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实训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19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训平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感器实训平台,包括固定平台、多个围栏机构,每一围栏机构包括底座、第一固定筒、端盖、转轴、透明薄膜、转柄及锁紧件,第一固定筒的外壁沿轴向开设第一固定槽,端盖同轴连接于第一固定筒的开口端并开设有第一固定孔,转轴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孔、另一端内置于第一固定筒,透明薄膜的一端绕设于转轴、另一端穿出第一固定筒并连接于相邻的另一围栏机构的第一固定筒,转柄连接于转轴,转柄开设有螺纹通孔,锁紧件包括两个固定环和螺柱,两个固定环设置于端盖的两端,螺柱螺纹连接于螺纹通孔并穿过第一固定孔,螺柱连接于两个固定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直接观看固定平台上的演示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感器实训平台
本技术涉及实训平台
,具体涉及一种传感器实训平台。
技术介绍
授权公开号为CN20728205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传感器实训平台包括可放置传感器组件的平台、机器人和用于控制所述机器人的操作台,所述机器人手臂上设有摄像头,所述操作台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可显示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传感器实训平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平台周围的封闭架。这种装置存在缺陷,通过封闭架对传感器实训平台进行封闭后,学生不能直观的直接观看到实训平台的工作流程,设计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传感器实训平台,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直观的观看实训平台的工作过程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传感器实训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平台;多个围栏机构,多个所述围栏机构环绕所述固定平台设置,每一所述围栏机构包括底座、第一固定筒、端盖、转轴、透明薄膜、转柄及锁紧件,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内部空心且一端开口,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外壁沿轴向开设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贯穿所述第一固定筒的一侧壁,所述端盖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开口端并沿轴向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转轴的一端可转动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另一端可转动内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筒,所述转轴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直径,所述透明薄膜的一端绕设于所述转轴、另一端经所述第一固定槽穿出所述第一固定筒并可拆卸连接于相邻的另一所述围栏机构的第一固定筒,所述转柄同轴连接于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转柄沿所述第一固定孔的轴向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锁紧件包括两个固定环和螺柱,两个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所述端盖的两端,所述螺柱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通孔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螺柱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环,用于驱使一所述固定环抵顶于所述端盖的端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将四个围栏组件呈矩形环绕固定平台设置,将插杆可拆卸连接于相邻的围栏机构的第一固定筒,插杆带动透明薄膜向外拉动,使得透明薄膜展开,然后转动转柄,对位于第一固定筒内的透明薄膜进行预紧,避免透明薄膜处于松弛的状态,当透明薄膜预紧完成后,转动固定柱,固定柱带动螺柱转动,螺柱带动两个固定环转动,直至位于端盖的一侧的固定环顶紧端盖,实现了转柄的固定,便于对固定平台上的传感器及实验设备按既定的设计进行演示,不存在不能观看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三维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围栏机构的三维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围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沿图5中C—C线的剖视图;图7是图6中D处的局部方法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传感器实训平台,如图1至7所示,包括固定平台1、多个围栏机构2:固定平台1用于放置传感器及一些实验设备。多个围栏机构2环绕固定平台1设置。围栏机构2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及五个等,具体的,围栏机构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围栏机构2呈矩形分布,但围栏机构2的数量不限定于此。每一围栏机构2包括底座21、第一固定筒22、端盖23、转轴24、透明薄膜25、转柄26及锁紧件27,第一固定筒22的内部空心且一端开口,第一固定筒22的外壁沿轴向开设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贯穿第一固定筒22的一侧壁,端盖23同轴连接于第一固定筒22的开口端并沿轴向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具体的,所述端盖23与第一固定筒22一体成型。转轴24的一端可转动穿过第一固定孔、另一端可转动内置于第一固定筒22,转轴24的直径小于第一固定孔的直径,透明薄膜25的一端绕设于转轴24、另一端经第一固定槽穿出第一固定筒22并可拆卸连接于相邻的另一围栏机构2的第一固定筒22。其中,透明薄膜25可以为聚乙烯、聚丙烯及聚氯乙烯等塑料材质制成。转柄26同轴连接于转轴24的一端,转柄26沿第一固定孔的轴向开设有螺纹通孔。锁紧件27包括两个固定环271和螺柱272,两个固定环271设置于端盖23的两端,螺柱272螺纹连接于螺纹通孔并穿过第一固定孔,螺柱272连接于两个固定环271,用于驱使一固定环271抵顶于端盖23的端部。具体的,每一锁紧件27还包括两个橡胶垫片273,橡胶垫片273与固定环271一一对应设置,橡胶垫片273连接于固定环271相对端盖23的一侧。通过设置橡胶垫片273,能避免固定环271直接与端盖23向摩擦,且橡胶垫片273具有一定的弹性,能施加弹性预紧力给端盖23,将转柄26固定在端盖23上。具体的,锁紧件27还包括一固定柱274,固定柱274同轴连接于螺柱272远离底座21的一端,固定柱274的外壁沿轴向开设有防滑纹。每一围栏机构2还包括一固定件28,固定件28包括固定块281、插杆282,固定块281沿第一固定筒22的轴向连接于第一固定筒22的外壁,固定块281与第一固定槽之间的夹角为90°,固定块281的顶部沿第一固定筒22的轴向开设有第二固定孔,固定块281的外壁沿第一固定筒22的轴向开设有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贯穿固定块281的一侧并与第二固定孔相连通,插杆282的一端可滑动插设于第二固定孔,透明薄膜25的另一端穿出第一固定槽后穿入第二固定槽并连接于插杆282。具体的,每一围栏机构2还包括伸缩组件29,伸缩组件29包括第二固定筒291、滑动轴292及紧定螺钉293,第二固定筒291的内部空心且一端开口,第二固定筒291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有一螺纹孔,螺纹孔贯穿第二固定筒291的一侧壁,第二固定筒291的封闭端连接于底座21,滑动轴292的一端可滑动插设于第二固定筒291的开口端、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筒22的封闭端,紧定螺钉293的螺纹端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其中,滑动轴292的外壁沿轴向开设有刻度。通过设置伸缩组件29,当需要升降透明薄膜25时,将每一第一固定筒22升降至预定的高度,第一固定筒22带动滑动轴292滑动,然后拧紧紧定螺钉293,实现对滑动轴292的固定。本技术的具体工作流程:将四个围栏组件呈矩形环绕固定平台1设置,将插杆282插设于相邻的围栏机构2的第二固定孔,插杆282带动透明薄膜25向外拉动,使得透明薄膜25展开,直至插杆282插设于第二固定孔,然后转动转柄26,对位于第一固定筒22内的透明薄膜25进行预紧,避免透明薄膜25处于松弛的状态,当透明薄膜25预紧完成后,转动固定柱274,固定柱274带动螺柱272转动,螺柱272带动两个固定环271、两个橡胶垫片273转动,直至位于端盖23的一侧的橡胶垫片273顶紧端盖23,使得转动与相对静止,实现了转柄26的固定,然后对固定平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感器实训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平台;/n多个围栏机构,多个所述围栏机构环绕所述固定平台设置,每一所述围栏机构包括底座、第一固定筒、端盖、转轴、透明薄膜、转柄及锁紧件,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内部空心且一端开口,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外壁沿轴向开设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贯穿所述第一固定筒的一侧壁,所述端盖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开口端并沿轴向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转轴的一端可转动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另一端可转动内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筒,所述转轴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直径,所述透明薄膜的一端绕设于所述转轴、另一端经所述第一固定槽穿出所述第一固定筒并可拆卸连接于相邻的另一所述围栏机构的第一固定筒,所述转柄同轴连接于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转柄沿所述第一固定孔的轴向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锁紧件包括两个固定环和螺柱,两个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所述端盖的两端,所述螺柱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通孔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螺柱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环,用于驱使一所述固定环抵顶于所述端盖的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实训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平台;
多个围栏机构,多个所述围栏机构环绕所述固定平台设置,每一所述围栏机构包括底座、第一固定筒、端盖、转轴、透明薄膜、转柄及锁紧件,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内部空心且一端开口,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外壁沿轴向开设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贯穿所述第一固定筒的一侧壁,所述端盖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开口端并沿轴向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转轴的一端可转动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另一端可转动内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筒,所述转轴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直径,所述透明薄膜的一端绕设于所述转轴、另一端经所述第一固定槽穿出所述第一固定筒并可拆卸连接于相邻的另一所述围栏机构的第一固定筒,所述转柄同轴连接于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转柄沿所述第一固定孔的轴向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锁紧件包括两个固定环和螺柱,两个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所述端盖的两端,所述螺柱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通孔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螺柱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环,用于驱使一所述固定环抵顶于所述端盖的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月平周宇曦李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