡板,所述第一过渡板上与各所述流体入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形成有所述第一连接孔,且所述第一过渡板靠近所述电堆的一侧与所述电堆的外侧壁贴合,所述流体输入管的靠近所述流体入口的一端嵌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至少三个所述第二过渡件形成第二过渡板,所述第二过渡板上与各所述流体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形成有所述第二连接孔,且所述第二过渡板靠近所述电堆的一侧与所述电堆的外侧壁贴合,所述流体输出管的靠近所述流体出口的一端嵌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内。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燃料电池,所述第一过渡板为矩形过渡板,所述第二过渡板为矩形过渡板;各所述第一连接孔在所述第一过渡板上均匀间隔排布,各所述第二连接孔在所述第二过渡板上均匀间隔排布。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燃料电池,还包括第一卡合件和第二卡合件;所述第一卡合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过渡板靠近所述流体输入管的一侧,所述第一卡合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流体输入管的外侧壁上与所述第一卡合件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卡槽,当所述第一卡槽随所述流体输入管移动至所述第一卡合件的相对应的位置处时,所述第一卡合件的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卡槽卡合;所述第二卡合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过渡板靠近所述流体输出管的一侧,所述第二卡合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流体输出管的外侧壁上与所述第二卡合件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卡槽,当所述第二卡槽随所述流体输出管移动至所述第二卡合件的相对应的位置处时,所述第二卡合件的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卡槽卡合。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燃料电池,所述卡合件为卡板。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燃料电池,所述流体输入管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流体输入管的外管壁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所述流体输出管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流体输出管的外管壁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燃料电池,所述流体输入管的外管壁和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流体输入管和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所述流体输出管的外管壁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之间设有第四密封件,所述第四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流体输出管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燃料电池,所述第一通孔的靠近所述封装壳体外侧壁的一端的端面处设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三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倒角和所述流体输入管的外管壁之间;所述第二通孔的靠近所述封装壳体外侧壁的一端的端面处设有第二倒角,所述第四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二倒角和所述流体输出管的外管壁之间;还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上与所述流体输入管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可供所述流体输入管穿过的第三通孔,所述流体输入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压板的一面与所述封装壳体的外侧壁贴合,以使所述第一压板用于挤压所述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二压板上与所述流体输出管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可供所述流体输出管穿过的第四通孔,所述流体输出管穿过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封装壳体的外侧壁贴合,以使所述第二压板用于挤压所述第四密封件。本技术提供的燃料电池,包括电堆和用于封装电堆的封装箱,封装箱包括封装壳体和由封装壳体的内壁形成的容置腔,电堆位于容置腔内,电堆内设有至少三个供流体流动的流道,各流道内流动的流体不同,各流道在电堆的堆壁上均设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各流体入口和各流体出口与相对应的流道连通,各流体入口处连接有流体输入管,各流体出口处连接有流体输出管,通过各流体输入管向电堆内对应的流道提供相应的流体,并将电堆内的流体通过相对应的流体输出管排出电堆,从而实现各流道内流体的供给和排出,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燃料电池的轻量化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包括电堆和用于封装电堆的封装箱;所述封装箱包括封装壳体和由所述封装壳体的内壁形成的容置腔,所述电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堆内设有至少三个供流体流动的流道,各所述流道在所述电堆的堆壁上均设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各所述流体入口和各所述流体出口与相对应的所述流道连通;/n各所述流体入口处连接有流体输入管,各所述流体出口处连接有流体输出管;/n所述封装壳体的壳壁上与各所述流体输入管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供各所述流体输入管穿过的第一通孔,以使各所述流体输入管远离相对应的所述流体入口的一端穿过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与外部的相对应的流体供给管路连通;/n所述封装壳体的壳壁上与各所述流体输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供各所述流体输出管穿过的第二通孔,各所述流体输出管远离相对应的所述流体出口的一端穿过相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并伸出所述封装壳体外,以使各所述流道内的流体经相对应的所述流体输出管排出;/n各所述流道内流动的流体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包括电堆和用于封装电堆的封装箱;所述封装箱包括封装壳体和由所述封装壳体的内壁形成的容置腔,所述电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堆内设有至少三个供流体流动的流道,各所述流道在所述电堆的堆壁上均设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各所述流体入口和各所述流体出口与相对应的所述流道连通;
各所述流体入口处连接有流体输入管,各所述流体出口处连接有流体输出管;
所述封装壳体的壳壁上与各所述流体输入管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供各所述流体输入管穿过的第一通孔,以使各所述流体输入管远离相对应的所述流体入口的一端穿过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与外部的相对应的流体供给管路连通;
所述封装壳体的壳壁上与各所述流体输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供各所述流体输出管穿过的第二通孔,各所述流体输出管远离相对应的所述流体出口的一端穿过相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并伸出所述封装壳体外,以使各所述流道内的流体经相对应的所述流体输出管排出;
各所述流道内流动的流体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三个第一过渡件和至少三个第二过渡件;
所述第一过渡件连接在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输入管之间,所述第一过渡件上设有与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输入管连通的第一连接孔,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一端与所述流体入口相匹配,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流体输入管相匹配;
所述第二过渡件连接在所述流体出口和所述流体输出管之间,所述第二过渡件上设有与所述流体出口和所述流体输出管连通的第二连接孔,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一端与所述流体出口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流体输出管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件形成为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过渡件形成为第二连接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至少三个所述第一过渡件形成第一过渡板,所述第一过渡板上与各所述流体入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形成有所述第一连接孔,且所述第一过渡板靠近所述电堆的一侧与所述电堆的外侧壁贴合,所述流体输入管的靠近所述流体入口的一端嵌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
至少三个所述第二过渡件形成第二过渡板,所述第二过渡板上与各所述流体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形成有所述第二连接孔,且所述第二过渡板靠近所述电堆的一侧与所述电堆的外侧壁贴合,所述流体输出管的靠近所述流体出口的一端嵌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板为矩形过渡板,所述第二过渡板为矩形过渡板;
各所述第一连接孔在所述第一过渡板上均匀间隔排布,各所述第二连接孔在所述第二过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建平牟国栋周振响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